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內大事、重大新聞盤點:人民日報評選結果公布

2020-11-25 閩南網

  12月29日,由人民日報社、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聯合評選的「2017年國內十大新聞」結果正式公布。「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雄安新區設立」「民法總則通過實施」等10條新聞入選,涵蓋時政、法治建設、國防軍事、外交活動、重大裝備設施建造等諸多領域,全面展現了這一年黨和國家事業開創的新局面。

  據了解,人民日報「國內十大新聞」評選由人民日報編輯部組織,至今已連續舉辦十餘載。今年的「國內十大新聞」首次與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聯合評選,來自全國17個省、市、區的41家黨媒平臺成員單位參與,在保持原有規則流程的基礎上,綜合各參評單位負責人投票和意見,最終評選出「2017年國內十大新聞」。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於今年8月正式啟動,由人民日報社牽頭建設,人民日報媒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規劃、承建與運營。該平臺旨在構建起面向全國黨媒的內容共享、技術共享、渠道共享、人才共享、盈利模式緊密協作的公共平臺,努力打造黨媒與全行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截至目前,已有146家單位入駐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2017年12月29日《人民日報》第二版整版刊發「2017年國內十大新聞」評選結果

人民日報「2017年國內十大新聞」分別為:

  一、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10月18日至24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這次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吹響了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前進號角。大會批准了習近平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批准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大會高度評價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的工作,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10月25日,十九屆一中全會選舉習近平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二、雄安新區設立。

  3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範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個縣及周邊部分區域。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對於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先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三、民法總則通過實施。

  作為民法典的開篇之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3月15日獲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這標誌著民法典編纂邁出關鍵一步。民法總則共206條,在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係、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民法總則的施行,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注入了強大動力,開啟了我國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的新時代。

  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

  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首倡舉辦的「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會議,包括29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內的來自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約1500名代表出席。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強調,堅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攜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五、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4月26日,我國自行研製的首艘航空母艦出塢下水。這也是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首艘國產航空母艦下水,體現中國海軍裝備水平的躍升,標誌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航空母艦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彰顯中國國家整體力量的提升。目前,該航空母艦主船體完成建造,動力、電力等主要系統設備安裝到位,正進行系統設備調試和舾裝施工,並全面開展系泊試驗。

  六、建軍90周年舉行盛大閱兵。

  7月30日上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部隊並發表重要講話。1.2萬名受閱官兵、600多臺受閱車輛裝備集結列陣,100多架戰機在6個機場整裝編隊。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以慶祝建軍節為主題的盛大閱兵,是野戰化、實戰化的沙場點兵,是人民軍隊整體性、革命性變革後的全新亮相。

  七、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

  5月5日下午,我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研製的幹線民用飛機C919成功實現首飛。這意味著我國實現了民用飛機技術集群式突破,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研製大型客機能力的國家,中國航空裝備製造水平邁上了新臺階。今年以來,我國自主研製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成功發射,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基於國產眾核處理器的「神威·太湖之光」連續四次斬獲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第一名……中國科技邁向新高度。

  八、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在全國推開。

  11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改革試點由此全面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一項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 對於健全中國特色國家監察體制,強化黨和國家自我監督具有重大意義。作為第一批改革試點的地區,北京、山西、浙江已於4月底全部成立省、市、縣三級監察委,改革成效初步顯現。

  九、世界政黨對話共建美好世界。

  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於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美好世界:政黨的責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講話。這是黨的十九大後我國舉辦的首場主場多邊外交活動;是我們黨首次與全球各國政黨舉行高層對話;也是出席人數最多的首次全球政黨領導人對話會,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在世界政黨史上也具有突破性意義。

  十、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先後經歷13年論證、設計、施工的「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大橋總長55公裡,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實現了「六個最」: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世界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梁。

附:參與評選的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成員單位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中國審計報社、中國氣象報社、人民鐵道報社、北京正義網絡傳媒有限公司、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寧夏日報報業集團、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安徽新媒體集團、安徽星報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甘肅廣播電影電視總臺、石家莊日報社、張家口日報社、滄州日報社、廊坊日報社、太行日報社、林海日報社、瀋陽日報社、丹東日報社、無錫日報報業集團、徐州廣播電視臺、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淮安日報社、吳江日報社、太倉日報社、丹陽日報社、靖江日報社、溫州日報報業集團、衢州日報報業傳媒集團、長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淮北日報社、銅陵廣播電視臺、濱州日報社、宜昌三峽廣播電視總臺、襄陽日報傳媒集團、衡陽日報社、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海口日報社、安順日報社、畢節日報社、西安廣播電視臺、蘭州廣播電視臺。

原標題:人民日報「2017年國內十大新聞」評選結果公布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2017南京十件大事是什麼?
    2017,南京哪些大事讓你影響深刻?有哪些正能量刷爆了你的朋友圈?穿過時光的長廊,我們一起回想……由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南京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南京廣電集團承辦的「2017年南京十件大事」從今天起開始評選,我們備選了30件南京大事記,拉至文末可以直接參與投票。
  • 2017年全國林業信息化十件大事
    2017年,在國家林業局黨組的正確領導和各地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林業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為全面總結2017年全國林業信息化建設取得的成績,展示林業信息化建設成果,加快推動「網際網路+」林業建設,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中國林業網(國家林業局政府網)(www.forestry.gov.cn)組織開展了「2017年全國林業信息化十件大事」網絡評選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
  • 2017年,這十件大事影響了中國銀行業
    央廣網北京1月18日消息 1月17日,中國銀監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共同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十九大及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召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銀監會開展「三三四十」專項治理等多件大事位列名單前列。
  • 2017年健康行業大事盤點
    回看剛剛過去的2017年,眼科、腫瘤等36種高價藥納入醫保,談判後藥品降價惠民;網際網路醫療給群眾帶來更大的便利;醫生多點執業平臺紛紛落地開診,醫生價值得到更大體現;人工智慧加速發展……下面,不妨跟隨記者,共同回顧這一年健康行業發生的大事。  眼科、腫瘤等36種高價藥納入醫保  2017年,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相關政策陸續出臺。
  • 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時政新聞
    2018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備考時不我待,在公務員考試中,行測中往往有1-3道常識題與時事政治密切相關,側重考查的是國內近一年的重大時事,包括國家發展規劃、重大法律制定或修改、重大科技成果、全國範圍大型活動、國家建設大事、涉及中國的重大國際事件等。
  • 大唐託克託建成世界最大火力發電廠 入選2017年十大電力企業新聞
    12月28日,中國電力傳媒集團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電力企業新聞,集團公司所屬大唐託克託發電公司建成世界最大火力發電廠入選。中電傳媒2017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活動自12月初開始,採取線上投票與線下評選相結合的方式,利用網絡和新媒體平臺,將候選新聞全部對外公布,共有20多萬人次進行了線上投票;同時,國家能源局各司領導、眾多能源電力行業專家學者、各大能源電力央企新聞負責人等在線下參與了評選。
  • 中國2017年一季度GDP即將公布!下周市場重大事件一覽
    摘要 【中國2017年一季度GDP即將公布!下周市場重大事件一覽】下周(2017年4月17日—2017年4月23日)公布的重大數據主要集中在中國和美國。
  • 2017年7月7日時事新聞(國內+國際)
    【國內新聞】一、習近平在漢堡會見出席G20峰會的韓國總統文在寅、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地時間6號在柏林會見了韓國總統文在寅。習近平強調,希望韓方重視中方正當關切,為中韓關係改善和發展掃除障礙。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地時間6號在漢堡會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 「2017年安徽省轄市最具影響力十件大事」揭曉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為充分展示2017年省轄各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進一步凝聚力量,提振信心,促進發展,由省市長協會主辦的「2017年安徽省轄市最具影響力十件大事」評選,歷經各市三個月的海選、申報,5月12日經過專家、學者初評和複評,在新聞媒體的全程監督下,「2017年安徽省轄市最具影響力十件大事」新鮮出爐:  1、淮北市淮水北調工程淮北段通水,皖北振興迎來新機遇;  2、亳州市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政府治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3、宿州市第一屆國際雲安全大會成功在
  • 2017年度和2018年度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揭曉212件作品獲獎
    人民網北京12月31日電 (孟植良)2017年度和2018年度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結果近日揭曉,共評選出212件優秀新聞作品。其中,2017年度一等獎13件,二等獎26件,三等獎52件;2018年度一等獎17件,二等獎34件,三等獎70件。
  • @新聞人 一起看!9月傳媒大事多
    熱點新聞   2347名記者報名採訪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9月4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新聞中心正式運行。截至9月1日,共有285家媒體機構的2347名境內外記者註冊報名。
  • 2019年國內民航十大新聞
    日前,《中國民航報》與《中國民用航空》雜誌聯合開展「2019年國內民航和國際民航十大新聞評選」活動。經過行業專家評選和公眾投票環節,評選出2019年國內民航和國際民航十大新聞。2019年3月11日,按照民航局發出的通知要求,國內各運輸航空公司於當日18時前暫停了所有波音737-8飛機的商業運行,並通過調換機型、優化航班計劃、合理調配運力等舉措,確保運行安全平穩,保障旅客出行順暢。
  • CTI論壇2017年度「編輯推薦獎」評選結果揭曉
    12月21日,由中國計算機和通信領域裡的網絡社區和門戶網站CTI論壇(www.ctiforum.com)主辦的"行業應用及市場分析主題沙龍暨2017年度CTI論壇編輯推薦獎頒獎"活動在北京成功召開,並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CTI論壇編輯推薦獎"的評選結果。"
  • 2017年度和2018年度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結果公示公告
    2 掃出一片朗朗乾坤 報刊通訊 倪  弋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社 3 縷縷春色透監門 絲絲親情滿庭芳
  • 2014「華冠」杯優質供應商評選年度百強企業結果公布
    2014「華冠」杯優質供應商評選年度百強企業結果公布 文章來源自:高工LED綜合報導
  • 2017年7月19日時事新聞(國內+國際)
    【國內新聞】一、習近平同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舉行會談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在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舉行會談。習近平指出,中巴兩國友誼源遠流長。本次會議以「創新引領,深化合作」為主題,就科技創新政策交流、專題領域合作、聯合資助多邊研發項目、青年創新創業、青年科學家交流、科技園區合作等達成了多項重要成果,並發表了《杭州宣言》《金磚國家創新合作行動計劃》和《金磚國家2017―2018年科技創新工作計劃》。
  • 專題 | 2017丁酉年新聞大事紀
    2017年進入尾聲,2018年近在咫尺。
  • 2017年3月18日時事新聞(國內+國際)
    【國內新聞】一、《關於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發布新華社17日受權全文播發《關於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 2017年,影響中國銀行業的十件大事
    中國日報1月18日電 1月17日,中國銀監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共同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幫助社會公眾更好地了解中國銀行業的重要動態和政策,其中包括監管部門整治金融亂象、國家金融發展穩定委員會成立、放寬外資進入銀行業比例限制等等。
  • 中銀協總結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
    中國證券網(見習記者 張瓊斯)在中國銀行業協會17日舉辦的「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好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  二、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統籌協調金融穩定和改革發展重大工作。  三、銀監會開展「三三四十」專項治理、搭建網貸行業「1+3」制度框架,印發系列「強監管」「治亂象」「防風險」等指導意見,金融亂象整治取得預期效果。  四、健全「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促進銀行業穩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