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牛校定律造就巨人學校(圖)

2020-12-01 搜狐網
大方院和胡佛塔,校園裡看不到很多人。

  本報記者 錢鋒 文/攝

  斯坦福是個傳奇,一個令人膜拜的傳奇。

  當我們驅車駛入著名的棕櫚大道(PalmDrive),遠遠地望見黃牆紅頂、拱廊相接的斯坦福主建築群——大方院(MainQuad)時,當地華僑司機老李便帶著濃重的山東鄉音不停地感慨:「斯坦福的學生,都是佼佼者,全世界的才子!考上斯坦福,就等於拿到了金飯碗!」崇拜之情,溢於言表。

  斯坦福確實有資格牛。

  如果說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是大學的三大功能。那麼在這三方面,斯坦福都堪稱一流。

  說到斯坦福,首先就不得不提到它對世界的第一大貢獻——矽谷。這個全球IT業的心臟就孕育在斯坦福的校園中;而諸如HP、Sun、Yahoo和Google這些精英企業的創立者,也正是斯坦福的學生或校友。可以說,沒有斯坦福,就沒有矽谷。而沒有矽谷,就沒有我們現在的資訊時代。

  在斯坦福的一大驚喜,就是隨時可能碰到牛人。保羅·漢森(PaulHansen)是斯坦福的物理學博士,在剛進校的新研究生歡迎宴會上,他見到一位物理系教授,聊了一會才發現此公拿過諾貝爾獎。「這兒的學生也一樣出色,比方說跟我一起學中文的一位女同學,我知道她很喜歡打桌球,可是後來才知道,她高中時參加過美國的奧運代表隊!」

  至今斯坦福已培養了1位美國總統(胡佛)、2位日本首相(現任鳩山由紀夫和前任麻生太郎)、2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現任教授中有17位諾貝爾獎得主)、一百多位國家科學院院士和數不勝數的企業家。

  當1885年加州鐵路大王老斯坦福為紀念自己不幸染病客死歐洲的兒子,決定用自己全部的財富(大約幾千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十億美元),在荒涼的西部創建史丹福大學時,他不會預見到這所學校現今如日中天的地位。

  史丹福大學問世時,哈佛已經過了250歲的生日,耶魯也已經190多歲了,東部的這些常春藤盟校早已是名噪天下。即便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當臨近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已遠近馳名之際,史丹福大學也還是「默默無聞」。但今天,史丹福大學已經被視作「西岸的哈佛」,與伯克利一時瑜亮。

  一個生於草莽的嬰兒,是怎麼大步躍進,追上巨人的腳步的?

  牛校定律1:  

不擴招,聘教授門檻高——  巨人學校 精英學生

  斯坦福校園的面積非常大,有8000多英畝合30多平方公裡,其實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小城市。學校基金雄厚,教學設備也極為充裕,光圖書館就藏有超過670萬本書籍。

  比起來,只有175英畝的耶魯,146英畝的麻省理工學院還抵不上斯坦福的一個零頭。

  但這麼大的校園,只有1.6萬名學生,每個學生大約可以享有近2000平方米的空間!

  「如果斯坦福的校園增加一倍,學生的人數也增加一倍,那麼,我們這所大學要花20年才能達到原有的教學質量。」史丹福大學校長約翰亨尼斯說。

  對一所大學而言,它能夠在短時間內建造大批新建築,但不可能增加同等數量的教授。因此,擴招對學校而言,應是一個慎重的選擇,在一定時間內,它會帶來教學質量的下降。亨尼斯介紹,最近幾十年中,美國著名的幾所私立大學如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學生人數始終保持在1.5萬人至2萬人之間。每年申請上斯坦福的學生有3萬多,但斯坦福始終保持了高門檻,沒有開閘放水。

  學生不多,教授陣容卻非常強大。斯坦福以優厚條件吸引一流師資前來,一個副教授職位空缺,百人應徵情形絕非罕見。這恐怕也正是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所說的,「大學之大,非大樓之大,乃大師之大。」

  牛校定律2:  

允許輟學一年的校規——注重實用 產學一體

  關於中國高校,香港商界達人、浙大校友查濟民有句話很傳神:北大出革命的、清華出當官的、浙大出幹活的。

  斯坦福在這一點上和浙大很神似,即都注重實用學科。

  沒有一所大學如同斯坦福那樣從創立之初就把教育和實業緊密結合,這種「實用教育」的觀念一直貫穿著斯坦福的發展。

  矽谷,就是拜這一理念所賜。1959年工學院院長弗裡德裡克特曼(矽谷之父)提出了一個構想——將1000英畝以極低廉、只具象徵性的地租,長期租給工商業界或畢業校友設立公司,再由他們與學校合作,提供各種研究項目和學生實習機會。斯坦福成為美國首家在校園內成立工業園區的大學。

  在特曼教授的幫助下,斯坦福學生休利特和帕卡德以538美元的資金在一間車庫裡創辦了惠普公司,這就是後來被廣為傳頌的車庫創業。

  亨尼斯說:「在斯坦福,最具創新活力的是大學生,而不是教授們。」他舉例說,最早發明電腦瀏覽器的是美國的幾個本科生,而雅虎、Google這些知名企業的創建者也是斯坦福的一群年輕人。據介紹,目前在斯坦福已有25%的本科生獨立參與各種科研項目。

  與此相應,斯坦福有個叫「停下」(StoppingOut)的充滿自由風格的校規——學生可以隨時暫時輟學一年,然後再接著回來上學。斯坦福的這種校規,讓學生可以有充分的機會去嘗試創業。

  肖克萊半導體實驗室、仙童公司、Intel、Cisco、Yahoo、Google……隨著這些巨人公司在矽谷一家家生根開花,斯坦福研究園區和矽谷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全美乃至世界各地的優秀工程技術人才都像內置了鐵屑,不斷被其吸引。

  得益於此舉,斯坦福使自己置身於美國的科技前沿,也獲得了滾滾財源。1991年,慶祝百歲生日之時,它達到了美國大學中有史以來第一個「十億元校友捐助」的目標,引來豔羨一片。今天的斯坦福有著數十億美元的校友捐助。

  牛校定律3:  

讓自由之風吹拂——站在前沿 學科交叉

  史丹福大學的校訓是「Die luft derFreiheitWeht」(原文是德文)。中文譯為:「自由之風吹拂」。校訓的含義就是鼓勵和保證學校師生能自由地從事科學研究,培植「創新」的土壤。

  在校長亨尼斯看來,建立創新環境有三個內部因素。第一是選對人,第二是時刻生活在技術的前沿,第三是尋找劃時代意義的技術。

  斯坦福非常注重從學科交叉中尋求創新突破。很多教授的辦公場所不是按學科或系分,而是按研究方向放在一起。研究生可以選修全校所有的課程,包括價格不菲的法學院和商學院的課。

  如史丹福大學生物系博士生、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胡奇聰所在的bio-X項目組,就混合了生物系、醫學院、工程物理、計算機等學科的研究人員,主攻分子生理學和癌症生物學方向。

  與此對應,斯坦福也注重通識教育。它較早地實行了短學期制,把一年分成四個季度,學生們每段都要選不同的課,必須在九個領域完成必修課,其中包括文化與思想、自然科學、科技與實用科學、文學和藝術、哲學、社會科學和宗教思想。除此之外,學生的寫作和外語必須達到一定標準。因此,斯坦福的學生壓力也比其他大學學生要大。

  當我們離開斯坦福時,大方院前巨大的草坪上,三五成群的學生正在打排球、曬太陽。這些衣著平凡的年輕人中,誰又知道會不會產生明天的比爾·蓋茨、楊致遠、拉裡·佩奇呢?

  這就是斯坦福,人們可以感受到它孕育奇蹟的無窮創造力。就像一百多年前首任校長喬丹所說:「我們的大學雖然是最年輕的一所,但她是人類智慧的繼承者。憑著這個繼承權,就不愁沒有迅猛而茁壯的成長……這所學校決不會延襲任何傳統,任何人都無法擋住她的去路,她的路標全部是指向前方的!」  

斯坦福問答

  受訪人:斯坦福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胡奇聰

  Q: 斯坦福有多少中國留學生?

  A:現有800餘人,包括訪問學者、博士後。另還有30餘位中國和華裔教師。

  Q:在斯坦福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A:1.生活環境很好,校園很美,大部分研究生的住房都在校內,使學習生活方便。

  2.學校的研究創業氛圍很好,做研究的心態比較好,不是急功近利,而是穩步前進,研究成果轉化機會比較多,不僅有多個專業實驗室的合作,而且有灣區得天獨厚的風投資本支持,很多好點子最後都能轉化成好的產品,成為生產力。

  Q:對於想上斯坦福的國內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你有什麼建議?

  A:來斯坦福上學的大部分是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生,少部分是本科生。能夠來上斯坦福的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生應該不會有什麼顧慮,斯坦福很多專業都在全美排名前列。對於本科生來說,可能有資金、語言等方面問題。但是從和斯坦福中國籍本科生接觸後,感覺他們適應很快,應該不是什麼問題。但史丹福大學本科生入學率還是比較低的(低於10%),所以想被錄取,還是得在託福、SAT和其他一些方面下工夫。

  Q:你認為史丹福大學能取得現在的地位,它的長處是什麼?對於國內的高校有什麼借鑑之處?

  A:1.重質量而不重數量。斯坦福本科生一共7000人左右,研究生8000人左右,比一般國內211高校的規模小很多。但就是這麼小的規模能保證人均資源的充足和教學科研以及創業的質量。

  2.重實效而不重表象。以本科生教學為例,學生的最後分數是由很多的考試、作業、課堂參與以及課程project的綜合評判而不是一兩次考試的平均分;研究生成績的評估也不是在於文章的數量而是在於工作的意義、工作的影響力和可發展性。

  3.注重多元化發展。學校提供很多經費和空間給學生發展各種興趣和實現想法。

  4.注重國際交流和其他學校公司的交流,利用各種有利資源。斯坦福有很多和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的合作交流項目。同時矽谷的公司是一個與斯坦福交流的重要成分,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提供創業條件,也為學生的職業生涯鋪平了一條很好的道路。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焦點

  • 美國小常春藤十校聯盟推薦~
    美國十校聯盟(Ten Schools Admissions Organization簡稱TSAO)是由十所具有領導地位的私立高中組成的一個團體。基於會員學校相似的教育目標和傳統,該組織成立於1956年。由於十校以培養人本身為目的,教學質量高,學校歷史悠久,所以招生率一直很低。十校聯盟俗稱「小常春藤」。
  • 但家廟鎮中心學校召開申報創建市智慧學校示範校工作布置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六教電【2020】10號《六安市教育局關於開展六安市智慧學校示範校評選活動的通知》和霍教【2020】134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智慧學校建設和應用,進一步提升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12月28日上午,但家廟鎮中心學校召開了申報創建六安市智慧學校示範校工作布置會。
  • 揭密:40年前的特殊學校——「五七」幹校
    40年前,神州大地湧現出一批特殊的「學校」,一大批黨政機關幹部、知識分子等被下放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40年後,不少耄耋老人在後人的陪同下重訪當年被下放接受勞動鍛鍊和思想改造的地方。這種特殊學校就是「五七」幹校,這些耄耋老人就是當年的「五七」戰士。
  • 牛頓到底有多牛?看他如何想到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你就知道了
    牛頓本人正如他的名字一樣,真的很牛!因為牛頓本人都說了,他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 伽利略本人除了是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以外,還是實驗物理學的開山鼻祖,在伽利略之前,人們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根本,這個觀點來自亞里斯多德。 說的意思是,物體運動是因為他受到了一個持續的力,如果撤掉這個力,物體就會靜止。
  • 應屆生找工作,到底是校招有用,還是網絡招聘有用?HR:看學校
    文 | 有餘姐全文共1864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應屆生找工作,校招更有用還是網絡招聘更有用?說一個比較扎心一點的事實:看畢業學校,以及畢業學校所在地。因為相對來說,在校招過程中,畢業於什麼樣的學校、畢業學校所在地,會極大地影響到通過校招找到工作的機會。
  • 以強帶弱,校校「捆綁」譜新篇
    「捆綁」譜新篇    大邑縣教育局  「公辦初中強校工程」蘇家學校(實驗校)  與安仁鎮學校(支持校)籤約儀式  在蘇家學校舉行  為落實市、縣教育局「公辦初中強校工程」工作,明確實驗校與支持校各自工作職責,推動幫扶工作的紮實開展,實現支持校與實驗的「捆綁」發展,11月24日,強校工程大邑縣蘇家學校(實驗校)與大邑縣安仁鎮學校(支持校)幫扶協議籤約儀式在蘇家學校舉行。
  • 浦東28所初中「強校工程「實驗校「成績單來啦
    聚焦師資出實招師資隊伍,是一所學校發展的最核心因素。浦東新區組建57人組成的專家團隊,在課程、科研、學科、德育方面給予實驗校專業支持。新區為每所實驗校配備不少於3名專家,進行針對性蹲點、個性化指導。同時,建立科研員、教研員和德研員蹲點制度。
  • 勤牛奮蹄 能行天下——南京商業學校生肖郵品首發揭幕活動
    1月5日,南京商業學校報告廳舉辦了以生肖文化為主題的特別活動。活動在學校悅音社團同學們的詩朗誦《詩意之城——南京》中拉開帷幕。鼓樓區教育局副局長周斌給商校師生送來了鼓勵,希望每個南商學子都可以手握技能,人生出彩,做一個平凡而了不起的職教學子。
  • 每天學點健康:立春民俗活動之「春牛圖」
    春牛圖:春牛圖是中國古時一種用來預知當年天氣、降雨量、幹支、五行、農作收成等資料的圖鑑, 上面畫有春牛和句芒神。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裡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 特教學校開展校際教研活動(圖)
    融媒體訊 為全面提升教學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增強與兄弟學校的交流與學習,12月28日,縣特教學校與東至縣特教學校、望江縣特教學校開展校際教研交流活動。
  • 關於慣性系和牛頓運動定律的成立條件
    昨天有學生問了圖中的問題,對於老師來說,這不是問題,但是對於部分同學,在學習牛頓運動定律時會陷入這樣的死循環。首先看一下這個問題的提出背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必修1(2010年第3版)中,講完牛頓第一定律後,課後有個欄目科學漫步:慣性參考系。
  • 留學趣聞:12星座最適合的留學學校
    今天堅果君化身成為星座佔卜君,來給堅果er們盤點盤點12星座都適合什麼學校? 有人說申請留學就像一場曠日持久的戀愛。那麼,你的星座和哪所學校更match呢?
  • 家校合作如何做好加減法
    疫情發生前,邀請家長進校園參與活動,是北京市東城區分司廳小學家校合作的常態。圖為2019年5月,學校二年級學生和家長在「喜迎六一 樂在棋中」親子活動中對弈。趙瑛 攝「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近日,一位來自江蘇的爸爸因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而憤怒抗議,引起許多家長的共鳴。
  • 進擊的巨人同人圖,耶格爾兄弟美如畫,兵長的傷疤彰顯氣質
    又到了一天一次的點評巨人同人圖的時候了!進擊的巨人的優質同人圖可以說是每天都有更新,而這次挑選的便是其中一位巨人粉絲所創作的圖片。裡面出現了耶格爾兄弟的畫像,但最多的還是以艾倫為主。不過耶格爾兄弟看起來真的是美如畫,而兵長臉上的疤痕也彰顯出別樣的氣質。
  • 「校鬧」你鬧夠了沒?學生不是「校鬧」家庭的群演
    教師不是學生的「保姆」,學校更不是「無限責任公司」  不知從何時起,「校鬧」,竟成為近年來的一個熱詞。「醫鬧」、「校鬧」這些略顯怪誕的詞語已經廣為人知。而教育事業被譽為神聖的事業,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更應是莊嚴神聖的地方。但是近些年,一些地方出現了專職的「校鬧」,一旦哪所學校出事,這些人聞風而至,鼓動家長「鬧」,甚至幫家長「鬧」,「校鬧」的結果往往是教育部門花錢買平安,導致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由此演變成備受社會和媒體關注的一樁樁「校鬧」事件。
  • 非遺項目「舞春牛」走進安德學校
    紅網時刻1月7日訊(楊風)近日,冷水江市非遺項目「舞春牛」走進安德學校,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爭做新時代非遺傳承人。  「舞春牛」是用春牛、花燈隊舉行遊鄉表演的一項新年迎春民俗文化活動,由舞春牛、春牛犁田、耙田、播種、插秧、踩田、扮禾等動作組成一系列歌舞。表演形式有山歌對唱、武術、蚌仙戲漁翁、鬥牛、慶豐收等。
  • 「進擊的巨人」2021年官方日曆插畫預覽圖公開
    「進擊的巨人」2021年官方日曆插畫預覽圖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塞爾達石巨人位置 石巨人分布圖一覽
    塞爾達傳說野之息遊戲中石巨人和試煉迷宮比較分散,很多玩家找不到具體的坐標位置,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下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所有石巨人及試煉迷宮坐標地圖,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一起來卡看下吧。 塞爾達傳說野之息遊戲中石巨人和試煉迷宮比較分散,很多玩家找不到具體的坐標位置
  • 這是唯一一部無法用「三集定律」衡量的動畫,太牛逼了
    在早期的《魔法少女小圓》中誕生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設定「三集定律」,意思就是一部動畫的好壞都要經過三集的觀察才能做決定。而在往後的日子裡很多人也都默認了這個設定,因此如果你沒看夠三集都不要對一部動畫妄下結論。
  • 讀一年十幾萬的學校,他們的心酸沒人理解
    有媒體數據顯示,2020年僅北京一地,19所公辦校國際部的招生合計人數,已經從2018年的1490人,增長為2120人,三年間增長率在42%。[2] 信任來自於學校底氣,也來自於官方權威,公辦學校設立的國際部,能夠得到教育部教育資源的支持,辦學成本較低,風險也更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