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和三觀不同的人在一起
有多累?
昨天追完《女兒們的戀愛》最新一期,到了嘉賓需要做決定的部分,張繼科終於精心打扮了下自己,卻最終沒等來金晨。
其實這也在意料之中。
在兩人分開前一天晚上那頓飯上,就能看出來端倪,三觀不契合的人真的沒辦法在一起。
首先兩個人吃不到一起去。
從節目裡可以看到,每次吃飯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金晨一個人在吃,張繼科要麼看著她吃,要麼低頭玩手機。
對金晨來說吃飯是幸福感很強的一件事,美食是用來享受的,甚至會換上好看的衣裳來滿足自己的儀式感,但張繼科覺得吃飯是一天中最沒意思的事情。
主持人說道:「吃飯,你能一眼望到生活的未來。」
深以為然。
想想未來幾十年你都要和這個人以這種方式進行一天中最期待的事情,哪裡還有幸福感可言。
其次,兩個人聊不到一塊去。
金晨努力尋找話題讓氛圍活躍起來,張繼科目光所及之處只有手機,有時候連頭也不抬一下。
當她問對方一天最有儀式感的事是什麼,其實可以岔開話題說點別的,但張繼科仍舊強調了一句「我沒有把吃飯當成一種儀式感」。
金晨無言。
再次踩雷,看得屏幕前的我都想快進結束這段對話,有一句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大概就是如此了。
金晨和張繼科可以說是完全不在同一個頻道上的人。
金晨喜歡製造浪漫的人,喜歡對方細節上的關心,喜歡精緻的生活,但張繼科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散漫的氣息。
最後她調侃道:「你不是個浪漫的人。」
張繼科原本還想反駁,最後索性承認,認為製造浪漫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當金晨試圖做最後掙扎,問對方喜歡一個女孩有感覺會有什麼表現時,張繼科只是避重就輕地說當朋友處,始終沒有認真溝通的打算。
這點跟金晨期待的那種明晰的心意和回應也完全相悖。
一個喜歡美食,一個對美食無感;
一個追求細節,一個害怕麻煩;
一個一針見血,一個避重就輕。
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相處,既難產生共鳴,又容易擦出矛盾。
-02-
相處不累
才是最好的愛情
前兩天有個讀者問我,戀愛太累了怎麼辦?
想分手但又捨不得那麼多年的感情,可磨合了那麼久仍然小矛盾不斷,實在不知道怎麼繼續下去了。
比如兩個人解決問題的方式不一樣。
她想要溝通解決,對方卻覺得用時間就能淡化,溝通反而會引發更多矛盾。
等過兩天,男生就會主動找她說話,一句「晚上吃不吃火鍋」,兩人又冰釋前嫌。
女生雖覺得心裡疙瘩未除,但又不想舊事重提讓男友不高興,於是就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
可問題只是被遺忘了,並沒有消失啊。
不僅如此,平時相處的過程中,男生也總是會對女生的愛好評頭論足。
她喜歡看動漫,男生便吐槽那是沒有營養的東西;她喜歡逛街買衣服,男生便覺得她在浪費錢。
而女生也由一開始試圖讓對方了解,到最後變成一味妥協退讓。
她原以為感情就是這樣,相互體諒相互理解,可卻忽視了其中的核心是「相互」。
什麼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路邊攤,他偏好營養餐,這不是三觀不合,而是你喜歡路邊攤,他卻對你的喜好嗤之以鼻,告訴你「這些東西又髒又難吃」,讓你頓然失去「路邊攤快樂」。
久而久之,你們就會達成唯一一個共識,就是共同語言越來越少。
曾看到過一句話:
「三觀不合的兩個人,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念,沒有共同的人生目標,就不會有共同的奮鬥動力,當就會出現很多生活中的分歧。」
連生活的方向都不一致,還談何繼續?
學長身邊有一個朋友,和女友在一起三年了感情依舊很好,他說過一句話我一直記得很清楚:「我和她都會尊重彼此身上的『不同』」。
朋友喜歡遊山玩水,女生喜歡宅在家裡。
朋友雖不懂宅在家裡的樂趣,但也常常陪著女友,兩人一起欣賞相機裡的照片,女生看了那些美麗風景,也漸漸理解男友為什麼喜歡旅遊。
女生無辣不歡,朋友的飲食卻非常清淡。
雖沒法改變保持了二十多年的習慣,但她也會在做飯的時候特意少鹽少辣。
三觀一致不是喜好、生活習慣各方面契合,這樣的人在這大千世界也難有幾個,真正的三觀一致是理解和尊重彼此的不同。
-03-
一生太長
要和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
感情牢不牢固,相處和不和諧,要看兩人的三觀是否適配,不適配,一方做再多也是徒勞。
你的尊重,換來的仍是他冷眼相看;你的退讓,得到的仍是他得寸進尺,久而久之,最終傷害到的是自己。
好的愛情,是兩個人共同努力,朝著目標奮進,生活裡的小浪漫和小驚喜也需要雙方共同去營造。
三觀不同,不相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