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態人生#
中國古代有本書,叫《處世懸鏡》,作者為南北朝時期的傅昭。之所以說是奇書,是因為這書教人處世、為人、其中內容讀來讓人掩卷沉思。
我這段時間寫了很多文章,大都在講為人處世的一些方法。如捨得(人這一輩子,有兩種痛苦,解決不了就只能勸自己隨緣)、認知(人這一輩子,對自己狠,對別人寬容的,都是有福之人)、能忍(如果說人生靠「熬」,那成大事必須靠「忍」)、膽識(成大事者,並不一定高智商,但一定膽識過人)等,與《處世懸鏡》中說的「行為上,識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為聰,止為智;忍為要,厚者成;信者無敵。世事無常,先求退安而後致榮達」有很多暗合之處,因為讀來讓人心有戚戚。
《處世懸鏡》中有這樣一句:
有膽無識,匹夫之勇;有識無膽,述而無功;有膽有識,大業可成。
他將人成大事的核心要素,歸納為有膽有識,相信很多人都有此類感受。
在我們身邊,有膽無識的人很多,空有一身膽子,做事莽撞、固執,卻眼界不高、格局太小,可能會有一些成績,但終究成不了大事;
有識無膽的人也很多,空有一身高談闊論的本事,做事卻唯唯諾諾。有的人腦子裡想得天花亂墜,每個想法貌似都能顛覆大家的認知,但他卻從來沒有行動。不是想著這個條件不具備,就是害怕那個幹砸。終其一生,有識無膽的人成了我們身邊的狗頭軍師,或者成了紙上談兵的大師,也成不了大事。
唯有有膽有識的人,才大業可成。為什麼這麼說?可以看我的上篇文章。
應粉絲們私信要求,今天我來重點說說如何才能有膽有識。說好了,這是我的想法,唐宗漢祖如何培養的膽識我一概不知。
01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想到了就立馬試試。
心理學專家武志紅微博上講過一個案例,說他認識的一位女士,企業做得很大,但她不是那種靠理性和邏輯去做事的,而是靠感覺力。什麼事只要她想到了,會立馬就做,如此形成的習慣是,面對事情從來不怵,不猶豫。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自己想了一個很好的點子,預感要成。但卻在如何開始的問題上,想了很多,考慮了很多條件,這樣一來,這件事基本上黃了,因為你自己把它否定了。這就是無膽的表現。
人的士氣很重要,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有了想法不去試試,什麼偉大的事情也成不了。反而是那些沒有太多思維限制的人,憑著一股子熱情衝上去,有可能不成的事情,也給他做成了。
有些時候,學的知識太多,也是一種限制,知識會限制人的思維,讓人想得太多,想得太完美,結果事情根本沒法落地。世界上的事,哪有那麼完美,完美都是從不完美中來的。
02樂觀,相信你正在做的事情,相信相信的力量。
很多時候,一個人是否能成功,並不是客觀條件完全決定的,主要的還是自己的信念。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我們不單單要做好和困難大遊擊戰的儲備,還要有清除負面因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問題的心態。
只要時時刻刻克制身上的缺點,用最嚴格的要求徵服自己,你才有機會戰勝一切困難。我喜歡說相信相信的力量,這句話聽來有些繞口。相信一件事,太重要了。
你想想你的生活,只要是你完全相信的,你會不顧一切地去做,你不會考慮太多後果,不會考慮萬一了怎麼辦。你相信你明天有飯吃,所以這事就自然而然,根本不會困擾你。如果你不相信你明天有飯吃,那你很大的精力就放在吃飯這事上了。
當我們把我們所有的思想,都放在失敗上的時候,失敗就會像酵母粉一樣,在我們的心裡無限的擴大,最後充斥著我們的整個心靈。
要不然怎麼有些文章說,窮人之所以窮,並不是因為他們缺乏機會,而是不相信。
那些樂觀的人,似乎世界上沒有什麼事值得他們擔心。也正是這種樂觀,感染了他周邊的人,別人都願意為他做成某件事而努力。這在外人看來,他就是很有膽量的一個人。
世界上原本是沒有讓人成功的咒語的。最初我們都是同步起跑的,跑在前面的都是一些樂觀的人。他們心中抱著「絕對可能」的信念,最終獲得了人生的精彩。
03人生要有韌性,能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沒有韌性的人生,很容易就折斷了。這種韌性,不僅表現在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上,更表現在遇到壓力時能扛得住上。
要扛得住,這需要修煉。人在紅塵,紅塵就是最好的修煉場所。年少時,談個戀愛就要死要活,殊不知愛戀是兩個人的事情。等成年後,又為了一個領導崗位要死要活,一旦失敗就一蹶不振。這樣的人是沒有任何韌性的。
韌性需要有廣博的見識、豁達的心態、強大的志氣、不服輸的精神。
不要拒絕生活裡的機會,不管能不能成功,試試總是好的,起碼能增加你的見識。遇事也不要像天塌了似的,只要有條命,明天不照樣有機會麼。也不要遇到挫折就沒了志氣,人活一口氣,為了這口氣,膽子也有了,能力也強了,是不是這麼回事,你細品。
看看那些名人的傳記,哪個不是曾在崩潰的邊緣徘徊,不過他們扛下來了。人天生就自戀,不過很多人的自戀被壓制了。比較自戀的人,一般都是能扛得住事的人,因為他天然地覺得自己能!
04多琢磨點有道理的道理,看點有意思的書。
經常自悟的人,應該會發現,人世間從來沒啥新鮮事。人類發展了這麼多年,基本的核心道理、基本的做事原則、基本的規則,都是相通的。
琢磨點有道理的道理,就是說有些人說得花枝招展的道理,其實是迷惑你的,沒有道理的。拿衣服要拿領子,抓牛要抓牛鼻子,這可不是說著玩的。不懂得從根本上認識世界,你做的事情永遠都感覺缺點火候。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講為人處世的東西很多,但你看多了會發現,還是在圍繞本質的東西在講。懂忍讓、要吃虧、要付出、要謙虛、要寬容等等, 都是在講利他。別人是自己的鏡子,利他,別人就會反射給你信號,你就能看懂太多事情。
但就利他二字,要悟到,何其艱難。
成大事的人,不需要懂大道理一堆,掌握了幾個看似簡單的原則,就成了。要不然怎麼說大道至簡。
琢磨點有道理的道理,看點有意思的書,從道的角度去理解萬物,別從術的層面,術是從來做的。
05善於反省和總結,觀照自身,才能觀照世界
前面我也說了,大道理很多,我也說不完。但核心的膽與識,需要自己去琢磨和體悟。
為什麼有人有膽有識,因為他總結了自己,他明白自己,就能靠著感覺去做事。
為什麼有人有識無膽,因為他不相信自己,不敢去做,怕失敗。
為什麼有人有膽無識,因為他不懂得體悟,不懂得琢磨和觀照自己,只保留了本性裡的膽氣,卻對外部世界沒有深刻認知,做事只能莽撞,靠運氣碰機會。
如何自省,如何觀照自己,你們悟吧,三兩句也說不清。
關於膽識,你有什麼高見,大家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