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錢奇峰
9月17日2時,今年第19號熱帶風暴「天兔」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18日凌晨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當天晚上加強為颱風,次日上午升級為強颱風,下午進一步加強為超強颱風,成為了今年為止全球最強的颱風之一,並逐漸西行逼近我國南部沿海。恰如其名,這隻從天而降的「兔子」給中央氣象臺帶來了一個不一樣的中秋。
密切監視,嚴陣以待
在上一個熱帶風暴「萬宜」剛剛生成時,數值模式就反映其經過後的季風槽內將緊接著有氣旋活動,隨著「萬宜」轉向北上登陸日本,在其尾部殘留雲系內有熱帶擾動發展,臺海中心日夜監視,確保第一時間進行分析預報。果然,17日凌晨3點多,日本氣象廳發布了颱風起編報,並命名為「天兔」,中央氣象臺隨即將其編號,並結合各種資料給出了主觀預報,該起編預報的120小時誤差僅為273公裡,接近5年平均的72小時誤差。
靠前指揮,及時預警
中秋當天,「天兔」處於西太平洋暖池上,深厚的暖水層加上高層雙流出通道帶來的良好輻散環境,使得「天兔」在短短12個小時從颱風(40m/s)增強為超強颱風(60m/s),來勢洶洶。各級領導以身作則,放棄了中秋三天休假,與中央氣象臺的預報員們戰鬥在一線,會商室成為了這個中秋特殊的「家」。19日下午,中央氣象臺針對「天兔」發布了黃色預警,20日下午升級為橙色預警,21日早晨發布了最高級別的紅色預警,為各級部門作好應急防範提供了指導,每一次的預報和預警從製作到發布,凝聚著中央氣象臺人的力量和精神。
齊心協力,應對「天兔」
隨著「天兔」的進一步逼近我國,中國氣象局將重大氣象災害(颱風)響應提升為Ⅱ級,以應對「天兔」。中央氣象臺組織多次加密會商、專題電話會商,22日下午召開了「天兔」新聞發布會,全面響應「天兔」應急命令,作好臨近預報、預警服務。颱風海洋中心啟動了24小時無縫隙值班方式,確保每次預報、預警、簡訊、快訊準確、及時,有時業務工作繁忙,非值班人員也幫忙製作產品,全室人員齊心協力、全力以赴,做好應對「天兔」工作。
(責任編輯:王京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