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冬麥複種蕎麥,蕎麥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和飼料作物

2021-01-18 慧集情感語錄

蕎麥(學名:Fagopyrum esculentumMoench.),別名:甜蕎、烏麥、三角麥等;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90釐米,上部分枝,綠色或紅色,具縱稜,無毛或於一側沿縱稜具乳頭狀突起。葉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長2.5-7釐米,寬2-5釐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沿葉脈具乳頭狀突起。

蕎麥是短日性作,喜涼爽溼潤,不耐高溫旱風,畏霜凍。蕎麥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在亞洲和歐洲國家也有分布。蕎麥性甘味涼,有開胃寬腸,下氣消積。治絞腸痧,腸胃積滯,慢性洩瀉的功效;同時蕎麥還可以做麵條、餄餎、涼粉等食品。

蕎麥適應性強,分布廣,從南方到北方,平原和高原都有蕎麥種植。播種出苗後很快就開花,花期很長,蕎麥是邊開花邊成熟。根據生長期的不同,蕎麥出苗後60天就可有相當的產量,90天產量更高。所以,蕎麥不僅品質好,而且產量也較高。收割日期有很大隨意性,是很好的備荒糧食品種,又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和飼料作物。蕎麥作為糧食,人們認為它已成為風味佳品了。

1.經濟效益

麥茬複種蕎麥,一般畝產蕎麥150千克。由於蕎麥生育期可短可長,所以產量變幅很大,60天收穫的產量在每畝100千克左右,80~90天收穫的畝產可超過200千克。以平均畝產150千克計算,畝產值240元,純收益210元左右,與上茬小麥的合起來可達460元左右。

2.適用條件

蕎麥生育期60~90天,在溼潤條件長勢良好,中國北方多數地區有麥茬複種蕎麥的習慣。

3.具體做法

麥茬蕎麥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1)選擇適當品種。日本甜蕎麥品質好、產量高,適合麥茬複種,也可應用本地品種。

(2)整地施肥。蕎麥種子殼厚,出苗較難,麥收後要精細整地,以利出苗。蕎麥需磷、鉀肥較多,壟播者,可在麥收翻地後撒施灰土糞,然後起壟,壟寬40釐米。

(3)適時播種。麥收後立即整地播種即為適時,最遲在7月20日之前播種完。平播者,行距30釐米。播種深度3~4釐米,每畝播種量3~3.5千克,播種要均勻,每畝隨種下地磷酸二銨10千克,平播者還要施硫酸鉀5千克。播種前要曬種2~3天,然後用30~40℃溫水浸種15分鐘,撈出後堆放在塑料布或水泥地上,翌日播種。這樣做可提早出苗。

(4)中耕除草。出苗後中耕除草1~2次。

(5)人工輔助授粉。蕎麥實行人工輔助授粉可增產10%~20%,方法是在開花盛期于晴天的上午,兩人拉一條長布帶或粗一些的軟繩,橫跨5~6壟,順壟方向平行前進,讓布帶從蕎麥花序上部輕輕拖過,使植株搖動,即可將花粉充分散落在柱頭上。

(6)適時收穫。蕎麥花期較長,成熟的籽粒容易脫落。當全株有2/3籽粒成熟,儘管還在繼續開花,也應在此時收穫。一般在早晨收割為好,手腳要輕,鐮刀要快,這樣可減少落粒。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講到這裡,喜歡小編的文章的朋友歡迎轉發、評論和分享,我們下期見,拜拜。

相關焦點

  • 《蕎麥瘋長》——太過偽文藝,矯揉造作,不知所云
    《蕎麥瘋長》是由徐展雄自編自導,馬思純、鍾楚曦、黃景瑜主演的愛情片。該片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初入社會的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追求新生活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不可思議的命運考驗。電影剛開始我還很滿意,電影開頭鍾楚曦的舞蹈有力度有質感,動作優美流暢,鏡頭也跟得恰到好處,我感覺蕎麥長起來了。然後我接著看,啪嘰一下車禍了,然後開始講人物前景。有一說一,前段馬思純的戲真不錯,我能看出她有秘密一定會出事,反正就是有一種隱秘感。她被姐夫糟蹋那段很絕,壓迫感和性張力要溢出屏幕了,我看的都不敢喘氣,最後那張彩票一等獎,絕,很絕。我感覺蕎麥長得很好。
  • 《蕎麥瘋長》提檔2.14 戲骨加盟令人期待
    近日,由馬思純、鍾楚曦、黃景瑜主演,陳正道監製,徐展雄自編自導,藤井樹擔任製片人的電影《蕎麥瘋長》發布了9張記憶版海報。此次在片方釋出的9張海報中每個人物都搭配了一句片中臺詞,同時片方也細心地將這些臺詞出現在影片中的時間點做出了標識。
  • 蕎麥瘋長:改命
    七夕節那天看了《蕎麥瘋長》的首映,我本人是不太愛看有關那種現代情愛的電影,這部片前半部分看的時候,感覺沒有我看簡介時能給我帶來的興趣大,所以前半部分演的時候我的思想處於游離狀態,這裡也就不敘述劇情了。她小時必然會在跳舞方面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以及受到了肯定,她才會積極的堅持做下去,從一個貧困家庭中的小女孩,一路走到了大城市的舞蹈社團成為核心人物,但是當她想要繼續堅持往更高領域,更好的生活發展時,中間出現了一場變故,導致了所有人否決了對她的肯定,使她喪失了對自己的信心,所以在沒有嘗試過高難動作的情況下,便開始走下坡路了,而當她再次獲得肯定的時候,在酒吧跳舞,生活便又好了起來,但當再次失去存在感和肯定
  • 2019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態勢
    另有42個國家/地區(16個國家/地區加上26個歐盟國家)進口了用於食品、飼料和加工的轉基因作物。 ● 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48%種植了轉基因大豆 29個國家應用最多的轉基因作物分別是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
  • 農村的害草拉拉秧,是羊最喜歡的飼料,其實曬乾能入藥,一斤12元
    農村有名的害草,卻是羊最喜歡的飼料,其實曬乾能入藥,一斤12元要說到在農村最常見的東西,很多人都會想到路邊那些無名的野草,其實它們並不是真的無名,只是我們不認識不了解,對它們還存在一定的誤解。這些野生植物大部分都有利用的價值,像現在春天能夠見到的野菜,食用價值高,營養豐富。
  • 從小麥、玉米、水稻、土豆的種植看植物生長期與生長周期的差異!
    在高中地理練習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生長期」和「生長周期」的相關表述,那麼兩者有何異同呢? 生長期包括氣候生長期和作物生長期兩類。通常人們所說的生長期即氣候生長期;而作物生長期則用生長周期來表示。
  • 動物有血型可以理解 植物連血液都沒有還分血型嗎?
    有趣的是,經過人類的研究證實,發現很多動物和植物也是有血型的。動物的血液中也有抗原,但是它們的結構與人類血液中的不一樣。因此,動物的血型系統和我們所熟知的人類的血型系統也不盡相同。除了人類以外,猴子、猩猩、大象、狗等動物也存在血型,甚至烏龜、青蛙身上也可以找到血型的痕跡。據動物學家研究,靈長類和人類相似,也有A、B、O、AB四種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