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在赤道附近的地區,也會有「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

2021-01-09 地理沙龍號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多年的平均狀況,具有較穩定的特徵,氣候可以有許多氣候要素來組成,包括氣溫、降水、光照等。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氣候類型,那就是熱帶雨林氣候,全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具體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多雨。

非典型熱帶雨林氣候

一般來說,熱帶雨林氣候都出現在赤道附近,因為緯度低,地處熱帶,終年高溫。在大氣環流方面,由於赤道附近,終年受到赤道低壓帶(由於終年高溫,空氣多盛行上升氣流,形成近地面低壓)的控制,水汽終年隨氣流做上升運動,冷卻凝結,成雲致雨,多對流雨,年降水量豐富,多在2000毫米以上。

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區

世界上典型的熱帶雨林分布地區有三塊,其中最大的一塊區域是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還有就是位於非洲的剛果盆地和位於亞洲的馬來群島。這三塊區域都是終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終年高溫多雨,植被茂密,熱帶雨林廣布,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但是,溼熱的氣候並不適宜人類的生存,所以在亞馬孫平原和剛果盆地中,人口稀少,鮮有城市分布。

南美洲夜間燈光圖

但是,我們觀察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我們會發現有一些區域並不在赤道附近,也會有「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這些地方包括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側,澳大利亞的東北部沿海地區,南美洲巴西的東南部沿海地區,以及中美洲地峽科迪勒拉山系(部分)東側沿海地區。這些地區其緯度分布基本在南北緯10°至20°之間,有的甚至達到了南北回歸線的緯度。

非典型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圖

根據之前分析,熱帶雨林氣候的特徵是「終年高溫多雨」,所以上述四個遠離赤道的地區,也肯定是高溫多雨的氣候特徵,高溫沒大問題,因為還處在熱帶地區,那麼終年多雨怎麼解釋呢?這些地區不可能再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的控制了,因為緯度範圍超出了赤道低壓帶的控制區域,應該是另外的因素造成了終年多雨。

從大氣環流的角度來看,南北緯10°至20°的區域主要是受到信風的影響,而這些地區又都地處大陸東岸,剛好都能受到來自海洋的溼潤的信風的影響,加之都有地形的影響,包括馬達加斯加山脈、澳大利亞的大分水嶺、巴西高原東南緣和中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剛好形成了信風的迎風坡,使得溼潤的信風得到抬升,增加降水量。

世界洋流和氣候分布圖

另一方面,這四個地區沿岸都有暖流流經,暖流對於沿岸地區的氣候具有增溫增溼的作用,具體洋流包括,馬達加斯加島東側的馬達加斯加暖流、澳大利亞東側的東澳大利亞暖流、巴西東側的巴西暖流和中美洲東側的南赤道暖流。上述四個地區的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與典型的亞馬孫平原地區的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大不相同,我們稱為氣候的「非典型」分布。

馬達加斯加島的熱帶雨林

相關焦點

  • 盤點全球氣候類型的成因和分布特點,告別死記硬背輕鬆作答文綜題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自然氣象#系列徵文原標題:簡要分析一下全球氣候類型的成因以及分布規律是怎樣的?並說明亞洲、非洲以及南極洲都沒有哪種?感謝提問!這個類型的題目在以前的文綜考試中經常會遇到,只要熟練掌握各大洲有哪些氣候類型或者各種氣候類型的成因以及分布規律,每當碰到這類問題的時候就不至於丟分。
  • 這個島上有唯一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企鵝,風景美如畫!
    科隆群島的地理位置科隆群島跨赤道兩側,正處在寒暖洋流交匯處,群島的多樣性氣候和火山地貌的特殊自然環境,使不同生活習性的動物和植物同時生長繁衍在這塊土地上。這裡奇花異草薈萃,珍禽怪獸雲集,被稱為「生物進化活博物館」。
  • 赤道附近的非洲國家
    非洲非洲赤道附近國家的夏天比中國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多數地區涼快。赤道附近的非洲國家,烏幹達、肯亞之類,夏天溫度基本上是15度~25度,完全不用開空調,晚上睡覺需要蓋被子。相比中國南方城市動輒35度+的高溫(幾個火爐動輒40度+),真是涼快得不知哪裡去了。
  • 為什麼赤道附近的黃昏很短?
    我在幾本講述世界旅行家的冒險的書中讀到過對赤道上日落觀察到的相同現象。它們指出在赤道「黑暗幾乎在日落後馬上降臨,那裡沒有黃昏」。最初幾次看到時,我忽略了它,但在反覆讀到後,我開始想這是不是真的,而如果是這樣又是為什麼?究竟為什麼黃昏可能在特定的地方變短或變長?這是真的嗎?為什麼?
  • 在赤道附近有一個區域常年「寒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個群島之所以得到很多人關注,不單單僅是獨特的地形地貌,還在於它特殊的氣候以及在此環境下所生存的形形色色的生物。加拉帕戈斯群島從緯度上看,介於北緯1度40分到南緯1度25分之間,可以看出赤道從中穿過,所處的區域均分布在非常靠近赤道的地方,但是有科學家卻表示,這個群島卻終年寒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第一次來到赤道附近,這裡居然有栩栩如生的街頭牆繪
    檳城位於赤道附近,喬治市是檳城州的首府,素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比較出名的是直接畫在街頭巷尾牆壁上的手繪,依環境特點而畫,雖然色彩斑駁,加上擺件配合卻還是栩栩如生。遊人太多,我也只能帶著有人把手繪展示出來,不過這樣倒是另有一番趣味。曾被英國《衛報》評選為世界15幅最佳街頭壁畫之一的[單車姐弟]是這樣的:
  • 世界上最神奇的島嶼,地處赤道附近屬於熱帶,卻生活著企鵝
    我們都知道,企鵝是屬於喜寒動物,生活在南極地區 。因為企鵝其實並不喜歡熱天氣,只有在寒冷的氣候中,它們才會快活。但是有一個例外,在赤道附近的一個島上,卻也生活著企鵝,叫做科隆群島。科隆群島是位於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一個群島,由19個島及附屬小島及巖礁組成,面積7976平方公裡。
  • 赤道附近的印尼海島,風景秀美,被稱為新加坡後花園
    我說去海島旅遊相比非常大的一部分人,首先跳入腦海中的就是像三亞,馬爾地夫等等這種十分著名的海盜,但是有的時候其實也會因為人數過多,不一定這些島嶼就是最適合旅行的地方,所以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個位於印度尼西亞的一個旅遊島嶼,因為知道這裡的人比較少,所以這裡並不會有太多遊人而造成的煩惱,但是景色卻一點都不會輸給其他的地方
  • 高考地理:全球主要非地帶性氣候的分布及原因
    熱帶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數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號稱大陸高原洲, 東部高原連一體,西部沙漠平原有。
  • 赤道造句和解釋_赤道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赤道(chì dào)。古代主渾天說者認為,天體是個渾圓形的球體,赤道即指天球表面距離南北兩極相等的圓周線。現代天文學稱為天球赤道。指地球赤道,即環繞地球表面距離南北兩極相等的圓周線。赤道是劃分緯度的基準,赤道的緯度是零。
  • 這個城市在赤道附近,卻是一個不錯的避暑勝地,年均溫差不到一度
    人類通過長期來的經驗總結,將地球分成了好多的緯度範圍,也發現了其中的氣候規律。一般越靠近赤道的地區,氣溫就越高,甚至乾旱無比,特別是在沙漠地區還會出現寸草不生的現象,但凡事無絕對,有這麼一個城市就是一個例外,不但不乾旱炎熱反而很涼爽。這個城市叫做基多,是厄爾瓜多的首都,這是南美洲西北部的一個城市,整個城市都處在海拔兩千八百多米的高山上。
  • 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1、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 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9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大部海表溫度持續較常年同期偏低。近日,WMO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稱,2020年前十個月全球平均氣溫高於工業化前(1850-1900年)1.2±0.1℃,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第一為2016年)。數據顯示2020年可能成為歷史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說明短期內排放的降低對減緩氣候變暖的作用微乎其微,減緩氣候變暖需要持續和強有力的減排。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氣候要素及其對其他環境要素的影響
    3.對土壤的影響  氣候通過影響土壤中的有機質或腐殖質而間接影響土壤肥力。氣候影響生物的分布,而生物在土壤的形成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1)降水對土壤的淋溶、侵蝕作用 ;(2)對凍土的分布及凍融的影響;(3)影響土壤有機質多少。
  • 赤道地區5大奇特水果,第3種在國內很受歡迎,你吃過哪幾種?
    亞洲的東南部地區盛產熱帶水果,東南亞所處的地理位置很接近亞洲的赤道部分,因為氣溫高,當地雨量非常充沛,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氣候優勢很適合熱帶水果成長,東南亞有很多熱帶雨林和海域在這裡生長很多我們沒吃過的沒見過的水果而且這些水果甘甜多,每年我們國內會從東南亞引進須有的熱帶水果。
  • 地理洋流分布的記憶法則,洋流滿分可以靠它
    3.如果按地理位置劃分:分為四種,即為赤道流、大洋流、極地流、沿岸流。赤道流意思就是分布在赤道附近的。比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大洋流主要分布於大洋的中心。極地流主要分布在極地海域。例如:南極繞極流。這種在高考中並不常見。沿岸流主要是在沿海,而且受陸地的影響比較大。
  • 衛星在赤道附近,發現3萬米長隧道,不像是人類建造的!
    在地球上通常會出現一些我們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的現象,看到的時候通常會感到非常的驚奇,同時也會感到非常害怕,這是出於對於好奇心的恐懼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由於受到了科技發展的限制,在地球上很多現象的發生都無從考證,也被稱為未解之謎。
  • 研究發現:隕石可能更易落在赤道附近
    參考消息網6月1日報導美媒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應用數學家埃瓦特和他的同事們4月29日發表在《地質學》雜誌網站上的研究報告稱,全球每年發生的隕石撞擊事件超過1.7萬起,其中大多數發生在低緯度地區。通過兩個夏天的搜尋,他們在估計的地點總共發現了120顆隕石——這符合他們的預測,同時也讓他們有信心利用他們的計算來估計出一個全球統計數字。埃瓦特說:「關鍵就是,如果你想看這些划過天空的火球,最好去赤道附近。」報導稱,不過,在清點隕石數量時,最佳的地點是南極洲。迄今為止收集到的大多數隕石都是在這塊大陸上發現的——這要歸功於在白色背景下很容易就能發現一塊黑色巖石。
  • 2020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9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大部海表溫度持續較常年同期偏低。近日,WMO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稱,2020年前十個月全球平均氣溫高於工業化前(1850-1900年)1.2±0.1℃,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第一為2016年)。數據顯示2020年可能成為歷史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說明短期內排放的降低對減緩氣候變暖的作用微乎其微,減緩氣候變暖需要持續和強有力的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