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成都,記者 張海霞)訊,味精大企梅花生物(600873.SH)近年來持續往多元化方向發展,除了「梅花鮮」等調味品外,旗下還有動物胺基酸、人類醫用胺基酸等。在2019年中,受豬瘟等因素影響,公司動物胺基酸類產品毛利大幅下滑。
4月16日,梅花生物年報出爐。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營收145.54億元,同比增長15.07%,淨利潤9.89億元,同比下滑1.29%,同期經營現金流淨額27.98億元,同比增長14.22%,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0.68%,同比減少0.38個百分點。
對於經營淨現金流遠高於淨利潤的原因,梅花生物相關負責人於4月16日早間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是重資產企業,有一部分現金流來自於固定資產折舊,2019年新增了一生產基地,總資產增加了。公司每個生產基地擁有電廠、生產線、環保水處理等設備配套資產。」數據顯示,公司固定資產折舊、油氣資產折耗、生產性生物資產折舊共計13.19億元,同比增長10.89%。
分產品來看,公司2019年食品添加、動物營養胺基酸、人類醫用胺基酸營收分別為61.10億元、65.79億元、4.65億元,對應營收佔比分別為42.17%、45.41%、3.21%。其中食品添加類產品營收及毛利率皆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系味精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2.2%,I+G產品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5.33%。
胺基酸類產品表現則不如調味類板塊,人類醫用胺基酸營收、毛利同步下滑,分別同比下滑19.15%、4.49%;從庫存及銷量變化來看,公司人類醫用胺基酸產品存積壓現象,該類產品2019年產銷量均下滑,同比下降6.17%、16.66%,庫存量卻同比大幅上升196.64%。
動物胺基酸雖營收同比上漲25.19%,但其毛利率卻大幅下滑11.25%。究其原因,上述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道:「營收增長是因為白城基地投產後,產能釋放出來了,產量增多後,銷量也增加了。」據記者了解,公司白城年產40萬噸賴氨酸項目2019年全面投產,賴氨酸的整體產能達70萬噸,公司表示2019年賴氨酸市場佔有率增至三成左右。
「毛利率下滑是整個行業(動物胺基酸類)產品價格都比較低,有行業周期的原因,主要原因還是供需,去年我們公司增加了一些產能,其他公司也增加了產能,所以供給端有所增加;(需求端)下遊動物飼養受非洲豬瘟影響,需求量下滑,導致整體價格偏低。」上述工作人員繼續解釋道。
公司方面則表示,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存欄量大幅下滑,拖累了飼料市場需求,疊加供貨壓力,導致公司賴氨酸、蘇氨酸價格同比分別下降8.29%、17.18%。在胺基酸類產品毛利下滑背景下,公司2019年綜合毛利率也有所下滑,從2018年的24.90%下滑至22.58%。「公司銷售策略上肯定有些手法,但總體還是受大環境影響。」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披露年報的同時,公司也公布了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擬向股東每10股發現金紅利2.6元,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8.0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