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23日,農曆十一月初九
歡迎關注「每天一分鐘,早知自然事」
今日封面
冬日,江西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白鶴等候鳥的越冬樂園。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部委傳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顯示,我國2019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48.1%,提前實現了2015年提出的碳排放強度下降40%至45%的目標。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
水利部發布通知,暫停黃河流域水資源超載地區新增取水許可,超載地區包括幹支流地表水超載的6省區13個地市和地下水超載的4省區62個縣。
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積極推進長江非法碼頭整治,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1361座非法碼頭整改,改善了生態環境條件,保障了長江防洪、供水和航運安全。
省級動態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將實施辦法、技術規程和信息系統「三統一」,實現測繪環節、要件、時間和費用「四減少」。
廣東省已通過「三舊」改造節約土地20.8萬畝,近三年來累計完成產業結構調整項目1580個,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騰出了用地空間。
今年以來,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從優化營商環境入手推動建設項目壓覆重要礦產資源查詢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建設項目落地,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山東省海洋局印發《關於對2020年度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命名授牌的通知》,決定命名授牌青島民超海洋教育館等25家單位(場館)為「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
市縣快訊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推出「集中辦證」服務,開通「直通車」,幫助企事業單位補辦不動產權證。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自然資源局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2018年~2020年先後立項實施3930畝指標調出任務,為全州引入12.632億元資金支持。
江西省貴溪市今年 「以獎代補」小型簡易地質災害治理的25個治理點全部通過竣工驗收,下一步將由市財政將獎勵資金撥付到地災治理點的群眾手中。
廣東省珠海市自然資源局對全市616個重點建設項目提供精準服務,截至11月底,已完成自然資源保障項目534個,佔比86.6%。
發現自然
經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初步估算,亞洲水塔中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之和超過9萬億立方米。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特邀您關注本欄目)
喜歡本文,就點擊右下角「在看」
i自然全媒體
編輯:鄭雅楠
審核:蘭聖偉
審籤:趙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