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陝西考察時強調,要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紮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先後來到商洛、安康、西安等地,深入自然保護區、貧困山區、社區、學校、企業等,了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脫貧攻堅、復工復產等情況,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進行調研,看望慰問幹部群眾。在考察過程中,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分別強調了這些問題。
秦嶺
習近平強調——
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陝西要深刻吸取秦嶺違建別墅問題的教訓,痛定思痛,警鐘長鳴,以對黨、對歷史、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把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職責,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決不能重蹈覆轍,決不能在歷史上留下罵名。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麼、強調什麼,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切實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到行動上,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
脫貧攻堅
習近平指出——
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接下來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
習近平強調——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解決好貧困群眾就業問題非常重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通過各種方法保障貧困群眾就業。
習近平強調——
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後,後續扶持最關鍵的是就業。樂業才能安居。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貧。易地搬遷群眾來自四面八方,加強社區建設很重要。基層黨組織要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把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抓好,求真務實,讓人民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習近平指出——
要加快補齊公共衛生服務短板,加強農村、社區等基層疫情防控能力建設,把各項防控措施常態化。
習近平強調——
要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切斷貧困代際傳遞。
習近平指出——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希望鄉親們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興業,脫貧奔小康。
復工復產
習近平強調——
製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國有大型企業要發揮主力軍作用,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帶動上下遊產業和中小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習近平指出——
新時代陝西要有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既要抓住西部大開發、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又要善於從眼前的危機和挑戰中搶抓和創造機遇,不斷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創造新的更大業績,邁上新的臺階。
習近平強調——
要在科學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有序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復商復市,努力恢復正常生活秩序。
「西遷精神」
習近平指出——
「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要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培養更多一流人才。
習近平勉勵廣大師生——
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
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習近平強調——
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推進5G、物聯網、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建投資,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指出——
要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突出基礎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舉措,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加快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商貿物流樞紐、重要產業和人文交流基地,構築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
陝西生態環境保護
習近平強調——
陝西生態環境保護,不僅關係自身發展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而且關係全國生態環境大局。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調整區域產業布局,發展清潔生產,推進綠色發展,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要堅持不懈開展退耕還林還草,推進荒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推動黃河流域從過度幹預、過度利用向自然修復、休養生息轉變,改善流域生態環境質量。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習近平指出——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辦好民生實事。要瞄準突出問題精準施策,做好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工作,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產業,加快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成果。要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抗擊疫情鬥爭是一次大考
習近平強調——
這次抗擊疫情鬥爭是一次大考,充分彰顯了各級黨組織的強大戰鬥力,彰顯了廣大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同時也暴露出一些黨組織組織領導力不強,一些黨員幹部能力不足、作風不實等問題。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落實到黨的建設全過程。
延安精神
習近平指出——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用以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為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習近平強調——
陝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要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