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只有神仙與野獸才喜歡孤獨,人是要朋友的。—一梁實秋
被迫置身於人群的時候,往往是最應該自守孤獨的時候。——伊壁鳩魯
細細品味,這兩句話給了你怎樣的啟發呢?請寫一篇文章,可談經驗體會,也可說思考感悟。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寫作指導
本題考查審題和寫作能力。
關於審題:本題給了兩則材料,即兩個名言。再根據要求「細細品味,這兩句話給了你怎樣的啟發呢?請寫一篇文章,可談經驗體會,也可說思考感悟」,可見出題者傾向於從兩方面而談,即寫成關係型話題作文。當然僅就其一寫作也可以。
關於寫作:面對關係型話題,審題立意時首先要辨析話題中出現的幾個概念間是什麼關係,審題的著眼點和立意的著眼點就應該放在揭示概念之間的內在關係上。關係型話題作文要在突出二者關係的同時,還應該有所側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銳地捕捉重點,敢於突出重點,做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如本題中「要朋友」和「守孤獨」是明顯的對立並列關係,寫作時應從二者的緊密聯繫或者褒貶角度去構思。我們可以藉助發散思維,發散為「需要朋友來驅趕孤獨」 「遠離朋友享受孤獨」 「熱鬧中學會靜心」 「選擇孤獨和需要朋友並不矛盾」等;若選擇「需要朋友來驅趕孤獨」來寫作,可以縱向探究原因以及意義,也可以聯想想像橫向列舉正反例子。有了這些思考,再確定文體,聯繫具體的事例敘述或論證,寫文章也就很容易了。當然,有些關係型話題比較複雜,從不同層面解讀,其關係類型也就會隨之變化。總之要學會辯證分析,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橫向聯想,縱向對比以求打開思路,有話可講,有理可據。
參考立意:
思靜孤獨,是一種美味一個人也好朋友不曾孤單過廣·交朋友走出孤寂耐住寂寞是一種能力
範文:
融入群體與享受孤獨
作家梁實秋道:「只有神仙與野獸才喜歡孤獨,人是要朋友的。」有一位西方哲學家勸告年輕人,他們要學習的第一課就是承受孤獨。這看似矛盾的兩句話,實際上道出了我們人生的真正狀態。
當你聽到了令人快樂的消息時,你會不會立即找人分享?當你情緒低落,這時候你想不想有個人讓你振作起來?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想不想有個人幫你走出困境?當對某樣東西產生興趣時,你想不想有個人和你一起探索? 朋友是第一選擇。朋友在我們的生命中很重要,和他們分享我們的喜怒哀樂。
據心理學家研究,沒有朋友,人們就無處釋放情緒,長期壓抑的情緒讓人們脫離正常生活。犯罪的人被人隔離,他們大部分人沒有朋友,他們的世界觀是扭曲的。所以,感激幫助我們的人,因為他們使我們度過難關;感激關懷我們的人,因為他們給我們溫暖;感激鼓勵我們的人,因為他們給我們力量。心懷感恩,才能溫暖。但同時,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不能一味依賴別人,包括我們最合得來的朋友。
有些人並不明白懂得享受孤獨是一種可貴品質,他們無法安靜,拒絕孤單,總是拉幫結派的娛樂來證明自己的存在,缺乏安靜的觀察與思考,他們不相信孤獨的力量,內心無法平靜,因此在滿目瘡痍的繁華背後,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是在孤獨中成長起來的,因為一個人只有在安靜的時候,才有機會直面和審視自己的心靈。我不相信一個成熟的人總是熱衷於交際和娛樂,更不要說熱衷致力於各種炫目的活動和事件。孤獨狀態不是說地理上的偏居一隅,更重要的是要在心靈裡留有自己足夠安靜的時空。
有些事情,是需要一個人去做才有收穫。我可以花一天的時間去認識一個城市。來到一個公交車站,隨便上一輛車,欣賞路邊的風景,然後隨意在以某個站下車,到處走走,看見車站,又上車、下車……。融入群體和享受孤獨並不矛盾,它們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兩面。
我們享受友誼所帶來的溫暖和熱鬧,也享受在孤獨中思考的深沉和價值。到底怎麼做才能實現自我價值?怎樣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怎樣才能讓自己快樂,讓身邊的人快樂?有一天當你發現自己不再盲目地喜歡和一群人混在一起,不再用哭鬧來解決問題,開始遵從自己的意願做自己需要做的事,學會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在得失方面變得大度慷慨,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那麼獨處也就變得充滿意義,成長有跡可尋。
行文思路:
首先擬定一個關係型題目,融入所給材料的兩方面信息,明確寫作並暗示論點。開篇引材料亮明看法「這看似矛盾的兩句話,實際上道出了我們人生的真正狀態」。正文主體部分聯繫現實提出問題「當你聽到了令人快樂的消息時,你會不會立即找人分享?當你情緒低落,這時候你想不想有個人讓你振作起來?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想不想有個人幫你走出困境?當對某樣東西產生興趣時,你想不想有個人和你一起探索?」 點明朋友的重要性「朋友是第一選擇。朋友在我們的生命中很重要,和他們分享我們的喜怒哀樂」。「據心理學家研究」,可見積累之廣博,且增強說服力。正文主體部分從兩方面分析,結交朋友和享受孤獨的重要性,照應題目和開頭,結尾總結升華深化主旨,結構嚴謹,脈絡清晰,極富邏輯性。緊扣「我」的感悟寫作,具有現實意義和針對性。
可用素材:
1.醫生可以用藥治癒我們身體上的疾病,但如果沒有朋友,誰又真的能保持心情愉快或從精神創傷中恢復過來呢?朋友讓你快樂。朋友傾聽你的煩惱,並給你提出建議。一個真正的朋友能和你同甘共苦。毋庸置疑,人人都需要朋友,需要友誼,沒有人能獨自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我們需要別人的幫助,也給予別人幫助。朋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顯而易見的。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每個人都離不開朋友。對朋友我們要以誠相待。
2.比如一個作家,遠離現世功利性的誘惑,把心靈還原為一個作家應有的心靈,不斷地觀察周遭的環境,然後靠文字說話。對於真正的作家來說,安靜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品質,一旦成為所謂熱點人物,無疑是一種災難,他要背棄文學安靜的特質,在熱鬧和喧譁中逐漸喪失自我。寫作應該是世界上最孤寂的職業,如同一個遇險者在荒漠上掙扎,沒有人能夠幫上他,沒有人能夠寫出他內心要寫的文字。遇險者要全神貫注地尋找到水源和方向,他必須一個人對抗,只有這樣做,他才會從腹地走出來,完成他的思考和生命的作品。我也在反省,究竟有多少熱鬧非凡的活動給予自己心靈的啟示呢?不敢說沒有過任何受益,但實在是相當有限,所以我不斷提醒自己:享受孤獨,遠離喧囂。
3.我可以在周末跑去圖書館待上一整天,也可以在車水馬龍的街上、婉轉的叫賣聲中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其實,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看似無聊,卻怎麼也忽視不得。我亦見過一個退休老人,樂天派,每天早晨起來跑步鍛鍊,早飯後就拿起水壺澆花淋草,然後坐在書桌前把當天的報紙看了一遍,中午去老人俱樂部跟別人下棋,或者在家練些書法,研究一些興趣愛好,晚上吃飽後就看看電視或是散散步。在別人看來是孤單的,但在他看來卻充滿意義。自娛自樂,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
4.一個成熟的人,是懂得孤獨的意義的,它與安靜聯繫在一起。安靜是我們在煩瑣嘈雜的現實生活中的另一種解脫。在信息爆炸性泛濫的現在,如果沒有對「安靜」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即便躲在深山老林裡,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孤獨。安靜是一種狀態,會給我們足夠大的空間和足夠長的時間,與生活拉開距離,才能深刻詮釋內心真實的想法。
【點睛】
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關係型話題作文是議論文寫作中一種重要的命題形式。它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或短語並列組合而成的一種作文形式。審題時一定要準確把握概念之間的關係,否則容易走入作文的誤區。因此,這類作文的寫作難度超過以往單向型的話題作文。
一、關係型議論文的題目形式主要有三種:從材料中歸納出論題,例如「重理豈能輕文」 「凡事有其弊,必有其利」等;給出議論範圍,例如「論完美與缺憾」 「論偏才與全才」等;直接點明中心論點,例如「理解」應該是雙向的」 「在追尋中我們需要堅守」等。
寫作關係型話題作文時,要注意一般議論文的共同特徵要求,即論點明確,論證深刻,論據充分;更要把握關係型作文的自身特點。
關係型話題作文常見的審題立意的誤區:
二、誤區1:抓住一點,不及其餘。
既然是關係型話題作文,審題時就應當重點把握話題內部兩個關係之間的聯繫,關涉兩點,在兩點之間尋找突破口。而我們的考生在審題時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恰恰是割裂了兩者的聯繫,在行文時大談一點,卻對另外一點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題、離題。
誤區2:泛論關係,不見重點。
寫關係型議論文,一定要避免陷入籠統的關係證明中去泛泛而談。要先將關係具體化,再把具體化了的關係作為論點展開論證,文章應符合「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結構模式,並注意論據的典型和論證的層次,切忌平面化展開。有的考生在行文中泛論關係,最終使文章陷入泛泛而談、空洞無物的泥淖。
誤區3:另起爐灶或偷換話題。
面對關係型話題作文,不管你怎麼寫,從哪個角度寫,都要根據實際兼顧構成話題的各個概念,明確其間關係,千萬不可因關係不清而另起爐灶或偷換話題,更要避免分割要素之間的必然聯繫;一定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科學解讀,決不能將關係絕對化,以致表述過頭,失之嚴密。
高三寒假複習:讀後感+演講稿
高三寒假複習之文言文:《三國志·蜀書·法正傳》
高三寒假複習之實用類文本閱讀:區塊鏈技術
高三寒假複習之論述類文本閱讀:技術時代的文化問題
高三寒假複習:雷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