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諺: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一條腿的。像豬肉、牛肉、羊肉就是四條腿的,而雞雞鴨則是兩條腿的,我們最常吃的沒有腿的當屬魚類了,這也是營養學方面常說的吃紅肉不如吃白肉,雞鴨魚作為白肉幾乎適合所有人群食用,熱量不高且營養豐富,其中魚肉又是最好消化的,肉質細嫩還易於吸收,最關鍵的是「吃了不長膘」,也是減脂期特別推薦的主食之一。再者眾所周知多吃魚可以益智,我們小時候都無一例外地被媽媽帶過「多吃魚聰明」的魔咒,加之開春又是孩子們長個子、長身體的好時節,在空氣乾燥的北方,我家最愛燒魚湯,而且阿新最常選用的就是野生黃骨魚,一來我附近有個賣了20多年野生魚的大叔,他家的魚純天然黃河裡打撈上來的,比超市批發來的好吃多了,二來黃骨魚個頭不太大小且肉質肥美,簡單易做又鮮美。
一般飯店裡燒的黃骨魚湯味道偏重,比較適合下酒,但清燉魚湯的風味又過於清淡、稍顯遜色,所以我常在燒制黃骨魚時,一定會添加番茄和豆腐這種食材,經過特色的家常做法燒出來的黃骨魚完全沒有腥味,魚肉十足肥嫩,整道菜品葷素搭配,燉出來的豆腐也特別爽滑,湯汁則鮮美中包含著番茄的酸甜,每次我燒這道菜得比平時多燜半鍋米飯,太下飯了,最後連湯都不剩。
【食材】:3條黃骨魚、1塊嫩豆腐、2個西紅柿、蔥姜蒜、食用油、鹽、白胡椒粉、白糖。
【製作方法】:
1、首先將黃骨魚宰殺乾淨後表面打上一字花刀,然後用廚房紙吸淨表面的水分,並擦掉表面的粘液(有水分在煎魚時容易破皮,粘液是黃骨魚腥味的主要來源);
2、接著將蔥姜蒜切好備用,西紅柿表面劃上十字花刀,開水燙過後去皮,再切成小丁;
3、熱鍋冷油,加入1小勺鹽、攪拌均勻後下入黃骨魚,調小火輕輕晃動鍋子,讓熱油均勻地接觸到黃骨魚,當底部定型煎好後再輕輕晃動鍋子,然後翻面,將兩面均煎至金黃後盛出備用;
4、鍋留底油,下入蔥白、姜蒜炒香,然後下入切好的西紅柿丁,大火炒至起沙出汁,炒好後再下入適量開水,將其煮至沸騰,慢慢下入煎好的黃骨魚,再將豆腐片下入鍋中,蓋上蓋子中火燉8分鐘;
5、最後再加入1勺鹽、少許白胡椒粉調味、一點點白糖提鮮即可盛出,再撒上剩餘的蔥花點綴即可享用。
關注阿新,每日為您用心做飯!一個因吃不起外賣而學會下廚的美食專欄原創作者,痴迷於民以食為天之「吃」的文化,好好吃飯,其實幸福就在一日三餐!如果您喜歡這篇分享,記得點讚、收藏、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