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家協會平面藝術委員會委員、四川平面設計家協會會長陳小林
點讚數最高的會徽,「飛翔的太陽神鳥」
點讚數最高的吉祥物,「蓉寶」
今年3月,中國成都正式贏得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舉辦權,屆時將迎來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萬餘名體育界人士和國際體育組織官員等,共同見證這一全球矚目的體育盛典。為了儘快讓世界各國人民理解成都城市文化、最快了解城市特徵,為辦好大運會,為大運活動增光添彩,獲得舉辦權的次月,成都即面向全球徵集第31屆大運會的口號、會徽、吉祥物設計方案。
超過7000條口號、近兩千幅會徽作品、近千幅吉祥物的投稿顯示了世界對此次運動會的熱情。經過徵集、初評和終評等環節,最終有12條口號、2幅會徽和2幅吉祥物入圍。7月9日至11日,籌委會還專門面向全社會發起點讚、命名活動,三天裡吸引近50萬人次參與,總點讚數達到28萬餘次,其中點讚數最高的口號為「成就每一個夢想」,票數為23787,會徽為「飛翔的太陽神鳥」,票數為42389,吉祥物為「蓉寶」,票數為28261。
構建視覺符號系統 為城市形象加分
為什麼要這麼重視口號、會徽和吉祥物?要回答這一問題,或許可以從此前相似的活動中尋找答案。一個頗有代表性的案例,是1972年德國慕尼黑舉辦的奧運會。
評審老師何見平的觀點是,從歷史縱向看,對當時的德國而言,藉助奧運會這個絕佳的機會扭轉了國家形象。德國首先採用了南部慕尼黑特別著名的花環形象來構成奧運五環,同時通過黃金分割的螺旋形成花環形象的會徽,「頗受奧委會的喜歡」。而在吉祥物的選擇上,德國則採用了一條狗形象,這被視作「非常討巧」的設計。何見平稱,由於歐洲人喜歡小動物,當他們發現奧運會的吉祥物正是自己家養寵物的時候,巧妙提高了群眾對奧運會的接受度。
或許,德國的成功正與這些「不算起眼」、「容易被忽略」的元素有關。而這些元素在運動會上卻隨處可見,展示著城市形象,增強城市吸引力。
成都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要素。2021年成都大運會籌備工作委員會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成都此次面向全球徵集口號、會徽和吉祥物,在先期就起到擴大影響力的作用。之所以如此重視評選,是因為包括會徽、吉祥物在內的形象景觀,不僅是成都大運會的核心視覺符號,也是備受關注的文化符號。
「它可以被視作構築整體視覺系統的基石,奠定了大運會視覺風格的基調,反映著第31屆成都大運會的願景和使命。」該工作人員說道。正因如此,這也被視作向世界展示中國,展示成都的文化傳統、城市形象和人文精神最重要的載體之一,未來三年將在成都城市形象塑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什麼樣的口號、會徽和吉祥物會得到青睞
參加此次評選的中國美術家協會平面藝術委員會委員、四川平面設計家協會會長陳小林認為,至少進入終評的作品,均具備一個核心的要素:契合成都大運會所想傳達的大運會運動精神;綠色、智慧、活力、共享的辦賽宗旨;以及四川成都的地域特色,還可以體現國際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青春與活力。
例如,候選口號「成就每一個夢想」就因簡潔明了頗受歡迎,體現了大運會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成就每一個人夢想的期許。其推薦理由提到,該口號「彰顯成都海納百川、樂觀包容的城市氣質,凝聚人心,助力優質資源在成都集聚。」創作者表示,靈感正來源於成都這兩個字:「成都,都成,成都的成,就是成就意思」。
候選口號「為夢想為未來」也頗受歡迎。其推薦理由還特別提到,該口號「以表達大運會『將未來匯聚在成都』的潛在理念,體現出對城市未來發展的期許。」其創作者表示,大運會是夢想的匯集,是年輕人的聚會,口號正是要體現出年輕人、運動員勇往直前的朝氣、為理想拼搏的不懈的激情。
此次入選的會徽和吉祥物,則包含了更多且直接的成都元素。候選會徽「飛翔的太陽神鳥」的設計師就透露,該作品將大運會的「U」形符號轉變為一隻盤旋天際的神鳥鳳凰,將國際大體聯的永久標誌與成都元素完美結合,體現了中華文化和天府文化的包容性。而候選吉祥物「嘟嘟」的形象,由成都兩個重要元素——熊貓與變臉巧妙融合,活力四射的運動姿態,積極昂揚的情緒正好可以體現成都優雅時尚、樂觀包容的天府文化城市精神,作為畫龍點睛一筆的變臉,則可以寓意為成都乃至中國將通過大運會,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全世界面前。
但這僅僅是開始。陳小林透露,由於選出來的作品,未必符合嚴格意義上的使用標準,因此「之後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包括如何在成都的環境裡去使用和延展,不僅要和成都的城市文化相匹配,也要和成都的建築、道路、場館等做整體宏觀的規劃,才可以開始後期的延展。
吉祥物不應該是單一的,包括吉祥物衍生物的設計,以及會徽坐標化、標準化的形成,陳小林說:「這些都是能夠被廣泛推廣的必要條件,最終要讓口號、會徽和吉祥物實現的功能,是從各國嘉賓踏入成都開始,就能感受到成都的城市活力與大運精神。」
(成都2021年大運會籌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