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麻山鎮麻山村,這個有著4200餘人的村,到2016年7月,黨員人數就達到了174人。今年以來,特別是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更是掀起了新一輪的入黨熱潮,該村黨總支收到村民的入黨申請書累計達82份。麻山村群眾入黨積極性為何如此之高?入黨熱現象在該村的掀起,其背景和動因是什麼?近日,筆者來到麻山村,探訪174名黨員和82份入黨申請書背後的故事。
內生動力,農民群眾入黨願望強烈
深秋季節,行走在有著「國家級生態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等榮譽稱號的麻山村,在本地自釀葡萄酒的醉人香味中,讓人感受到另一種濃鬱的紅色氣息。早在2006年,麻山村黨總支就獲評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榮譽稱號,目前黨總支下設三個支部。
在麻山村,有不少德高望重的老黨員。上世紀60年代初,劉輝蘭、王正雲等女黨員組成"十姐妹",圍繞著文明創建內容常在村裡開展活動。劉輝蘭是當初「十姐妹」中的老大。今年84歲的她有著55年黨齡,是大家眼中的「劉司令」。當年,20多歲的她就帶領其他9個姐妹為村裡做好事。直到2007年,這些老人仍一手拿著火鉗,一手拿著塑膠袋,在村裡義務撿拾垃圾。考慮到年歲已大,村裡不讓她們繼續做下去,但劉輝蘭至今還幫村裡做義務宣傳。
正是有了「十姐妹」這樣一批德高望重的老黨員樹立起榜樣,讓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贏得了老百姓的讚譽。農民群眾受老一輩黨員的影響,催生出要求進步的思想,一大批群眾加入黨組織的願望更加強烈。入黨群眾多,每年發展的黨員名額卻有限,為了如願加入黨組織,不少群眾決心做出榜樣,積極參加文明創建,淨化農村環境,熱心公益事業,幫助鄉親鄰裡,每年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堅持不懈,直至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如今村裡又湧現出新「十姐妹」,倡導文明生活,傳承奉獻美德。橋頭組46歲婦女組長鄔豔萍是新十姐妹之一。鄔豔萍的父母親年老體弱,患病在床需要長期護理,幾年如一日都是一個人她悉心照料。但無論家事多麼忙,鄔豔萍都積極參加黨組織開展的各類活動,帶領組上的婦女關心留守女人和兒童。今年7月,在遞交入黨申請書6年後,鄔豔梅成為正式黨員。
齊頭並進,入黨考察與組織管理並重
「用鐵格子篩了,再用米格子篩」。在麻山村,要想入黨沒那麼容易。
在入黨條件上,村黨總支格外注重把思想純正的村民,特別是年輕人和能人吸納進黨員隊伍。浙江人鄭洪亮來麻山村種葡萄快8年了。在他的帶動下,全村葡萄種植面積發展到千餘畝。「錢賺得不多,卻賺到整個村子的認可」,2009年6月,老鄭向幸福支部提交了入黨申請,2014年黨總支規劃發展正式黨員才3個,大家把這寶貴的名額送給他。
在入黨程序上,每一個環節都經過黨員大會的無計名投票,以及支部對擬發展對象嚴格的德行考察,並把握好三個入黨條件,首先是有公德心,入黨動機純正,村民遞交入黨申請前,支部會先行考驗;其次是能作為,說得好不如做得好,要讓大家看到入黨誠意和個人能力;最後是擇優入黨,確保黨員隊伍「精兵良將」,如果不符合入黨條件的,依照黨的章程,清除出黨員隊伍。今年2月,已是預備黨員的村小組組長劉某因家裡急用錢,從公款裡挪用5000元,不久後又放了回去。村裡的老黨員得知後,認為他不具備黨員條件,一年考察期過後,村裡取消了他預備黨員的身份。
在黨員管理上,麻山村也有自己的一套模式。今年年初,村總黨支專門召開黨員幹部會議,在幹部之間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還特別邀請老黨員和群眾代表參加,黨員幹部認真聽取了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會議開得十分熱烈。平時,村黨總支還會注意收集身邊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召開相關會議時,將這些具有感染力的故事講給黨員聽,以此激勵和感染黨員更加奮發向上,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僅如此,「七一」期間,應老黨員的要求,村總黨支帶領100多名黨員赴蓮花參觀龔全珍工作室,其中60歲以上的黨員就佔了50%。
示範引領,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受益頗豐
老一輩黨員樹立起的標杆,讓後繼者有了繼續前行的動力。在麻山村,每一個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大家建設家鄉的熱情十分高漲。
2005年,村裡打算流轉20畝土地,大力發展葡萄種植業,從浙江引進技術人員。當時很多村民對土地流轉的概念並不理解,擔心土地流轉出去了,租金能不能按時給?以后土地會不會還屬於自己?一時間,村裡工作遭遇很大的阻力。為了引導村民轉變觀念,黨員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宣傳流轉土地發展農業的好處,並逐漸取得村民的信任。第二年,黨員吳建生和文建中帶頭種起了葡萄,他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黨員的致富熱潮給群眾帶好了頭,黨員的先進性和示範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村民心中掀起股股衝動,紛紛仿效。如今,該村90%的土地和山林均實現流轉,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經營得到進一步提升,湧現出一大批綠色農業產業化示範點和龍頭企業。
近幾年,麻山村總支部帶領群眾走特色種養的路子,整村推進果業、花卉苗木等基地建設,建成幸福大觀園、七彩葡萄農莊等休閒基地吸引了遊客絡繹不絕,農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年人均收入達到15000元。
如今,麻山村村莊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素質不斷提高,優勢產業快速發展。在享受發展成果的同時,村民充分感受到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充分感受到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在「兩學一做」開展之際,村民以踴躍入黨的舉動,回報黨的惠民政策帶來的實際收益和村黨組織不計回報的付出。相信不久後,會有更多的入黨積極分子向黨組織靠攏,黨員身份真正成為一種榮譽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