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相對較小,僅有月球質量的六分之一、月球體積的三分之一!冥王星是柯伊伯帶的一顆矮行星,冥王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冥王星是太陽系已知的第二大矮行星。冥王星在體積上排名第九,在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排名第十。冥王星是海外最大的天體,其質量僅次於離散盤中的海王星。與其他柯伊伯帶天體一樣,冥王星主要由巖石和冰組成。冥王星相對較小,只有月球質量的六分之一和體積的三分之一。
冥王星是偶然發現的,後來發現計算「斷言」是錯誤的:根據天王星和海王星運動的研究,海王星後面還有另一顆行星。亞利桑那州洛厄爾天文臺的克萊德·威廉·湯普森對太陽系進行了非常仔細的觀測,因為他不知道計算誤差。然而,正因為如此,他於1930年2月18日發現了冥王星。在發現冥王星之後,很快就發現冥王星太小了,與其他行星的軌道不同。行星X的研究還在繼續,但什麼也沒有發現。如果使用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計算的冥王星質量,另一個質量差將會消失,並且不會有第十顆行星。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聯合會大會以絕對多數通過了5a行星的定義,以237票對157票通過了6a冥王星恆星的定義。冥王星從那時起就被認為是太陽系中的一顆矮行星,不再是一顆行星,它也是第一個被降職的行星。
到2014年1月,已經發現了5顆冥王星衛星,其中卡戎是最大的。新地平線探測器於2015年7月14日19時49分抵達冥王星,為人類探索冥王星邁出了新的一步。2016年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新地平線」號宇宙飛船拍攝到了冥王星兩座潛在低溫火山之一的高解析度圖像。這張照片是由探測器於2015年7月拍攝的,距離冥王星48000公裡。疑似低溫火山高4000米,直徑150公裡。如果這一信息得到證實,冥王星上發現的低溫火山將是太陽系外已知最大的火山。因為冥王星在距離太陽59億公裡的寒冷黑暗空間中蹣跚而行。因此,它被稱為冥王星。在天文學中,它是冥王星英文名的前兩個字母pl,是美國天文學家珀西瓦爾·洛厄爾(PercivalLowell)的縮寫,他對冥王星的發現做出了貢獻。在發現這個物體後,1930年義大利語翻譯提出了日文名稱「冥王星」。
冥王星在大多數使用漢字的東亞國家也被命名,1930年,東京天文臺首次使用中國名字「冥王星」(音譯為「冥王星」),直到1943年,採納漢字名稱「冥王星」。中國於1933年採用「冥王星」,越南則使用「閻王星」。然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二十六屆大會決議通過後,原始冥王星的中文翻譯問題浮出水面。如何正確地將決議的所有內容翻譯成中文?「矮行星」信息會準確地傳送給中國人嗎?一些專家建議將冥王星改名為冥王星。這個名字不僅保留了冥王星在英語中的原始含義,而且與穀神星、灶神星和鳥星等矮行星的命名規則相一致,這是更科學、更恰當的命名規則。然而,冥王星的西方名稱不會改變。只有中文翻譯需要調整。冥王星名字的中文翻譯亟待中國天文術語鑑定委員會的決定。冥王星的軌道是一個非常橢圓的橢圓。在它的近日點,冥王星比海王星更接近太陽。在許多太陽系軌道上,冥王星的軌道似乎與海王星的軌道相交。
實際上,冥王星的軌道和海王星的軌道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平面上,它們的軌道是平行的。不相交,所以不可能有兩個行星碰撞。冥王星和海王星一樣,仰臥旋轉,黃-紅夾角接近90度。冥王星繞太陽運行大約需要248年,它的橢圓軌道位於太陽系中被稱為柯伊伯帶的區域。冥王星的橢圓軌道意味著當它靠近太陽時,它離太陽約44億公裡,而最遠的時候,它離太陽約73億公裡。這樣極端的軌道使冥王星的表面能夠承受太陽系中最劇烈的變化。當冥王星從春天進入秋天,就好像地球上剛有一個很好的春天,溫度在15.5到21攝氏度之間,然後在秋天突然下降到零下67.7攝氏度,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地方。2009年,科學家們確定冥王星的大氣層比之前想像的要暖和,但這裡的溫度是相對的。矮行星周圍的大氣非常低,通常在零下292華氏度(-180攝氏度)。
冥王星的表面溫度為零下364華氏度(零下220攝氏度),在2006年被降級為矮行星,並被歸類為柯伊伯帶天體。柯伊伯帶是太陽到地球距離的100倍。2016年2月,根據新地平線探測器拍攝的圖像,天文學家最近繪製了冥王星的「愛的地形」,它從上到下延伸2070公裡,顯示了一個巨大的氮氣冰原、人造衛星平原及其周圍的地形。地圖所覆蓋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地形結構,並表示不同的紋理和形狀(平滑度、凹痕、粗糙度、丘陵和山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