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時新聞網等臺媒9月17日報導,「國際青年商會臺灣地區總會」9月17日公布第58屆十大傑出青年得獎名單,共有12人獲獎,值得注意的是,曾在4月錄製視頻「嗆聲」世界衛生組長總幹事譚德塞的留英臺灣學生林薇獲獎。林薇獲獎消息讓不少島內網友吃驚,認為理由難以說服人,更留言諷刺:「舔民進黨就能拿獎喔。」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今年臺灣「十大傑出青年」有12人得獎,人數之多堪稱罕見。其中林薇以「小紅帽」創辦人身份獲得「兒童、性別與人權關懷類」傑出青年獎項,引發各界熱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的林薇,因譚德塞稱臺灣人對他人身攻擊,在社交媒體上傳一封給譚德塞的中英雙語公開信,並製作視頻要求譚德塞為「不實」言論致歉。這一舉動,當時還引起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注意,蔡英文「感謝」她為臺灣發聲。
林薇資料圖(圖片來源:臺灣「風傳媒」)
臺灣中時新聞網注意到,針對林薇獲獎的消息,島內網友紛紛表示:「舔民進黨就能拿獎喔」、「林薇這樣就可以得到喔」、「嗆爆譚德塞就可以十大傑出青年?比嘴炮?顏色對了?」「如果只用嘴炮這個標準的話,一堆人排在前面」。
還有網友在臺媒評論區留言稱,「不知道她的傑出在哪裡」「原來網紅也可以變成綠色傑出青年」「坐實了臺灣已成嘴炮島」。
也有網友表示,「只有臺灣人自己看的嗆聲影片」「雖然這幾年大家已經不太鳥這種拜拜式的狗獎,不過私相授受成這樣,實在也是把原本就不高的格調,又往下降好幾格吧。」
更有人諷刺,「譚德塞有看到這女的影片?沒看到不就是狗吠火車?這是十大傑出狗吠火車獎?」
至於林薇其人,臺灣「風傳媒」曾在今年4月稱她有「超強背景」,報導稱,目前21歲正在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傳染病學。報導稱,林薇年紀輕輕就已經是非政府組織全球「臺灣醫衛總會」的青年委員會的主委,還有「臺灣世衛外交協會」的成員。
事實上,今年4月的一場例行記者會上,譚德塞罕見地公開指責民進黨當局及其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對他進行人身攻擊,在島內掀起軒然大波。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4月9日應詢表示,中方反對任何借疫情搞政治化、汙名化的行為,強烈譴責針對譚德塞總幹事的人身攻擊和種族主義言行。
趙立堅 資料圖
趙立堅說,世界衛生組織在譚德塞總幹事帶領下,積極履行自身職責,秉持客觀科學公正立場,為協助各國應對疫情、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和高度讚譽。中方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抗疫合作中繼續發揮領導作用。
趙立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臺灣民進黨當局上竄下跳,肆意進行政治操弄,持續炒作臺所謂參加世界衛生組織和世衛大會問題,其真實目的是「以疫謀獨」。我們對此堅決反對,他們的圖謀絕不會得逞。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當日也表示,關於世衛組織涉臺問題,我們已經多次表明立場。民進黨當局「以疫謀獨」不擇手段,惡毒攻擊世衛組織及其負責人,縱容綠營網軍肆意散布種族歧視言論,我們對此表示強烈譴責。並奉勸民進黨當局立即停止政治操弄,借疫情破壞一個中國原則和謀求加入世衛組織的圖謀是不會得逞的。
延伸閱讀:
臺媒:美國不跟WHO玩了,臺灣未來應何去何從
美國正式聲明要退出世衛組織(WHO),這一舉措讓極其渴望加入WHO的臺灣陷入了兩難境地。
7月8日,臺媒《中時電子報》發表題為「不玩了!美國退出WHO,臺灣未來應何去何從」的評論文章,指出美國此舉讓本想藉此次抗疫敲開世界衛生大(WHA)大門的臺灣顯得手足無措。聯合新聞網則提醒說,美國這一決定充滿了政治考量,臺灣不應貿然「選邊站」。
針對美國的退出決定,臺「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8日表態說,這對公衛界、醫療界或政治界影響很大,他們將和「外交部」持續密切觀察,和美國在臺協會(AIT)保持聯繫,了解美國想法和作為,選擇最好的應對方式。
國民黨則出面督促民進黨當局回應此事,稱這對於臺灣爭取有意義參與世衛組織恐有重大影響,民進黨當局不能不表態,或僅如過去所為,虛與委蛇,毫無積極規劃與作為。
國民黨還回顧說,2017年1月,川普政府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讓幾乎已經放棄參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的民進黨當局,面臨尷尬的雙重打擊。結果到現在,民進黨當局仍未與任何排名在前的主要貿易夥伴籤署經濟合作或自由貿易協定,對臺灣經濟發展衝擊甚巨,卻仍未見到民進黨當局的合理解釋。
之後國民黨還四問民進黨當局:在「外交」和國際參與事務上,有沒有依「憲法」及人民所託,以切實可行之法,拓展臺灣國際空間為己任?有沒有真切檢討已經連續4年無法派員列席WHA的失敗原因及究責「行政首長」?有沒有在美國缺席下,繼續爭取有意義參與WHO的備案?或者,有沒有跟隨川普政府切斷與WHO聯繫的可行計劃,而計劃方向又大致為何?
中評社對此發表評論指出,倘若臺灣跟著美國自此不再參與WHO相關活動,其爭取重返世衛大會的努力就都白費了,更遙遙無期;如果不追隨美國行動,則可能被美國視為背叛,隨時可能遭翻臉痛打。無論如何,臺灣方面此後不易再利用參與世衛的話題進行政治操作、「政治抽水」。
同一天,《中時電子報》也發表評論文章,稱美國退出的舉動讓臺灣顯得手足無措,臺灣本想藉此次在疫情中良好表現、以及捐贈防疫物資協助抗疫等行動,重新敲開世界衛生大會(WHA)的大門。
文章還說,美國提出退出WHO的確切時間表後,臺灣未來應何去何從,是個無解的難題。且一直來美國除了喊話和影響一些國家支持臺灣加入國際組織,實際上並未給予臺灣太多實際的支援。
聯合新聞網則評論稱,美國此舉的政治動機相當明顯,就是為了年底的總統大選,也為進一步對抗中國大陸,但無論美國是否另立組織,無論川普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選情如何,臺灣都不該選邊站。
(原標題:嗆譚德塞就能得「臺灣傑出青年」?)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網 人民日報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