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這句話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威名早已婦孺皆知、家喻戶曉。觀世音菩薩自傳入中國,男性的形象也被改造成女性,因為其慈悲柔和的特徵更符合女性形象,能夠更方便救渡眾生的心。但其實,佛菩薩是沒有性別之分,一切都是我們的分別心在起作用。佛經中,與觀音菩薩密切相關的咒語有「六字大明咒」(觀音菩薩心咒)、「大悲咒」等,有關的經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出自《妙法蓮華經》。
我們如果到寺院裡去,一般會在觀音殿裡見到「倒駕慈航」這四個字,其意思就是觀音菩薩本來在過去無量劫時已經修成佛果,法號「正法明如來」,已經成佛了,但不忍眾生疾苦,而自請降格為菩薩,倒駕慈航,成為人人尊敬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在世間享有極高的威望,她的道場在如今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又名「觀自在菩薩」,心經開篇便提到。觀世音,是觀世間疾苦而救度;觀自在,是觀心自在,自心解脫。
「觀音觀世音,世間吉祥音」,佛經中說道,只要眾生遭遇苦難,一心稱其名號,觀音菩薩即刻觀其音聲,應緣救助,示現不同形象。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化身,比如楊柳觀音、龍頭觀音、持經觀音、白衣觀音、魚籃觀音、滴水觀音等等。除此之外,還有我們非常熟知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千隻手、千隻眼,解決無量受苦眾生。許多信眾喜歡誦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誦持名號時,牢記這2點,功德更圓滿。
一、用心、無雜念,放可與菩薩感應道交。
不論是誦持觀音菩薩名號,還是其他佛菩薩名號,記住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一定要用心,念誦時心無雜念和掛礙,如此才能真正慈悲攝受。如《心經》中所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世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幸福,就是因為心中的牽絆掛礙太多,既放不下這個、放不下那個,煩惱重重,故而苦惱不堪。
我們念誦佛號的意義是什麼呢?減煩惱、增福報。但是大多數人念佛號時雖然佛號不離口,但是腦子裡各種妄念叢生,屬於典型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心散亂了,喊破喉嚨也枉然。心亂了,一切功德也就散了。誦經念佛,就是為了清淨我們的心,心清淨了,自然就是菩薩加持力的顯現,也是功德的增長。但如果妄想不斷,再怎麼念也是徒勞。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學佛貴在用心,正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一念清淨、萬般自在。活在當下,不念過去、不畏降來,才是最好的活法。《六祖壇經》中曰: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內心的善良、至誠、清淨、慈悲,才是與菩薩心相應,也才能真正與佛菩薩感應道交,感受菩薩慈悲之力的加持。
二、修懺悔,懂因果
當一個人明白了因果,也就懂得了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之本質就是因果。「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嘗饒過誰」,縱使一個人再信仰佛菩薩,但是如果德行有虧、造作惡業,因果也不會饒過他。別說眾生要敬畏因果,就連已經有大成就的菩薩也須敬畏因果、救苦救難、廣積福德,就像佛門裡說的那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我們誦持佛菩薩名號,既表明自己對佛法僧三寶的堅定信仰和虔誠皈依,同時也表明自己棄惡從善、懺悔業障。一切眾生,自無始劫以來,或多或少都造下過惡業,結下過惡緣,這些惡業一旦因緣果報顯現就會障礙我們的人生,給我們帶來痛苦,所以要修懺悔,把罪業消除。
如佛門《懺悔偈》裡所說: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事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我們在念觀音菩薩名號的同時,要用心真誠懺悔,更要警示自己從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廣修一切善法,戒掉一切惡習,這才是對佛菩薩最大的恭敬。
念佛菩薩名號,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貪圖形式上的遍數之多而忽略了修持清淨心、菩提心、平等心、慈悲心、利他心、懺悔心。希望大家牢記以上2點,讓念佛的功德更加圓滿、無量。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大慈大悲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