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裡時常出現測星座、算未來、算前世等測試遊戲,可是,它們可能會洩露你的信息。據安全專家說,網頁成本低、製作簡單,卻暗藏殺機!通常,在測試網頁填資料以後,後端伺服器就會進行收集,發出測手機號碼遊戲並進行收集號碼,最後再檢索你的微信號,在上面收集更多資料,然後將你的信息賣出。
朋友圈「小遊戲」風靡
近日,微信朋友圈裡一款算命小遊戲很受歡迎,只需要輸入姓名,然後點擊確定後,幾秒鐘就能形成分析報告,告訴你能穿越變成哪位古代名人。其實,在朋友圈裡類似算命的遊戲還真不少,大部分都是輸入姓名、生日或者手機號來測試。由於這些網絡佔卜測試的相關連結多數是朋友圈裡分享,所以比起桌面彈出的陌生窗口更容易獲得信任。
算命還是算計?這是一個問題
不過,與其說這樣是在玩算命,不如說是在被算計!如果這些遊戲您都玩過了,那麼您的個人信息很可能已經洩露得差不多了。
南京市民宋女士是一家公司的白領,平時就經常參與這類測試遊戲,然而一段時間後,她發現手機銀行資金有些異常,少了好幾百元。報警後才發現,宋女士是玩那些算命小遊戲時個人信息洩露了。要不是及時發現問題,還不知要損失多少錢。
填姓名、二維碼……行騙招數多形式新
事實上,這類微信測試遊戲都有後臺伺服器,是微信用來給一些公眾帳號做瀏覽記錄的,遊戲原本只能得到用戶的微信號,但是如果在測試中填寫了真實姓名,就會與微信號中的數據關聯起來。
江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通信工程學院通信系副主任朱軼介紹,不良程序通過微信得到授權之後,會提示你填更多的附加信息,包括個人的一些隱私,個人的電話、個人的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甚至銀行卡號等等,一旦輸入,就有可能讓不良商家收集到你的個人信息,從而形成隱私洩露。比如,微信」掃一掃」功能裡,黑客利用二維碼的特性開發了大量不良二維碼,只要用戶使用微信掃描就有可能被引導進入惡意網站,甚至直接被安裝上」木馬病毒」。」由於朋友圈是熟人傳播,一般用戶不太會去懷疑可靠性,黑客就利用這一點,發布惡意網站連結,用戶就很可能中招。
現在很多人的微信都捆綁了銀行卡,一旦牽扯到輸入個人信息,比如姓名、手機號、銀行卡號等等,千萬要慎重。如果不小心落入了騙子設下的陷阱,要第一時間到公安機關報警備案。
信息洩露了會怎樣?
①騙子把你的姓名電話賣給別人,你可能被推銷電話的轟炸;
②騙子獲取你的微信號,複製你的頭像、使用你的姓名,去騙你的朋友;
③騙子還可能通過你的生日、手機號、QQ號、支付寶帳號,來破譯你的網絡支付信息,造成經濟損失。
來源/央視新聞
本期監製/楊繼紅
主編/侯振海
記者/吳睿
編輯/婁越巍
「火眼金睛」不好練,警惕心理是關鍵,不點不輸不輕信,保護信息少災難。同意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