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安全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自身謹慎注意,同時所屬場所責任部門也要儘可能排除隱患,做好安全提示。回家撞上了玻璃門,門牙脫落,「太丟人了」
近日,河南鄭州市民王先生向媒體求助,稱自己前兩天下午6點半回家,天已經黑了。當他進單元門時,由於光線太暗,而玻璃門太乾淨太透明,結果一下子撞在了玻璃門上,他被撞得頭髮懵,最終導致其兩顆門牙脫落,現在一說話就漏風,「實在是太丟人了」。並稱「實在是太乾淨了,我近視還有點散光,還以為門是開著的。」
王先生認為,物業方面做到沒有排除隱患,側門處沒有貼安全提示標誌。應該為此賠償他一部分損失。
從現場畫面可以發現,王先生撞倒的這扇門擦得確實很趕緊。而且事實上是固定玻璃板,並不通。而中間兩扇門是出入的玻璃門,並貼有「小心玻璃」的安全警示語。王先生說,自己剛搬過來不久,對小區環境還不熟悉。樓道的聲控燈在他撞門後才亮起。進門前一直在低頭看手機
物業方面表示事發後他們調取監控發現,王先生進門之前一直在玩手機,兩側玻璃板不是進出門,所以沒有貼安全警示。目前物業方面承認工作上有不嚴謹的地方,並積極解決事件,對涉事業主進行慰問,並貼上了安全標誌。具體賠償問題,雙方還在協商。安全隱患儘可能排除,但自身安全,還得靠自己
該安全事件,實在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物業方面,透明玻璃處確實應該在醒目位置張貼醒目的安全提醒標誌,一旦出現由此造成的安全事故,或許也讓受害者確實「有話可說」。另一方面,我們認為更重要的還是當事人,安全隱患儘可能低排除,但並不意味著安全隱患絕對就不可能再存在。自身安全,還是要靠自己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範。
路肯定有不平的地方,但為什麼大多數人不會摔倒?玻璃門不是今天才存在,為什麼更多的業主都能夠安全無憂通行?這才是關鍵問題。光想那麼暗,還低頭看手機,出現不慎或許也是必然的,不會撞牆,也會掉坑。
每個人都應該自己為自己的安全負責,而不是靠別人。別人儘可能排除隱患,雖是責任,但也不能派出所有的隱患。本事件雖然不能說受傷者屬於「碰瓷」,但對物業來說,出現這樣的事,也是「太意外」。
還有很多一部分人,出現事故後,也確實主要原因在自己,但還是儘可能地區苛求別人的責任,為的是減少自己的損失。這種心理,很大意義地存在個別人心裡,不從自身問題上找原因,出事後第一時間找索賠理由,確實是一種轉接責任的行為。
或許雙方都有一定的責任,但也應該分清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明確事件發生的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該承擔責任大頭兒的,應該承擔損失的大頭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