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平時在跟車主討論車輛時,經常會聽到A柱、B柱、C柱等字眼。像是什麼擋盲區,行車安全等等各種說辭,作為小白車主聽得更是一頭霧水。對於汽車上的知識並不是每一個會開車的人都會懂。那麼汽車的A柱、B柱和C柱到底在哪裡呢?各自都有些什麼作用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些問題。
在整車車身架構上,ABC柱的位置及形狀直接與車輛的整體布置、安全及駕乘舒適性息息相關。這些柱體不僅起到撐起駕駛艙車頂的作用,而且還能對車內的乘客起到很有重要的保護作用。首先,A柱的位置是車身最前方,位於前風擋玻璃兩側的立柱,左右後視鏡的上方。車輛上的A柱除了起到連接車頂跟車身的作用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當汽車前部在發生意外事故的時候,能夠保護保護乘員艙不變形、防止懸架或一些零部件侵入乘員艙的作用,進一步保護乘員艙的完整。
同時A柱是檢驗一輛汽車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所以通常都是採用高強度的鋼板或者熱成型鋼衝壓而成。不過A柱有一個安全隱患,那就是會給駕駛員造成的行駛盲區。因為A柱在碰撞安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設計時,都會比較粗壯,但同時也會給車主造成了極大的行駛盲區。
B柱的位置處於車輛上的前後門之間的那根立柱,不僅要支撐起車頂蓋,還要承受前、後車門的支撐力。但發生側面碰撞時,作用更是重要。如果B柱上的強度不夠的話,那外部的物體會直接侵入車內,對車內的乘員安全造成直接影響,增大乘客傷亡的機率,車輛上的B柱對於提高乘員艙的強度以及對付側面撞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C柱的位置位於後風擋玻璃兩側的立柱,主要作用是承受和分散追尾時的撞擊,有效保護乘員艙的安全。不過C柱並不會像A柱一樣影響車主的行駛視覺,同時發生追尾撞擊相對於正面撞擊來說會比較小。所以對C 柱的要求並沒有A柱和B柱那麼高。所以通常都是採用普通的高強度鋼製造,很少有使用熱成型鋼的。
至於誰的安全要求更高一點,其實車上每一個柱體發揮出來的作用都是極其重要的,當車輛在發生意外事故時候,像翻滾或傾覆時。A、B、C柱發揮的作用都能夠有效避免駕駛艙被擠壓變形。柱體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對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