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吳小燕 董曉紅
當提起「小橋流水」「綠草如茵」「風景宜人」這些詞語時,人們往往很難將它們與礦山開採聯繫到一起。當6月中旬走進安鋼舞陽礦業公司時,看到辦公區、廠區花園式辦公場所,「譁譁」的噴泉,人工湖裡悠閒的天鵝、礦石博覽園、黨建中心等多個景觀點……這些景色真實展現在安鋼舞陽礦業公司企業院內。
「晴天一身灰塵、雨天兩腳水泥。這曾經是公司的真實寫照。」在礦業公司工作30年的鐵山礦區職工李恆山感慨地說,「經過近幾年的治理,如今我們的廠區是步步有景,處處有花有草,地面乾淨整潔。以前,我們也沒想過公司能變得這麼漂亮。這樣的環境讓我們每天的心情都很好。」
近年來,礦業公司把綠化礦山、美化礦山當作一項重要內容,以「創新驅動、品質領先、提質增效、轉型發展」為引領,致力於「建設綠色礦山,保護生態環境」的宗旨,切實把打造綠色礦山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加大環保綠化投入力度。先後制定了《鐵山礦區生態環境治理中長期規》《鐵山礦區環保綜合治理提升實施方案》等環保規劃和方案,啟動綠美工程和環境綜合治理,開展「自己動手,美化家園,我們在行動」等活動。除了辦公區,礦業公司也在著力打造花園式礦區,逐步將綠色延伸至礦區的每個角落。去年以來,礦業公司落實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主體責任,實行「邊開採、邊治理」的策略,對排土場、採場等處採取平整、綠化、植樹、降塵等方法進行治理。種滿了月季、石楠、櫻花等,形成了一個個生態景點。
在綠美工程和環境綜合治理中,鐵山礦投資1445萬元的東、西選廠破碎系統除塵投入使用,原石粉堆場徹底整治並綠化,原篩砂場地拆除,原球團廠清理整治到位,各類石料堆全方位常態化覆蓋,西排土場非作區域全部綠化,大氣汙染物排放符合國家標準,崗位粉塵合格率達到95%以上。八臺礦投資300萬元的礦料棚投入使用,原礦堆裸露問題得以徹底解決;投資811萬元的精礦堆場立式料棚完成施工,並投入投用。在「自己動手,美化家園,我們在行動」活動中,該公司廣大幹部職工植樹、種草熱潮一浪高過浪。去年以來,投資2000多萬元,投入人力2萬餘人次,種植各類喬灌木30萬餘株,對公司辦公樓前廣場進行綠化、美化升級改造,先後建成了礦石博覽園、合金產業園、鐵山月季園等十餘處工業旅遊景觀點。今年,還在開採礦區增設了灑水車,進行巡迴灑水降塵。為強化廢水二次利用,在尾礦庫修建廢水蓄水池、梯級沉沙池等,經沉沙池沉澱後的廢水用於澆灌綠化植物、礦區洗車槽清洗輪胎、礦區防塵噴水等,廢水回收利用率高達90%以上。不僅改善了廠區、生產區的生態環境,也為周邊群眾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為舞鋼市「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這幾年,雖然我們在環保治理和綠色礦山建設方面投入很大,但企業也從中得到了收益。2018年實現了扭虧為盈,2019年銷售收入、利潤大幅增加,實現銷售9.5億元,利潤1.4億元。」安鋼舞陽礦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薛國平說,「下步我們要在抓好精礦產業生產的基礎上,加快轉型發展,持續增強資源綜合效益;在『自己動手、美化家園』的基礎上,堅持把綠色發展作為企業開展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總方向和主基調,努力把企業打造成3A級國家工業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