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孟軍 圖 | 網絡
愣頭青是一個貶義詞,就是形容一個人做事沒有頭腦,不加考慮,盲目行事。但有時候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做事有點「愣頭青」,往往能夠抓住機遇,比起那些「前怕狼、後怕虎」的人們成功的機率更大一些。
我的家鄉河南省固始縣位於大別山和淮河之間,就有一群這樣的「愣頭青」。
時間回到十八年前,固始蔣集鄉的蘿蔔豐收了。該地的蘿蔔青多白少、味甜汁多,而且可以預防咽炎病,在豫南地區是遠近聞名的養生農產品。
在豐收的當年蔣集的一些農民頭腦發熱了,他們居然合計著要把這蘿蔔送到北京去!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件事情的「主謀」還是當地一個叫王強的領導幹部。這王強竟然親自和蔣集人一起扛著蘿蔔去首都了。
你說你蔣集人確實有點「愣頭青」,那可是皇城根下,每時每刻全國各地的優質農產品都在源源不斷的進入,那買菜的大媽們憑啥就不買「心裡美」去買你的青蘿蔔?
可這些蔣集人還真的有些辦法,他們不把心思放在北京的菜市場、超市裡叫賣蘿蔔,而是神奇般的把蘿蔔送進了北京舉行的農產品的展銷會和駐俄羅斯的大使館,那個叫王強的領導幹部和那幾個蔣集農民還給蘿蔔起了個響亮的名字--「嫩頭青」。
在2000年11月的某一天,當固始縣的老百姓正在和全國觀眾一起,觀看《新聞聯播》的時候,突然電視畫面上出現了那個王強手切蘿蔔並且宣傳「嫩頭青」的新聞。一時間小縣城轟動了,人們奔走相告,固始蘿蔔火了,「嫩頭青」火了……
其實,不僅僅是蔣集人賣「嫩頭青」時有點「愣頭青」,整個固始人都有些「愣頭青」。
在九十年代初的下海潮中,很多的固始人居然選擇了去鄭州開飯店,你說你這不又是「愣頭青」嗎?
那鄭州是省會,是豫菜匯集的美食天堂,鯉魚培面、牡丹燕菜、汴京烤鴨,你說你固始菜口味東不東,西不西的,那鄭州市民憑啥去吃你做的菜!
可是這些固始人偏偏從最不引人注目的家常菜入手打開市場,特別是那道以「嫩頭青」和豫南黑豬為原料製作的「蘿蔔燉肉」是許多固始大廚們的招牌菜,隨著這「蘿蔔燉肉」熬啊、熬啊、熬的香氣,固始菜館居然立足鄭州走向北上廣,成為在異鄉喚起鄉愁的一道風景線!
還有,固始電視臺的記者也有點「愣頭青」,把一道以「嫩頭青」蘿蔔為原料做成的食品--「蘿蔔窩」送到了央視。
你說這中央電視臺是小蘿蔔去的地方嗎?那裡每天從全國選送的電視節目五花八門,實在是數不勝數。可是這審核把關的央視編輯也有點「愣頭青」,居然把節目在央視黃金時段的《味道》欄目播出了。
在節目中,一位叫金小魚的洋妹妹對著鏡頭大吃蘿蔔窩,還不停的讚嘆:「太好吃了,我要胖死了!」引得全國吃貨們垂涎三尺,從此以後,訂單雪片般的向固始飛來。
現如今,固始縣的蘿蔔產業實現了大發展:「嫩頭青」已經不僅僅只是「嫩頭青」, 「嫩頭青」、「王腦」、 「東店」蘿蔔品牌三局鼎立,常年種植面積達十幾萬畝;而當年那些扛著「嫩頭青」進北京的「愣頭青」們,也以此白手起家成為了各種固始土特產營銷的老闆,開上了奔馳、寶馬,還在家鄉蓋起了小別墅。
但唯一不變的是:無論什麼地方的固始人,他們對「嫩頭青」乃至固始蘿蔔的熱情不減,每天就著用「嫩頭青」醃製的鹹菜,吃著蘿蔔菜乾飯、蘿蔔燉肉激情創業,為自己在別人眼中根本實現不了的夢想而「愣頭青」式的奮力打拼著。
這裡每天更新固始民生動態,我們的微信號是 gushibaishi,同時也可以長按下面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