期待了四年,終於等到了!
《你好,李煥英》,定檔大年初一。
大多數人也應該都已經很熟悉這個故事的起源。
《你好,李煥英》這個作品在《喜劇總動員》的舞臺上演出後,受到了強烈的觀眾反響,也成為賈玲的喜劇代表作品。
當時因為這個喜劇,賈玲刷爆熱搜和朋友圈,大家都被這個故事所打動。
今天電影定檔大年初一,主打賀歲喜劇。
而電影版本也延續了之前的穿越主題,其實也是一種喜劇類型片裡常見敘事模式——重生喜劇,意思也就是主角像重活了一次一樣。
重生喜劇往往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主角跟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對調了身份,另一種則是主角回到了過去的時代。
《你好,李煥英》屬於後者,在後者中因為現代人穿越回過去,一方面會跟過去時代的思維方式格格不入,另一方面,他們因為知曉了未來,所以也會有更多的先見之明。
作為穿越而來的先知,肯定會跟這個時代產生衝突和碰撞,這樣就能製造出不少喜劇效果。
女兒賈玲穿越回了母親年輕的時代,幫助母親去追求廠長的兒子,也是全廠唯一的播音員——沈光林。
聽到「廠」這個字,其實難免會引發大家對過去的一種追憶情懷。
「廠」是一個中國人的集體情懷,它代表了過去一種烏託邦式的生活。
當然,這種烏託邦在重生喜劇裡,也是很好的「遊樂場」,可以盡情在其中創作。
這也是《你好,李煥英》電影質感的體現所在,用一種近乎油畫的色調,給過去的時代蒙上一種往日情懷。
預告片裡透露出的時代細節也非常具有質感,無論是工廠外部,還是禮堂內部,似乎都回到了那個尚且羞澀、懵懂的純真時代。
另外我發現,這個電影的美術設計,尤其加強了顏色的重要性。
一個時代有屬於一個時代的顏色特徵,這個顏色不僅僅是體現在建築、布景上,還有人物本身,他們的衣服搭配、妝容。
賈玲的角色因為是穿越而來,她的服裝就具有一定的當代特徵,無論是顏色還是款式都是如此,而在那個年代的人,他們也保持了他們的服裝特徵。
在這個層面,電影花了不少心思,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
出演片中工廠獨苗播音員的正是賈玲的小螢屏CP沈騰,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在大銀幕上成為搭檔。
他們的CP感,轉化到銀幕之上,可以碰撞出極強的角色間的火花。
這也是這部電影非常大的看點之一。
誰不想看賈玲和沈騰在大銀幕火花四射的表演呢。想想都有點激動。這也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強勢定檔大年初一的原因。
夠強,夠自信,夠喜劇。
相信不少人是知道賈玲全網CP之王的稱號的,大家看到她跟任何明星混剪成CP都很開心。
但在她眾多拉郎配CP裡,唯有沈騰,算得上是官配中的官配了。
很難想像,除了在《王牌對王牌》節目之外,他們竟然一直沒有過影視中的密切合作。
《王牌對王牌》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困惑,是不是感覺兩人經常合作。
但,電影是第一次。
這對CP首登大銀幕,實在讓人充滿了期待。在預告一開頭,感覺這個情節也是他們在電影裡的首次相遇。
賈玲直接說出來意,問他對李煥英的感覺,沈騰只是淡淡回應:「你是婦聯的同志嗎?」這樣簡單的鏡頭正反打,看上去非常正經的對話,都讓人忍不住笑意。
這,就是天生的喜劇演員,你看著就能笑,她開口你就樂。
他們對白的節奏有一種渾然天成的默契度,最簡單的臺詞在兩個人對戲的來去之間都能迸發出喜劇因子。
這是一種無招勝有招般的高級喜劇手法,通過人物魅力貫穿始終。
這種國名度正是他們喜劇作品的基石,也是《你好,李煥英》的喜劇基底。
而他們最擅長的喜劇技巧,猶如溫柔一刀,並不是出乎意外的笑料,而是在你不知不覺時,忽然的出擊,用非常生活化的方式製造出最大效果的笑點。
在預告片裡,這樣的喜劇風格也非常明顯。
例如,在賈玲瘋狂向沈光林安利自己的母親李煥英時,沈光林說她叫煥英,自己叫光林,兩個人合起來就是「歡迎光臨」,這個名字多熱情。
他用非常正經的方式說出一個諧音梗,製造出一種表演風格上的反差萌。
再還有,沈光林在說著自己當上播音員和他廠長兒子的身份完全沒有關係,全都是憑藉他個人的聲音條件才當選。
另一個磁性的聲音忽然殺出,說他完全同意,沈光林的聲音條件就是全場最好的。
這裡已經有了一個突出的聲音對比,一旁賈玲喊了一聲沈光林,他立馬轉變成一種美聲式的腔調應答,又把這個喜劇包袱推上一個更高的層面。
所謂捧得越高、砸得越響,這個簡單的段落,教科書般的展示了這個經典的喜劇技巧。
喜劇作為一種重要的商業電影類型,它不是靠特效、場面來吸引觀眾,而是娛樂性。它更為直接的展現了電影的靈魂——娛樂大眾。
真的不敢想像,此次和沈騰銀幕合作,究竟能夠引發什麼樣的化學效應?
光是看現在透露的海報,他們兩個人各在門框的兩邊,看上去呈現一個V字,其實仔細看,兩個人腳擺的方式和方向是完全一致的,也許寓意著他們彼此的想法和前行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但是門之外似乎正是夕陽時刻,是一天之中最美麗的時光,同時也可能代表著他們之間的關係也會如夕陽一般短暫。
我相信她作為這個故事的導演、編劇、主演,整個電影的「船長」,將為我們帶來了中國電影市場稀有的一部喜劇。
這個故事會不同於我們常見的高票房喜劇,它也是賈玲獻給所有母親們的電影。
大家注意到本片的英文名字是《Hi,Mom》,在喜劇的背後是賈玲的深情款款和對母親的無限懷念。
在歡樂的後面,它同時也會藏匿著更多溫暖和柔軟的部分,成為大家在春節一次難得的、感動的觀影歷程。
所以,我感覺《你好,李煥英》定大年初一,有黑馬潛質,到時候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