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哈爾濱記憶1983年,值得收藏!

2021-01-09 小杜旅遊

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金收國元年(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區)建都。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上京重新被立為陪都。

元、明時,哈爾濱又成為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領地和奴爾幹都司的轄地。明末清初時期,女真人曾用此城遺存的建築材料在原地修築阿勒楚喀要塞。

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交通、貿易、人口等經濟因素開始膨脹,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20世紀初,哈爾濱就已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後有33個國家的16萬餘僑民聚集這裡,19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

民國十二年(1923年),哈爾濱成立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民國十六年(1927年),在哈爾濱召開了東北地區第一次黨代會,並成立滿洲臨時省委。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哈爾濱淪為日偽統治。哈爾濱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先後湧現出趙尚志、楊靖宇、李兆麟、趙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哈爾濱從日偽統治下解放,人口70餘萬。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正式建立人民政權,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哈爾濱素來有著「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的美名,市內建築中西合壁。有聖索菲亞教堂、尼古拉教堂、俄羅斯木屋、歌特式樓宇、中央大街、哈爾濱極地館、防洪紀念塔、文廟、極樂寺、蕭紅故居、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等文物古蹟。

相關焦點

  • 老照片:1970年的哈爾濱,這些哈爾濱老照片珍藏著一代人的記憶
    哈爾濱,古稱會寧府、阿勒錦,別稱冰城,哈爾濱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在歷史上是「一國兩朝」發祥地,即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進入近代以來,哈爾濱則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70年的哈爾濱。圖為1979年的哈爾濱城區鳥瞰圖。近處是當時的哈爾濱火車站,遠處的河流便是松花江。
  • 記憶中的80年代:老照片帶您穿越到1983年的北京
    北京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306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蹟。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83年的北京。圖為當年北京的街景。圖為1983年的北京天安門。
  • 記憶中的80年代:老照片帶您穿越到1983年的遼寧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83年的遼寧省鞍山市。圖為當年的遼寧鞍山街景:街上的無軌電車。圖為1983年遼寧鞍山街上的無軌電車。無軌電車是一種通常由架空接觸網供電、電動機驅動,不依賴固定軌道行駛的道路公共運輸工具。圖為1983年遼寧鞍山街上的無軌電車。圖為1983年遼寧鞍山街上的無軌電車。圖為1983年遼寧鞍山街上的有軌電車。
  • 1983年的電車上承載著多少人的青春!
    1983年北京1983年,上海街頭的無軌電車1983年上海1983年,南京挹江門的無軌電車1983年西安1983年,哈爾濱博物館附近有軌電車1983哈爾濱1983年,鞍山火車站附近有軌電車1983年成都有些城市的照片我實在是辨認不出具體是哪裡,如果有知道的歡迎留言指正。或許這些老照片裡就有你或者你父輩們的青春影像。
  • 外國人拍攝的1983年時期中國老照片:80年代的城市 人們是這樣子的
    1983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北京,下班高峰期馬路上的場景,那時候路上雖然沒什麼汽車 1983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山東青島的小學生們到海邊遊玩,所有學生穿的都是清一色的藍色衣服。
  • 珍貴照片:1983年嚴打,被獄警「槍斃」女囚生前「最後一刻」
    過去故事留給了時間成為了歷史,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而老照片作為一個能夠代表時代發展歷程的重要資料,被後人們一代又一代的保留至今。老照片帶給我們的是再過去時代的珍貴記憶,是我們後人祭奠前人的寶貴財富。而今天我們要提到的老照片主人公為女性,並且她們還有著自己特殊的身份及女囚,而今天我們具體要說的老照片是出自1983年公安局嚴打時期即將被獄警槍決的女囚身處這世間的最後一刻的瞬間。
  • 老照片:五連冠時期的中國女排,1980年代中國女排獨霸排壇
    1986年9月13日,中國女排以3:1戰勝古巴隊,從而成為第一支在世界女子排球大賽中獲得五連冠的球隊。下面小編就分享一組老照片,一起來看看「五連冠」時期的中國女排,1980年代中國女排獨霸排壇。老照片:那一年的記憶,早已慢慢淡化,記憶的那些人,都已不再年輕。還好,記憶可能會因為時間而褪去些色彩,但是留下的永遠都是最精彩的。
  • 曾經的1983年
    曾經的1983年 1983年的中國 1983年的公交汽車
  • 1983年20大城市和2019年二十大城市對比
    這是一張1983年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的統計表單,滄海桑田中國二十大城市變化真大呀!1983年20大城市 2019年20大城市1、上海 1、上海2、北京 2、北京3、天津 3、重慶4、瀋陽 4、廣州5、武漢
  • 1983級校友紀念入學30年 「一世緣」主題班會召開
    10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1983級校友再聚校園,紀念入學30周年。校長陳雨露、副校長伊志宏出席返校活動,與校友們共同召開「一世緣」相識三十年主題班會。上午8點,秋風微涼,已有眾多校友聚集在逸夫廣場聊天敘舊,在籤名板上留下筆跡。這時,逸夫會堂裡正在播放83級相識三十年紀念視頻。
  • 上海七、八、九十年代珍貴的老照片,你還記得嗎?
    上海七、八、九十年代珍貴的老照片,你還記得嗎?真心感慨阿拉上海日新月異的發展下面這些上海老照片是否能勾起你埋藏已久的記憶呢?▲1983年,第一輛桑塔納下線;那時的摩託車要麼叫「嘉陵」,要麼叫「輕騎」。▲從1984年到2000年的16年時間裡,華亭路服裝市場曾經引領上海的時尚潮流,是「中華服裝一條街」。▲80年代的五角場,誰能想到如今的五角場變得如此的繁華了呢?
  •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事記(1983年)
    審議通過了關於第二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審核工作的文件和學科評議組增補成員和臨時約請參加評議工作的學者、專家名單;確定了1983年工作計劃要點。並就開展名譽博士學位授予工作進行了討論。截止到1983年3月共授碩士14438人。中國科學院等5個單位向首批博士學位獲得者頒發了《博士學位證書》。7月5至8日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司在北京召開了研究生教育和學位制度研究工作座談會。會議就開展研究工作的知道思想和方針、原則,研究的課題計劃以及落實的具體措施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 哈爾濱百年食品公司歷史博物館揭幕
    據介紹,秋林食品歷史博物館這座巴洛克風格的建成於1908年,原是秋林俄羅斯老闆的私邸和辦公地,至今已超過了百歲高齡。透過老樓的窗欞,與阿什河街對面的兩幢俄羅斯老建築隔街相望。出自對老秋林的情懷,秋林食品公司歷史博物館完整地保留了俄羅斯建築原有風貌,可發現100多年「新藝術」風格的鑄鐵欄杆依然完美地「鑲嵌」在巴洛克建築風格中。
  • 80年代老照片:那時沒手機,玩的也開心,最後一張有錢人才能消費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內蒙古包頭市,早上七點半正是上班高峰期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幾個人在河塘裡捕魚,那時候沒有手機、電腦,但玩的很開心,有很多的野外活動
  • 中國記憶1983年,8月25日開始嚴打戰役
    《蘭州街頭》1983年8月25日,中央發出《關於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的決定》,提出從1983年起,在3年內組織3個戰役。從1983年8月上旬開始到1984年7月,各地公安機關迅速開展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第一戰役。
  • 記憶中的老金華,你能認出她曾...
    記憶中的老金華,你能認出她曾...記憶中的老金華,你能認出她曾經的模樣嗎?》「總有些記憶,值得我們回味」「都在腦海裡,三天三夜說不完……」今天,小布從徵集到的老照片中整理了一些出來考考大家的眼力和記憶照片中地方是哪兒,你可猜對了記得數一數自己認對了幾張哦(點擊照片下方空白處即可查看答案)❂ 1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1993
  • 滑縣1970年的老照片,那些不曾見過的歷史場景喚起多少人的追憶
    時光無語,歲月如歌,唯有歷史能夠告訴未來,滑縣這些70年前後老照片中的記憶讓我們刻骨銘心,見證了我們70年的大變遷,讓我們一起從照片中來尋找滑縣在70年發展過程中那些不曾見過的記憶。圖中:20世紀60年代初,滑縣慈周寨人民公社鐵姑娘青年突擊隊正在前往農田進行施肥。
  • 老照片:1992年的甘肅蘭州,屬於蘭州人的生活記憶
    下面的一組老照片拍攝於1992年的蘭州,一起來感受一下那時的蘭州的獨特風情。圖為1992年的蘭州慶陽路。慶陽路原名和平路,90年代的慶陽路很寬闊。1992年的蘭州廣武門附近街景。1992年的蘭州,一家蘭州牛肉麵館。
  • 老照片:歷史文化名城遼寧瀋陽 1983年
    元朝元貞三年(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瀋州為「瀋陽路」,歸遼陽行省管轄。由於瀋陽地處瀋水(渾河)之北,以漢族傳統方位論,即「山北為陰,水北為陽」,故改瀋州為瀋陽。從此,「瀋陽」這一名稱正式出現在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餘年的歷史。瀋陽站原為中俄共同修築的東清鐵路(中東鐵路)南支線上車站。車站開站於1899年11月,原名謀克敦,後改稱奉天。時為四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