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都是公開的,沒有會不會的問題,只有願不願學的問題。
很多創業老闆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別說996,007都不足以形容他們的辛苦。
但是,疲於奔命並等於做事有效率,或者說,越是疲於奔命就越是沒有什麼效率和效益。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還記得那句話嗎,「永遠不要用戰術的勤奮去掩飾戰略的懶惰」,人長個腦袋就是用來思考和學習的,實際上,我一直覺得:
創業者要成功,一定不是靠拼體力,而是要去靠拼智慧。
儘管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戰略方向,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
那就是用人的問題。
對於用人的重要性,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流傳過一句話:
「一個人永遠不要靠自己一個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個人花每個人的力量。」
當然這句話誰說的不重要,關鍵的是這句話的內涵已經是說到了本質了。
「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樣的話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但又有幾個人可以真正明白、知行合一呢?
事實上,很多道理都是需要親身經歷過苦難和挫折才能長在心裡,心領神會的。
任正非說自己創建華為的時候已經洞察了個人英雄主義的狹隘和局限性,因此「......我深刻地體會到,組織的力量、眾人的力量,才是力大無窮的......一個人不管如何努力,永遠也趕不上時代的步伐,更何況知識爆炸的時代。只有組織起數十人、數百人、數千人一同奮鬥,你站在這上面,才摸得到時代的腳。我轉而去創建華為時,不再是自己去做專家,而是做組織者......如果不能民主的善待團體,充分發揮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將一事無成。」
但是,雖然從事組織建設成了任正非的追求,可究竟如何組織起千軍萬馬,卻是天大的難題。
人性從來是複雜的,三個和尚沒水喝,想做組織者,想「靠100個人花每個人的力量」,你就必須是深入的了解人性的規律才行。
任正非是通過員工持股制度分擔責任、分享利益,「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組織起了華為的千軍萬馬。
但對於我們這些創業者來說,很難學任正非。
根據我自己的體會,首先自己做不到任正非那麼深的道行,看得透,悟得清,算得準。
不客氣的說,如果我現在去搞什麼員工持股制度,不僅是做不到「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反而是很快讓公司分崩離析。
所以,方法雖然是公開的,但沒有老師教,自己沒有達到那個境界,是沒有辦法複製的,我們已經看過太多一樣的事被不同的人做有不一樣結果的例子了。
其次,公司和員工之間是存在很大的認知、利益差異的,就算是你給了員工股份,他也做不到股東的要求,實際上你可能反而是害了他。
而員工的問題看似是他自己的緣由,但是呢,還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員工不行,歸根到底還是老闆不行。
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我是一百個不服氣,我想員工不行是他自己的事,跟我有什麼關係。
後來我才慢慢想明白。
員工是公司發展的生產力,而老闆對員工的思維認知水平決定了公司的生產力水平。
也就是說,員工的水平不行,其實是老闆的水平不行。
公司和員工之間的認知、利益差異不是靠員工去消除的,這個差異必須是靠老闆去化解的。
如果創業老闆們還想不明白這點,那說明需要檢討一下自己的心智模式——該升級了。
不要靠自己一個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團隊裡每個人的力量。
對團隊力量的發揮程度決定了公司的發展程度。
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可很多人都對此懵懵懂懂,視而不見。
創業的失敗,其實不是因為不夠努力或沒有做出事情,從根本上說,不過是因為真正的問題沒有被解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