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上雲霄》,從幾年前的電視劇到今天上映的同名電影很多人都在追看。帥哥、美女雲集,機長、空姐......雖然沒有改革開放之初那麼神秘,但是畢竟駕駛飛機還不像考機動車駕駛執照那麼方便、簡單。
今天,新華網雲南頻道帶您跟隨中國東方航空公司MU5702航班一起衝上雲霄,近距離和他們一起從昆明飛到北京。
到達東航飛行派遣大樓後,機長趙維需要到飛行調度大廳做一個簡單的體檢,但其實他們每年都有一次全面、嚴格的體檢,40歲以上的飛行員體檢則是半年一次。體檢完畢,趙維召集機組成員開準備會。準備會上,趙維介紹了這次飛行的注意事項,乘務長楊文婷針對這些注意事項對乘務組工作做了安排。
每一次飛行,不論距離遠近都像駕駛機動車跑長途
16:20的航班,記者11:00就迫不及待的到此次航班的機長趙維家。
到小區門口趙維堅持下樓接我們,「我告訴你們打車到這個小區,這個小區比較出名,好找,但其實我家住對面小區。」乾淨、清爽,說話是,外表也是。大膽猜測「您是處女座嗎?」「哈哈哈,是的,最龜毛的星座。」記者心想,這下好了,接下來什麼都可以問,也一定會得到認真的解答,處女座除了龜毛,還有一個特點是認真、仔細。
一進門就開箱,機長的行李箱,裡面裝的什麼東西?
趙維一樣一樣的拿出來擺在茶几上,整整齊齊:中國民航飛行經歷記錄本、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執照、民用航空人員體檢合格證、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飛行人員聘用證、手電筒等。據趙維介紹,民航飛行員的駕駛執照分類較為精細,例如持有737的就只能駕駛波音737系列的機型。他本人已有波音737「駕齡」十年半,飛行時間1萬餘小時。
正在仔細看趙維的《飛行記錄本》時,門鈴響了。「我媽帶著兒子去買菜,中午我媽給你們做大理的酸辣魚。」一邊說一邊去開門,原來趙維是洱海邊長大的。
趙維的兒子才兩歲多,不過寫稿子的時候才發現不知道他的名字,因為趙維叫他「唐老鴨」。「唐老鴨」的玩具裡最多的恐怕就是飛機,大大小小給我們找出來七八架,不過就好幾架是殘疾的:尾翼掉了。於是這兩父子開始「修飛機」。
本次航班機長趙維,副機長王曉龍,第二副機長石雲壇;乘務長楊文婷,頭等艙乘務員楊茜,乘務員唐佳文、郭子煦、胡楊;安全員丁昌有、高嘉君。不對,這個航班的機組成員還有記者,第一次以機組成員的身份飛行。
一邊修,「唐老鴨」一邊告訴我們這飛機是什麼機型,又或者突然問趙維:「爸爸,你今天要飛哪裡啊?」看來,他對趙維的工作已經習以為常了。「現在好多了,小一點的時候看我要出門,他就坐到我的行李箱上,不讓我走,或者要求帶著他一起去。」80後的趙維,雖然當父親沒多久,但是對兒子的寵愛都在眼睛裡。
「她媽媽是做財務工作的,上班時間比較規律,我們飛行就全部看排班,今天飛完回到家估計是凌晨兩點了。明天休息打算帶唐老鴨去紅塔體育中心玩。」
一邊聊天,記者還不時看時間。《衝上雲霄》裡,機組不是需要提前到機場做很多準備工作的嗎?細心的趙維看出了我們的心思。「其實現在通過電腦很方便了,很多工作通過我們的內網就可以完成,比如查看今天的機組成員是哪些,乘客有多少,貨物有多少,長水機場的天氣情況,整個航路的天氣情況以及飛抵機場的情況。」
放心的聊天,放心的看他們父子玩。修完飛機「唐老鴨」說要「坐飛機」,咯咯笑的在趙維的臂彎「飛行」之後,唐老鴨又邀請趙維坐上他的「火車」,而後又要求戴上機長帽、戴上太陽鏡、打起領帶......一仰頭的傲嬌,說不定以後也會成為一名機長。
吃完飯,13:45向著機場出發。「唐老鴨」今天和趙維來了個深深的擁抱之後,我們順利的走了。只是交代明天要記得去玩兒。
另一位主角、乘務長楊文婷是到東航飛行遣派大樓才見到的。原本也打算一早去她的家,但是她上午去醫院體檢了,是直接從醫院趕到長水機場的。美麗、文靜、沉穩......在小臉當道的今天,大餅臉的記者看到她的第一眼就在心裡默念:堅決不能和她合影。
但是乘務長,或者說整個乘務組,又豈是長相美麗或者帥氣就行的呢?
上飛機之後,乘務組開始忙碌:清艙、清點機供品、上飛機餐,並填寫《客艙記錄本》。「除了服務項目,我們還需要對照《應急設備檢查單》檢查氧氣面罩、救生衣、藥箱、滅火裝置等等。」楊文婷介紹。完畢之後,楊文婷報告機長可以上客。
「作為空姐,我們訓練的時候有很大一部分是關於飛行安全的,就是當飛機發生一切意外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處理,不慌亂、保護自己並最大限度保障乘客的安全。」這是楊文婷在回答記者「空姐除了美麗還需要哪些素質」時候的答案,「雖然我們希望這些知識在整個職業生涯都用不上。除此之外,在工作中最需要的是責任心和耐心。」
說起這些年飛行經歷裡遇到的奇葩事兒,楊文婷也忍不住抱怨了兩句:「有遇到經濟艙的乘客坐到頭等艙無論如何不回去的,也有遇到抱怨按了服務鈴我們沒有及時過去的。如果乘客只是抱怨,那我們就全面聽取抱怨,如果是威脅到飛行安全,那就通知飛機上的安全員處理。」 是啊,最近任性乘客打開安全門的,吵架吵到萬米高空的。「不過大多數乘客都挺好,上機下機的時候他們有個微笑,或者點頭回應我們,就覺得心裡很舒服。還有乘客能記得住我們,上飛機和我們打招呼說上次飛哪裡哪裡也是你啊,就覺得做這個工作真的值了。」
機長和乘務組見面之後,先各行其是。趙維需要到飛行調度大廳做一個簡單的體檢,但其實他們每年都有一次全面、嚴格的體檢,40歲以上的飛行員體檢則是半年一次。這時候楊文婷召集乘務組開一個短會,因為乘務組不是固定的,成員之間不一定全部認識。
體檢完畢,趙維召集機組成員開準備會。本次航班機長趙維,副機長王曉龍,第二副機長石雲壇;乘務長楊文婷,頭等艙乘務員楊茜,乘務員唐佳文、郭子煦、胡楊;安全員丁昌有、高嘉君。不對,這個航班的機組成員還有記者,第一次以機組成員的身份飛行。
準備會上,趙維介紹了這次飛行的注意事項,楊文婷針對這些注意事項對乘務組工作做了安排。
15:05分,機組出發前往航站樓。
這期間,趙維需要下機巡視,看飛機外部是否有異樣,貨倉、輪胎、雨刮器、避雷針、油箱等等,逐一檢查並籤字。他需要籤字的還有《飛機載重平衡圖標》,並將相關數據輸入電腦。現在正在查看的是輪胎。
趙維:從機艙門關上到打開,我需要對全飛機人的生命負責
在趙維的家裡,他的嶽母對記者說:「他們的工作太重要了,那麼多人的安全他要負責,飛機上吃的比較簡單,我們能做的就是他在家吃的時候,多做幾個菜,照顧好他的身體。」機長責任重大。
上飛機之後,乘務組開始忙碌,清艙、清點機供品、上飛機餐,並填寫《客艙記錄本》。「除了服務項目,我們還需要對照《應急設備檢查單》檢查氧氣面罩、救生衣等。」楊文婷介紹。完畢之後,楊文婷報告機長可以上客。
這期間,趙維需要下機巡視,看飛機外部是否有異樣,貨倉、輪胎、雨刮器、避雷針、油箱等等,逐一檢查並籤字。他需要籤字的還有《飛機載重平衡圖標》等,並將相關數據輸入電腦。
上客完畢,關閉艙門之後,趙維就需要等候塔臺指令,是在機位等候,還是可以滑行到跑道邊。這時候的機艙裡,楊文婷及整個乘務組需要做安全示範,或者影音系統播放安全須知。
此時,飛機駕駛艙的門已經關閉,要見到趙維我們需要等待飛機降落到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機艙門打開之後。
在聽到兩聲鈴聲之後,乘務組會再次巡視客艙,再次檢查行李架的門是否關好,並提醒乘客關閉電子設備電源。「有一次,外國的一架航班,降落之後滑行過程中,乘客著急打開手機並撥打電話,此時機長正與塔臺溝通,在他們溝通的電臺中傳來了這位乘客講電話的聲音。通常來說,因為頻段不一樣是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但是電子設備有時候發生跳頻無法解釋。」趙維之前同我們講解,並說了這樣做的危害。「機長與塔臺的溝通非常重要,塔臺會指令航班由哪個滑行道滑到跑道,用哪一條跑道由什麼方向起飛,或者指令降落的飛機滑到哪個機位,假如因為跳頻導致指令聽不清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16:07,飛機起飛。
這個讓人看得眼花的地方就是飛機起飛之後,起落架的容身之處。
起飛和降落時,乘務員會提醒乘客打開遮光板、收起小桌板、調直椅背,這是為了減小在無準備迫降時的傷亡率。此時的他們也必須坐在他們的座位上,用安全坐姿:收緊下頜,頭勁後靠,抓緊座椅,雙腳用力蹬地。與乘客的座椅不同,乘務員的座位簡易也不舒適。從起飛到飛機平飛期間,他們都須保持安全坐姿。「乘務員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的保護乘客。」楊文婷說。
飛機平飛之後,他們就開始了機艙服務。無論從北京到昆明,還是從昆明到北京,記者飛了多少次已經記不清,不過通常3個多小時的航程,有一大半時間都在睡覺。至於乘務員在做什麼,不甚清楚。
這次可以全面的看一看。
飛機平飛之後,他們開始做送餐準備:加熱餐食,配齊飲料。然後開始發放餐食、送飲料,並在第二輪加飲料時收餐盒。
說到餐食,網上不時見到吐槽,是不是機組吃的和乘客吃的水準差距有很大呢?好奇機長吃什麼?乘務組吃什麼?當機組餐擺到小桌板上的時候,說實話有小小失望:菜品和經濟艙的一樣,數量也差不多,唯一就是水果多一點,還多了一杯紙杯裝的酸菜洋芋片湯。
再看機長的餐食,看了半天也沒什麼特別,一盒米飯、一份炒洋花菜、一份麻婆豆腐、一份炒土豆、兩個餅、一份酸菜洋芋湯,對了,還有一小袋鹹菜。仔細看了半天,感慨原來機長吃的也不過如此。可能今天趙維吃的飯還有點涼,因為記者又是看,又是拍照。
不過趙維說他們吃飯都很快,不論是飛行中,還是在機場轉場的時候,因為時間緊。「抓緊時間倒進去再說,不講究那麼多。」從中午吃飯,記者已經看到趙維倒飯的速度了。「其實很多飛行員都有腸胃方面的疾病,這也算是職業病吧。」趙維說。
《衝上雲霄》裡說,機長和副機長的餐食是不一樣的,是這樣的嗎?趙維再次解答:「通常是不一樣的,但是也可以一樣,如果一樣的話,兩個人吃飯的間隔最少需要有一個小時。」作為東航雲南公司的飛行員,在飲食上還有一項特殊的要求。「在吃野生菌的季節,飛行前72小時是不允許吃的。」
19:40,MU5702航班平安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2航站樓。下客完畢,飛機清潔之後,機組沒有下飛機,重複著又一次的檢查,20:34起飛回昆明,23:47降落在長水機場,00:05飛機滑行到位,00:30機組人員離開飛機,回到飛行派遣大樓講評結束已經是凌晨01:00。回到家中已是凌晨02:00。此時,「唐老鴨」早已進入了夢鄉。
趁著楊文婷向趙維報告客艙已經準備好,可以迎接旅客的時候,記者趕緊按下快門。看著這些按鈕、屏幕,他們都是做什麼的呢?記者的好奇心又起,要不下次記者也去開一次飛機?您放心,最多也就只能去飛機模擬艙。
在飛機上,記者和楊文婷相約去她的家。直到五天後這次相約才實現,北京回來之後休息了一天半的時間,楊文婷飛曼谷,之後飛北京的過夜航班,回昆明後難得是一個周日,她抱歉的和記者說那天她想陪孩子。周一下午她要飛鄭州,記者中午到了她的家。
原來我們離得並不遠,很多次從她家門口經過。進了他們小區,正想著停好車給她打電話,一側頭看到一個酷似她的人,還在猶豫著是不是看錯的時候,楊文婷認出了記者,今天的她沒有穿制服,寬鬆的毛衣,頭髮簡單的紮起來,一手牽著一個孩子:老大六歲,老二兩歲。因為有了一起飛的經歷,熟絡了不少。「得虧我媽媽幫著帶孩子,否則真不知道怎麼辦,太調皮了。」楊文婷說。六歲正是調皮搗蛋的時候,兩歲是天天找媽媽、撒嬌賣萌的時候。在她家的兩個多小時,精力旺盛的兩個小傢伙就沒有消停過。
能陪著孩子玩,對楊文婷來說就是幸福。和孩子一起包餃子,餃皮在桌子上散落,餃子大一個小一個,都沒有關係,這才是幸福的生活。「我差不多一個月能在家住也就半個月的時間,有時候早班飛機,我出門的時候他們還沒醒,晚班飛機,我回到家的時候他們已經睡了。」楊文婷心中有對母親的感恩,也有對孩子的歉疚。
和孩子們一起吹泡泡、嬉戲的時間過得特別快,楊文婷需要收拾行李。和趙維的相比,楊文婷的行李箱更加豐富:客艙服務手冊、意見反饋單、生日卡、工作記錄本、化妝包等等,甚至還有針線盒,和趙維一樣,她特別強調了手電筒:「這在緊急情況下就是生命之光。」她說。
收拾好行李箱之後,楊文婷開始化妝、換衣服,準備今天飛往鄭州,回到昆明又是明天的凌晨了吧。(完)
打開影音系統播放歡迎音樂。上客完畢之後楊文婷及整個乘務組需要做安全示範或者影音系統播放安全須知。此時,飛機駕駛艙的門已經關閉,要見到趙維我們需要等待飛機降落到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機艙門打開之後。
楊文婷在讀廣播詞。楊文婷的聲音沉靜、溫柔,聽著能讓人放鬆心情。記得記者剛工作時,採訪一個突發事件,已經火燒眉毛了,機關槍似的提問之後,採訪對象沉穩的聲音瞬間就讓記者淡定下來,並堅信有他們在不用驚慌。
起飛和降落時,乘務員會提醒乘客打開遮光板、收起小桌板、調直椅背,這是為了減小無準備迫降時的傷亡率。此時的他們也必須坐在他們的座位上,用安全坐姿:收緊下頜,頭勁後靠,抓緊座椅,雙腳用力蹬地。飛機平飛之後,楊文婷開始做送餐準備:加熱餐食,配齊飲料。然後開始發放餐食、送飲料,並在第二輪加飲料時收餐盒。
晚餐模式開啟,乘客開始陸續吃飯。說到餐食,網上不時見到吐槽,是不是機組吃的和乘客吃的水準差距有很大呢?好奇機長吃什麼?乘務組吃什麼?當機組餐擺到小桌板上的時候,說實話有小小失望:菜品和經濟艙的一樣,數量也差不多,唯一就是水果多一點,還多了一杯紙杯裝的酸菜洋芋片湯。
跟隨拍攝的時候,雙手拿著相機,只有把壯碩的身體完全倚靠在旁邊的椅背上,那樣子肯定難看極了。可是乘務員們無論送餐、加水還是有乘客按呼喚鈴過去的時候,都那麼優雅、從容。看來功夫在平時啊!
其實這次飛行是下午,記者一大早就去了趙維的家,見到了他兩歲多的兒子「唐老鴨」。「唐老鴨」的玩具裡最多的恐怕就是飛機,大大小小給我們找出來七八架,不過就好幾架是殘疾的:尾翼掉了。於是這兩父子開始「修飛機」。一邊修,「唐老鴨」一邊告訴我們這飛機是什麼機型,又或者突然問趙維:「爸爸,你今天要飛哪裡啊?」看來,他對趙維的工作已經習以為常了。
記者也去了楊文婷的家。進了他們小區,正想著給她打電話,一側頭看到一個酷似她的人,還在猶豫著是不是看錯的時候,楊文婷認出了記者。今天的她沒有穿制服,寬鬆的毛衣,頭髮簡單的紮起來,一手牽著一個孩子:老大六歲,老二兩歲。「我差不多一個月能在家住也就半個月的時間,有時候早班飛機,我出門的時候他們還沒醒,晚班飛機,我回到家的時候他們已經睡了。」楊文婷心中有對幫忙帶孩子的母親的感恩,也有對孩子的歉疚。
能陪著孩子玩,對楊文婷來說就是幸福。和孩子一起包餃子,餃皮在桌子上散落,餃子大一個小一個,都沒有關係,這才是幸福的生活。和孩子們一起吹泡泡、嬉戲的時間過得特別快,楊文婷需要收拾行李,下午,她要飛鄭州。和趙維的相比,楊文婷的行李箱更加豐富:客艙服務手冊、意見反饋單、生日卡、工作記錄本、化妝包等等,甚至還有針線盒,和趙維一樣,她特別強調了手電筒:「這在緊急情況下就是生命之光。」
點擊【閱讀全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