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師講《壇經》
如何知心如幻?
(下)
說到知心如幻,主要的,就是要我們莫以肉團心為心,莫以喜怒哀樂為心,莫以見聞覺知為心,莫以賢愚利鈍為心。我們不要以為心臟、肉團心是我們的心,喜怒哀樂是我們的心,見聞覺知是我們的心,好壞智愚是我們的心。其實,這都是幻心,不是真心。
所謂真心,如《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甚至於我們所造的罪業,在有為法的相上而言,罪業是存在的,但是,如果從真心本性上來說,罪業是空性的,妄心如果一滅,罪也就沒有了。
所以,有一首偈語說:「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如果你用無心證悟了自心本性,心的本體本來就是清淨的,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因此你修行也沒有增加功德,不修行也沒有減少什麼。
《五苦章句經》說:「心取地獄,心取餓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我們的一念心中,具足十法界。從佛、菩薩、緣覺、聲聞等四聖,到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六凡。我們的心時而佛祖、菩薩、天堂,時而地獄、餓鬼、畜生,一天當中不知在十法界中來去多少回。
你發了慈悲心、菩提心,那不就是佛心嗎?不就是菩薩心嗎?你想布施,你想為人服務,那不就是天人的心嗎?你起了貪、嗔、愚痴,想算計人,想殺人、害人的心,不就是地獄、餓鬼、畜生嗎?所以,在我們的一心之中具足十法界。以天台家的說法,十法界中,每一界都有十如是,所謂「百界千如」,因此往往在一念之間,一念三千,如果不能知心如幻,就找不到真心了。
為什麼真心難找?主要的是,有的人「騎牛覓牛」,騎在牛身上,卻忘記了牛在哪裡。或是「刻舟求劍」,船在大海裡前進,一不小心,劍掉到海裡去了,他在船上劃個記號,要待有空再找;劍在此處掉入海裡,卻到彼處去找,怎麼找得到劍呢?
「鏡裡尋頭」,在鏡子裡面找頭,鏡子裡面的頭怎麼是我的呢?「水裡撈月」,水裡的月亮,你怎麼撈得起來呢?所以,不要被表相所迷,被外境所迷,要知道,真實的月亮在哪裡,真實的頭在哪裡。
我們的心,對於愛嗔、是非,是沒有標準的。所以,知心如幻,愛嗔哪裡有標準?因此,經雲「三際求心心不見」,亦即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
「兩眼看前眼不見」,兩個眼睛看著前面,卻看不到自己的眼睛。「畫寶尋寶寶不見,風花雪月卻常見」,就是說我們不能認識自己的真心,反被假心、幻心所迷惑。
所以,《華嚴經》說:「大海之水可飲盡,剎那心念可數知,虛空可量風可系,無能盡說佛境界。」佛的境界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真心。知心如幻,主要的,就是要我們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找到自己的真心。
所以大家有時候要能回頭,不要光看到前面的世界,回頭是岸,有時回頭會找到自己的真心;要改性,改改自己的性格,性格一改,真心本性才能顯現出來;要能轉身,轉身會有更寬廣的世界;要換心,把如幻如化的心,換成如真如實的心,尤其重要。
往期文章閱讀:
選自《六祖壇經講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