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參數 松下S1/S1R能否算是最強微單?

2021-01-10 中關村在線

    從M43畫幅的G1發布,到全畫幅S1/S1R正式發布,松下用了十年半的時間打怪升級,如今終於攢齊一身極品極品裝備。經歷了數次發布會後,昨天S1/S1R終於正式發布。從紙面參數看,這兩臺相機的性能相當不錯,從圖像拍攝到視頻拍攝,都是同級別微單中數一數二的。今天我們就從紙面參數上,來分析一下松下S1/S1R對比其他三家的全畫幅微單,有哪些具體優勢,又有哪些不足。


    在討論相機性能之前,我們先來看下售價。松下S1R海外售價為3699美元,折合約24906元人民幣;松下S1售價為2499美元,折合16826元人民幣。我們同用美國上市定價作為參考,S1R海外售價要高於尼康Z7(3399美元)和索尼A7RIII(3199美元),而S1售價也高於尼康Z6、索尼A7 III(同為1999美元)以及佳能EOS R(2299美元)。高定價必然意味著高配置,我們先來看一下兩臺相機的機身配置。


兩臺相機參數對比

    從定位上分析,兩臺相機並不是一上一下的高低搭配,而是S1R注重圖像拍攝,S1注重視頻拍攝,這個定位有點像尼康Z7/Z6的區分,但是S1的視頻提升要比S1R大很多。我們來簡單區分下兩臺相機:

    兩臺相機拍攝功能基本相同,區別僅在於像素,一臺是4730萬,一臺是2420萬。

    兩臺相機連拍與對焦沒有區別,都是DFD對焦系統,對焦點都是225點,連拍速度都是單張對焦9fps,連續對焦6fps。不過不同的是,S1R在RAW文件格式下連拍續航為40張,S1為90張。

    視頻功能有所區別,S1可通過付費固件獲得內錄10bit 4:2:2視頻能力,以及V-Log曲線,而目前S1R不支持。S1的4K 30P為全局超採樣沒有視角裁切,而4K 60p為1.5倍裁切。S1R的4K 30P裁切比例不清楚,4K 60P為1.09倍裁切。目前看S1視頻定位高於S1R。


兩臺相機定位都是專業級,S1R更針對圖像拍攝,S1更針對視頻拍攝

    史上第一臺微單是松下G1,從2008年的G1到2019年2月1日正式發布的松下S1/S1R,松下等待全畫幅足足用了十年時間。十年間,松下幾乎積累了全部的微單技術,唯獨少一塊全畫幅傳感器。2019年的全畫幅微單競爭可以用殘酷來形容,Z6/EOS R/A7III三臺相機的價格戰愈演愈烈,這一次松下兩臺相機敢拿出最貴的機身定價,必然是有十足的信心。下面我來看看松下的自信心,從何而來。

先說拍攝性能:松下S1/S1R用了現階段最高配置

       先說配置方面,松下S1/S1R的配置和定價是相當高的,我們先從大家最為關注的幾個地方說起,看一下松下這兩臺相機和佳能、尼康、索尼三家全畫幅微單比,有什麼區別和優劣。

·像素與畫質 直接對標索尼A7與尼康Z系列

       嚴格來說,松下傳感器是自產還是索尼造我們並不清楚,規格上看很像是出自索尼之手,但是又沒有採用索尼的混合對焦技術,也就是沒有埋點,加上松下自身就有全畫幅傳感器生產能力,我們暫時不能判斷傳感器的來源。(松下曾供應尼康D700傳感器,而且擁有49%的以色列Tower Jazz股份)


松下傳感器歸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畫質應該很好

    我們暫時不能評判松下的畫質表現,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換用全畫幅之後,松下相機的畫質必然會比M43時代提升一大截。之前詬病的純淨度、高感、寬容度問題,現在應該都不是問題了。

    值得一提的是,S1R原生高感為ISO 25600,而S1則高達ISO 51200,而且可以擴展至ISO 204800,這是這一級別相機的最高原生感光度。從實際來看,S1和S1R必然都是在高感下下了功夫的,特別是S1,理論上高感應該相當不錯,究竟怎麼樣,我們拭目以待。

·高解析模式 1.87億像素與9600萬像素

    在靜態拍攝上,松下的高解析力模式,也就是像素合成很值得關注。松下在G9上已經試水過像素合成,G9上可以依靠2000萬像素的基礎,以8張照片合成8000萬像素圖像。在S1R上,可以依靠4700萬像素的全畫幅傳感器合成1.87億像素圖像,而S1則可以合成9600萬像素。


參數方面,最亮眼的就是高像素合成模式,松下在G9上已經得到了成熟運用

    松下的高像素合成有兩個特點:

    可以輸出每張照片的JPG與RAW文件,也就是說我們不僅有高像素RAW文件,還可以選擇其中的單張照片作為備份。

    支持長曝,最高達到1秒,很多合成不支持慢門,松下G9支持到1秒,對於風光拍攝很有幫助。

    高像素合成,對於鏡頭和單張照片的解析力要求很高,M43基礎畫質偏弱,合成圖像尺寸大幅度提升,但是細節解析力提升不算明顯。換用全畫幅之後,高像素合成的優勢才真正體現出來。而且目前全畫幅相機上,尚沒有提升像素的合成方案,松下的1.87億像素圖像,還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高像素合成,對於商業拍攝、風光拍攝都大有幫助

·再說防抖 松下防抖技術很成熟

    松下的防抖技術是相當成熟的,松下G9的機身雙重防抖,在等效280mm下效果可以達到6.5檔。換到全畫幅機身,S1/S1R的防抖效果為機身防抖5.5檔,搭配鏡頭使用雙重防抖技術,最高可以達到6檔,這個數據是相當恐怖的。


松下雙重防抖效果,可達6檔,而且松下技術成熟,基本不會有虛標

    目前索尼、尼康的全畫幅微單都採用了個機身防抖技術,效果大概都在3檔左右,而且尼康Z系列是尼康首次使用完整版機身防抖功能,還不具備真正的雙重防抖能力。松下在防抖技術上是有足夠優勢的,而且防抖技術也是高像素合成模式的功能基礎。從防抖特性看,松下S1/S1R是領先於其他幾臺微單的。

·對焦與連拍表現 對焦未採用相位對焦表現存疑

    對焦性能是大家不看好的松下的一個項目,原因非常簡單,松下並沒有採用主流的相位對焦系統,而是用的對比度檢測對焦,外加松下DFD對焦技術。

    DFD對焦技術,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傳感器快速刷新來模擬相位對焦的相位檢測。這套技術最早出現在GH4機身,到現在來看經歷了接近5年發展,基本已經打磨成熟。松下GH系列的對焦表現還是不錯的,但是M43畫幅比較小,對焦難度較低,到全畫幅級別DFD對焦能否好用還是未知數。


DFD對焦在GH/G系列上相當成熟,但是應用到全畫幅上,效果還是需要實際測試

    從連拍速度來看,松下S1和S1R在單張對焦下連拍速度都是9fps,追焦下都是6fps,並沒有因為像素而有所差異,這一點非常有意思。S1R的連拍續航張數為RAW文件下40張,作為4700萬像素的高像素機型,這個數據是相當不錯的。而S1的連拍續航為RAW文件下90張,使用JPG連拍可以支持無限連拍。

    從官方宣傳來看,松下這兩臺相機的重點都不在於高速連拍和追焦。從這一點來看,目前微單中出了索尼A7III/A7RIII/A9有比較明顯的高速連拍與對焦優勢,其他幾家的微單在對焦和連拍性能上基本是半斤對八兩。不過松下具備4K照片連拍和6K照片連拍,等於可以提供1800萬像素的30fps連拍速度,這一點是其他機型不具備的。


值得一提的是S1/S1R支持-6EV弱光對焦

    不過松下對焦系統還是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兩臺相機都支持-6EV對焦,而且佳能-6EV是在f/1.2光圈下,而松下是f/1.4,所以理論上松下的弱光對焦更加出色。弱光對焦一直是微單相機的硬傷,如果松下能在這方面有所突破,那麼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卡口系統:L卡口真的能帶來德味嗎?

    松下這一次沒有自己單做卡口,而是聯合了徠卡和適馬,使用相同協議,共同使用L卡口,這也就是L卡口聯盟。

    先來看一下卡口指標,L卡口內徑為51.6mm,小於尼康Z卡口的55mm和佳能RF卡口的54mm,但是大於索尼FE卡口的46.5mm。L卡口的法蘭距為20mm,與佳能相同,大於尼康16mm與索尼18mm。


松下首批發布了三枚鏡頭

    從數據來看,L卡口數據不處於絕對優勢,但是也不處於劣勢。目前來看索尼FE卡口由於內徑小,所以研發大光圈鏡頭相對更難,尼康內徑最大,法蘭距最短,在技術上是最激進的一個。

    在鏡頭方面,L卡口在此之前有15枚鏡頭,8款徠卡SL全畫幅和7款徠卡APS-C畫幅TL鏡頭,但是徠卡的價格上,8款全畫幅鏡頭裡很多比S1R機身還貴,所以想要用徠卡鏡頭,除非您是土豪,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安心用松下鏡頭吧。不過現在看松下鏡頭也相當貴:

    24-105mm套機頭售價1299美元,折合8746元,套機中為899美元,折合6053元

    50mm f/1.4售價為2299美元,折合15479元    

    70-200mm f/4售價1699美元,折合11440元


松下鏡頭路線圖

    第一批上市的鏡頭有三款,全部都是高規格鏡頭,鏡頭重量還算好,24-105mm為680g,70-200mm f/4雖然口徑是77mm,但是重量為985g並沒有上1kg。值得一提的是,松下套機頭放大倍率達到了0.5倍,這麼看這枚鏡頭實在是相當不錯。從鏡頭看,松下鏡頭並沒有之前想像中的重量那麼大,加上三枚鏡頭全部主打畫質,還是值得期待的。

視頻性能 松下的視頻,向來都不用操心

    松下GH系列現在已經發展為專業視頻相機,松下的視頻一直保持激進的規格,而且性能穩定令人放心,S1/S1R同樣如此。先說硬參數,我們看兩臺相機都支持的部分:

    支持4K 60P視頻,初始狀態碼流150Mbps(目前大部分相機為4K 30P)

    支持全高清 180fps慢動作視頻(目前其他微單為120fps)

    除了16:9外,還支持多種比例

    4K 30P視頻拍攝無限時,S1拍攝4K 60p最高可拍29.99分鐘,S1R為15分鐘


松下的視頻拍攝非常令人放心

    兩臺相機上,S1的4K 30P視頻為全像素超採樣無裁切,4K 60P為1.5倍裁切。但是S1R的具體參數現在並不知道,只知道4K 60p為1.09倍裁切。兩臺相機剛上市時機內搭載視頻為8bit,不支持V-LOG曲線,但是未來S1會放出收費固件,可以升級為機身錄製10bit 4:2:2視頻,並且支持V-LOG曲線,這一點與GH5當時一致。但是松下S1R暫不支持升級。


S1


S1的視頻規格,明顯遠高於S1R

    目前看,Z7與A7RIII的4K視頻同樣為裁切,而佳能EOS R的4K裁切比例為1.7倍。尼康Z和佳能R支持10bit視頻和Log曲線,但是需要藉助於外錄設備,索尼雖然支持S-log,但是不支持10bit。而松下S1支持內錄10bit和log曲線,而且視頻規格更出色。

    從視頻性能看,松下兩臺相機不論是4K規格,視頻功能,都是現在相機中配置最高的,特別是S1,內錄10bit和log曲線,足以擊敗大部分視頻相機。視頻方面,松下有著出色的技術,而且經歷了多代機身磨合,看視頻表現,松下是現在已發布的全畫幅微單中最出色的。不過索尼A7SII有很長時間沒更新了,A7SIII如果發布,孰強孰弱會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再說機身:體積重量像單反,但是操控應該很出色

    體積和重量方面,松下S1/S1R絕對是個大傢伙,特別是重量898g,加上電池和存儲卡達到了1020g,這個重量大致等於佳能5D系列的機身重量。而且目前來看,首批發布的三枚鏡頭,也不是我們所謂的便攜性鏡頭,而是主打畫質的大傢伙。


松下S1和G9體積對比,說實話G9體積已經算不小了

    對於松下來說,微單設計經驗很豐富了,不存在說體積控制不好的問題,所以這一次兩臺相機體積重量都不小並不是什麼設計問題,而是松下本來就是將這兩臺相機定位為專業機型,一開始就是主打高性能,便攜性的事情,交給M43機型去做就好了。   


顯而易見S1/S1R一不便攜,二不輕量,明顯是奔著操控和性能而設計的

    在操控和機身設計上,兩臺相機外觀設計相同,採用了多實體按鍵+觸控的操作模式。按鍵數量比索尼A7三代機身還多一些,所以大部分調整,例如感光度、光圈快門等,都可以通過按鍵+撥輪進行調整,效率是非常高的。


機身背部按鍵很多,而且還具備複合撥輪


松下S1/S1R為三波輪設計,具有肩屏,儼然是類單反設計

    另外一方面,松下這臺機身的EVF是目前規格最高的取景器,解析度高達576萬像素點,而且支持0.78/0.74/0.7x三种放大倍率,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調整,這樣的取景器規格在微單中是第一次。因為微單相機非常依賴顯示效果,而且松下的EVF本身效果就很好,GH5/G9等機型上已經得到了驗證,所以S1/S1R的顯示消費必然非常出色。


576萬像素點EVF和210萬像素點3.2英寸翻轉觸控屏,算是微單的最高規格了

    對於松下S1/S1R來說,續航標稱為S1R是360張(XQD卡)/ 380張(SD卡),S1是380 張(XQD卡)/ 400張(SD卡)。不過尼康Z6/Z7官方續航為330張,佳能EOS R為370張,但是這兩臺相機都能拍攝超過600張以上照片,松下GH5續航很好,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S1/S1R的實際續航能力應該遠不止400張左右。


全金屬機身,松下S1/S1R必然是相當堅固耐用

    最後一點,S1/S1R為全金屬機身,快門壽命高達40萬次。這方面,松下也是下足了功夫。

總結:高規格之外,成熟穩定是核心優勢

    首先,松下兩臺相機的各項技術都是相對成熟的,基本上所有技術都已經用在了M43機型上,所以不存在頭一次使用的技術。技術成熟穩定是非常大的優勢,尼康和佳能的機身都有一些未使用過的技術,佳能相對保守,尼康用了不少新技術,這對新品穩定性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松下S1/S1R並不存在這個問題。


松下有10年微單設計經驗,所有組件都相當成熟,除了對焦之外,沒有什麼值得擔心的

    第二點,松下兩臺相機定位都是專業相機,就算是相對定位較低的S1,實際上也是高規格配置。現在微單相機就是一種相機形態,特別對於松下來說本身沒有單眼相機,所以S1/S1R的重點在於全畫幅,而非微單兩字。全畫幅對於松下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


這兩臺相機,最大的意義在於全畫幅

    松下之前一直是M43畫幅,便攜性好也罷,視頻出色也罷,終歸是輸在畫質這一點上。M43做到極致,在畫質上也比不過一臺入門APS-C相機,所以有了全畫幅,松下終於可以挺直腰板談論高畫質了。

   如果說松下M43經過10年演變,把視頻做到了巔峰,那麼S系列就是以高像素作為根基,以視頻作為提升的專業攝影工具。S1/S1R的定位,顯然不是給大眾一臺日常使用的相機,而給專業用戶更多的拍攝可能。從這點來看,松下這兩臺相機的確可以算現階段同級別中配置最高的機型了,當然代價是最貴的機身定價。如果您是一個攝影愛好者,松下S1/S1R您需要仔細斟酌一下,如果您是職業攝影師,那麼這兩臺相機還是相當值得購買的。

    最後我們總結下這兩臺相機相比於競品的優勢和不足(S1對比EOS R/Z6/A7III、S1R對比A7RIII和Z7):

    1、畫質表現不用擔心,即使不是最好,有高像素模式加持,依然是絕對黑科技

    2、視頻佔據絕對優勢,而且松下本身最大的特長就是視頻

    3、機身操控性必然佔優,畢竟最大最沉堪比單反,全金屬機身堅固耐用

    4、連拍速度半斤八兩,連拍續航出色,對焦實際表現存疑。但S1/S1R的追焦識別和弱光對焦性能應該很好,而且具有6K照片連拍,挽回不少局面。

    5、鏡頭有徠卡與適馬加持,更新速度必然很快,但是目前看價格偏高(不過索尼和尼康一點也不便宜啊)

    從這幾點來看,其實各家微單都是各有千秋,算不上誰超過誰,但是紙面參數看,目前松下兩臺相機在同級別中,參數表現的確是非常驚豔的。如果單看參數,說松下是同級別最強微單,其實一點不為過。

    如今,兩臺相機已經正式發布,我們也會儘快為大家帶來相機的實際測試,請您不要錯過。最後在春節來臨之際,祝大家闔家團圓,新春快樂!向每一個仍在工作崗位上奮鬥的同志致敬。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只看參數 松下S1/S1R能否算是最強微單?http://dcdv.zol.com.cn/709/7091197.html

http://dcdv.zol.com.cn/709/7091197.html dcdv.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dcdv.zol.com.cn/709/7091197.html report 11624 從M43畫幅的G1發布,到全畫幅S1/S1R正式發布,松下用了十年半的時間打怪升級,如今終於攢齊一身極品極品裝備。經歷了數次發布會後,昨天S1/S1R終於正式發布。從紙面參數看,這兩臺相機的性能相當不錯,從圖像拍攝到視頻拍攝,都是同級別微單中數一數二的。今天我們就從紙...

相關焦點

  • 用十年憋一個大招 松下S1R全幅微單畫質測試_松下 LUMIX S1R_數碼...
    拿到松下S1R已經有兩周時間了,今天為大家帶來這臺相機的上手體驗和性能測試。松下這臺微單,真的一點也不「微」,是個實打實的性能產物,論相機硬體素質,可以算是同級別微單中數一數二的,對比索尼A7RIII和尼康Z7完全不吃虧。
  • 松下S1R成為DXO得分最高全畫幅(全文)_松下 LUMIX S1R...
    風光(動態範圍)一項得分為14.1Evs,這一數據低於尼康D850的14.8Evs與索尼A7RIII的14.7Evs,雖然動態範圍稍差與另外幾款產品,但是也屬於高動態範圍的範疇。    體育(弱光感光度)一項得分為3525 ISO,得分微微高於索尼A7RIII的3523,但是遠高於尼康D850的2660。
  • 微單十年 井噴的全畫幅革了誰的命?
    因此相機並不需要眾多獨立模塊的相互合作,只依靠傳感器就能實現拍攝工作,因此微單相機不在需要反光板作為基礎,微單相機上僅保留了機械快門作為物理工作元件,而且未來機械快門也必將被電子快門取代。    正因如此,雖然微單相機誕生之初,目的是提供更小巧的拍攝器材,但是實際上微單相機誕生的根本原因,是傳感器的技術進步,也就是電子技術的突破性發展。
  • 專業相機能否挽回頹勢 2021年相機市場發展前瞻
    此前佳能很早就已展示過1.2億像素的APS-H畫幅的圖像傳感器,在CMOS上完全不用擔心佳能做不出高像素來。而A7C這邊基本可以看作是一個全畫幅版本的A6600,除了畫幅大小以外幾乎就和A6600沒什麼區別了,很顯然,索尼的APS-C旗艦微單未來基本就沒什麼競爭力了,索尼APS-C微單只剩下性價比的產品尚有一戰之力了。另外A7S3和A7C都改用了全新的側翻屏設計,這也預示著索尼未來微單新品的發展動向。
  • 松下山根洋介先生談LUMIX S5產品理念與未來規劃
    2020年9月2日晚10:00,松下正式發布了旗下全新微單LUMIX S5。而就在此次新品線上發布會上,松下影像事業部總監山根洋介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LUMIX S5新品介紹,同時也對松下影像類產品的未來規劃做了闡述。這篇文章,ZOL幫您梳理山根洋介的精彩演講。
  • 聽松下山根洋介先生談LUMIX S5產品理念與未來規劃
    山根洋介先生與LUMIX S5先來迅速了解一下松下LUMIX S5機型的五大優勢:1、緊湊輕巧的機身,重量僅714g。而松下S5則正好相反,淨重僅714g,是典型的微單重量,而與此同時,體積也是縮減不少,看起來更像是一臺名副其實的微單機身。
  • 感光度大比拼:松下 GH5s 相機輪戰同門 EVA1/GH5 及索尼 A7sII
    除了尼康CES上發布的新180mm-400mm鏡頭和松下發布的Lumix GH5S相機外,各大相機廠商似乎不打算在CES上有大動作。說到GH5s的競品,不得不提到索尼A7sII,以及自家的GH5。有趣的是,本次橫評還有專業級攝像機EVA1。EVA1具有雙原生ISO。(什麼是雙原生ISO?一般電影機的原生ISO(Native ISO),也就是基準感光度是800。
  • 索尼正式發布微單A6300:對焦全球最快!
    沒錯筆者指的就是索尼新一代微單™相機ILCE-6000的後繼機,在即將過農曆新年之際它終於和我們見面了!筆者都快感動得碼不出字來!它真正的名稱並不是之前大家猜想的A6100,而是A6300(正確寫法應該是α6300)。索尼全新微單™相機A6300在對焦速度和視頻拍攝上都有質的飛躍,並一舉奪得「全球最快對焦速度」的稱號。
  • 電機額定50Hz,能否在變頻70Hz下運行呢?
    小編給大家分析下,在不超載的情況下,三相電機額定50Hz,能否在變頻 三相電機額定50Hz,屬於普通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它在使用變頻器進行調速V/F運轉過程中只能夠在比較小的分為內進行降頻或升頻使用,但是範圍不能太大,否則由於普通電機的許多技術參數無法達到要求而會使電機嚴重發熱而燒壞。這是因為普通電機與變頻電機的一些技術參數與製作工藝完全不一樣。
  • 1英寸傳感器的變革 可拍4K尼康J5評測
    2008年,當消費類數位相機和單反數位相機還在相互爭奪市場的時候,蘋果的iPhone 3G和松下的第一臺微單G1出現了,似乎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影像行業內的重視,無論是當時的經銷商、廠家還是消費者,都不認為iPhone 3G和松下G1的能撼動消費類數位相機或者是單反數位相機的地位。
  • 十二星座用索尼微單A6000修煉《不虛秘笈》
    看同道大叔最新漫畫吐槽十二星座的拍攝特點,"無辜"的你中槍了嗎?還好,無論你是什麼星座,只要有了支持4D對焦的索尼微單TMA6000相機,並且熟練掌握索尼大法《不虛秘笈》,各位就繼續任性吧,因為沒有索尼微單TMA6000+《不虛秘笈》搞不定的狀況,不信你看……
  • 專訪|松下谷英範:抓住中國市場變化 全方位助力綠色建築發展
    在採訪過程中,谷部長表示:「如今,松下在中國開展各項業務已有四十餘年,事業涵蓋家電、住宅、冷鏈、零部件、汽車電子、互聯解決方案等多個領域,年銷售規模達1100億元,佔集團整體業務1/4。目前松下在中國地域擁有77家公司、6萬員工、其中8800名為研發技術人員。
  • oppo r9s 解bl鎖,刷入第三方recovery
    安卓手機一般是關機狀態下按住電源鍵+音量上鍵進入,但是有些手機卻去除了該模式,比如oppo r9s。 recovery: 這也是安卓系統中的一種刷機模式,類似電腦的windows PE,對系統進行備份,還原,修改部分功能。
  • 微單相機推薦 人臉識別與眼部對焦 索尼打開攝影新世界大門
    索尼微單A7系列微單有一個黑科技,包括A7,A7M2,A7R2,A7R3,A7M3,A9都有這個功能,如果你的相機是以上幾款中的一個,那你的人像拍攝將打開新的世界大門。  先打開相機,看看你的拍攝界面裡面,有沒有打開人臉識別。看看第一張圖裡面的標籤,如果你的跟我一樣,顯示的是off,那麼這個功能就是關閉的,相機出廠的時候,這個功能是默認關閉的。
  • 一次洗14條仔褲 松下經典波輪蘇寧降價
    今天筆者給大家推薦一個大傢伙—松下XQB70-X700W,這款機器擁有7kg的洗滌容量,按照每條牛仔褲0.5kg來算,這臺松下XQB70-X700W一次可以洗滌14條牛仔褲,堪稱洗衣機中的「大肚腩」。現在這款機器在蘇寧易購直降200元,售價為3257元,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 松下G10/S10系列全高清等離子電視上市 NeoPDP國內首度應用
    松下G10/S10全高清等離子電視新品主要參數一覽 系列
  • 防塵功能強大 松下PT-BX431C售8200元 _松下 BX431C_廣州投影機...
    (中關村在線廣州辦事處)松下BX431C商教投影機最大亮度達到4500流明,對比度為12000:1,而且具有可靠的防塵功能,燈泡壽命也在7000小時以上,足夠滿足商務教學辦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