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戶口本原件」、「戶口本原件及複印件,包含變更頁」……辦理過去外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籤證的人,戶口本在所需材料中絕對是與護照、身份證同等地位的。令人煩惱的是,近來去一些國家,比如法國、英國、美國,提供戶口本原件與複印件還不成,還需提交翻譯件。雖然外國使館「官話」裡說提交戶口本只是「建議」,但在實踐中,不提交戶口本的申請者基本只有被拒籤的結果。說白了就是「你可以不交,我也可以不給你籤」 。
戶口本信息 很多未更新
曾經去韓國、日本、義大利個人旅遊的王女士,沒想到在辦理法國個人旅遊籤證時,除了要提交戶口本原件和複印件,還要額外提交戶口本的翻譯件。
王女士說,翻譯戶口本的過程簡直讓她「抓狂」:「從封面開始,每一篇都要翻譯,包括蓋章。有的詞別說翻譯英文了,念中文都覺得『生』,比如『非農業家庭戶』、『省級公安機關戶口專用章』。」而多年未更新的信息更讓王女士覺得「好笑」:「更換新戶口本時我應該正在上初中,距離現在十多年了,所以戶口本上的文化程度還是『初中』,身高還停留在『150CM』。我當時就想如果籤證官仔細看的話,沒準兒都得因為我提交虛假材料而把我拒籤。」
其實,像王女士這樣對提交戶口本的要求「吐槽」的網友不在少數。「11蘭11」就說:「戶口本裡的各種信息經常不準確,很少有人去隨時更新。我都研究生回國了,戶口本信息還是高中呢,身高也矮了10釐米。」
翻譯一個本 耗資200元
王女士動用了電腦的谷歌翻譯、手機的有道詞典,還特意找了在外企上班的朋友幫忙。為了準確,像「北京市公安局」等專有名詞,她還特意登錄了相關的官方網站把英文翻譯名稱「copy」下來。「要想省事兒也可以,籤證中心也可以翻譯各種證件,但是需要收費。」王女士先後諮詢了幾家專門代辦翻譯的公司,代辦公司開出的價格各不相同:有的按項收費:有的翻譯公司翻譯身份證一份100元,戶口本一份也是100元;有的公司則是按頁收費:戶口本首頁翻譯100元,往後每增加一頁加收20元至30元不等。一本戶口本翻譯下來估計要將近200元錢。
記者從部分旅行社了解到,不只是個人辦理法國、英國、美國旅遊籤證需提交戶口本翻譯件,跟團遊旅行社也需提交翻譯件。
英使館說法 遭網友吐槽
其實辦籤證被刁難,國人早習以為常,但終於有人出來較真了。戶口本問題引起國人吐槽,最轟動的是今年1月17日微博名人于建嶸的一條微博——「到英國開會辦籤證,英國駐華大使館憑什麼要我們交戶口本?!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份證難道還不如一個戶口本?!我寧願一生不進你英國,絕不向你們交戶口本。」
隨後,英國駐華大使館的官方微博對提交戶口本一事進行了解釋,似乎也是對于建嶸微博的回應:「英國邊境管理局建議中國籤證申請者在申請英國籤證時遞交戶口。戶口本提供的內容能夠讓籤證申請評估的過程更快更流暢。沒有戶口會增加驗證申請人信息的時間,從而增加拒籤的風險,因為其他文件可能提供不了所需信息。按照我們的籤證制度,絕大部分的中國籤證申請人(96%)都獲得了英國籤證。」
對於英國駐華使館的「上訴」微博,網友們也予以了更「深刻」的評論。「leduoba」說:「請解釋戶口本中有什麼其他文件不能提供的信息?同時請注意,不提交戶口本,不代表沒有戶口。」「Z懶加菲」說:「審發護照的地區就是戶口所在地,不知道你們還需要什麼?」「阿慰David」說:「中國國內都在廣泛討論改革戶籍制度,你們卻還在逆勢強化這種制度,你們不臉紅嗎?」
■業內說法
不交戶口本 拒籤百分百
一位在「國字號」旅行社出境部工作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辦理籤證提交「戶口本的原件、複印件」,基本上大家第一反應能想到的「發達國家」的要求都是一致的,有的國家例如法國等還需要對戶口本上的每一個信息進行英語或者法語翻譯。
按照英國駐華使館官方微博的回應,英國邊境管理局是「建議」而非「必須」提交戶口本。「根據我的經驗,如果不提交戶口本,肯定會被拒籤。」這位業內人士非常肯定地告訴記者,如果「乖乖準備材料」的獲籤率是英使館所說的96%,那麼「不聽話」則會100%被拒。
那麼于建嶸教授不是因為「抗爭」而最終「獲勝」了嗎?這位業內人士略帶開玩笑地說,如果是其他普通中國學生或公民,英國使館都會「懶得搭理」,即使搭理,也是「官話」:英國邊境管理局建議中國籤證申請者在申請英國籤證時遞交戶口。「如果是你,人家明確告訴你『不提交戶口,被拒籤的可能性會增加』,你那麼多材料都精心準備了,會偷懶少這一步而去冒險被拒籤嗎?」
查看戶口本 為堵打「黑工」
海濤假期市場總監孫麗嬋告訴記者,外國尤其是發達國家之所以需要中國公民提供戶口本,確實與中國存在很多非法滯留、打「黑工」有很大關係。孫麗嬋說,其實外國人的思想不會複雜到去了解什麼是中國的戶籍制度,也基本不會核對戶口本信息是不是與其他材料完全一致,但他們比較相信有家庭觀念的人出現拋家舍業、滯留他鄉的概率會很小。「所以戶口本可能在外國人眼中有點兒『家譜』的意思,證明籤證申請人有家庭、有親屬。」
■專家看法
使館查「戶口」 無法律依據
對於使館對中國籤證申請人查驗戶口,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健民明確表示「不具有法律依據」。
王健民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辦理或查驗戶口本的適格主體,是這部法律賦予權力的中國公安機關,外國使館顯然不屬於此列。
相比被使館查驗或存留戶口本,查驗身份證似乎更能讓中國公民接受,這在于建嶸的微博中也顯示出來。但王健民認為,對於查驗居民身份證的權力,《身份證法》明確為「人民警察」。顯而易見,英國駐華使館不屬於這項權力的適格主體。
王健民認為,能夠用於證明中國公民身份,並且可以為包括英國使館在內的外國使館查驗並蓋章的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戶口本「無辜」 戶籍制度要改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目前已在上海、深圳等城市試點醞釀的居住證,已是中國戶籍改革的先聲,但戶口本本身不是「弊端」和「落後」,「一些發達國家的居民也是有戶口的。」戶口本和戶籍改革是兩回事。現在戶籍制度改革難度大最主要的是因為戶籍制度附加值過高。戶籍制度附加值高的地區的居民福利保障就高,相反就低。
「但不論如何改革,取消戶籍歧視是最根本的。只要是中國公民,都能享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像戶籍的歧視和障礙就導致公共服務和權益的不平衡,一些人可以享受到,一些人卻無法享受成果,是不公平的,將來一定會解決這些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