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作為一種常見疾病,發病原理通常與飲食不當有很大關係。啤酒、海鮮等高嘌呤食物,都是導致痛風的危險因素。但很多人忽視了另外一大隱形殺手:果糖。研究發現:每天喝1杯橙汁,痛風危險增加41%。
南京市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的一名患者,才30歲出頭就開始出現腳疼症狀,經檢查發現,他體內尿酸高出正常值100多,被確診為痛風。
患者說:「一開始沒意識到是痛風,以為是扭傷。其實我啤酒喝得也不多,主要是上學的時候飲料不太限量。」
這名患者納悶,自己並不是啤酒、海鮮愛好者,為什麼還會發生痛風?醫生解釋,每天一到兩瓶碳酸飲料,正是這名患者早發痛風的重要原因。
南京市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醫師陳興國介紹,碳酸飲料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果糖如果攝入過高的話,它會進入細胞促進腺嘌呤核苷酸的分解和代謝,間接導致嘌呤含量的增高,因此同樣也能導致痛風。
美國波士頓研究人員在22年的時間調查了8萬名婦女的飲食情況,研究發現:每天喝1杯橙汁的婦女,痛風危險增加41%;每天喝2杯橙汁的婦女,痛風危險會成倍增加,達2.4倍。醫生提醒,如果只控制高嘌呤食物,而不控制果糖,尿酸很可能還是居高不下,最終導致痛風的發生。
「天天喝可樂飲料,一天喝幾瓶,這是一種導致痛風發生的行為,」陳興國醫師補充道,「一些年紀大的老太太為了保養,喜歡喝蜂蜜。蜂蜜喝多後,誘發高尿酸值,從而導致痛風。這兩類病人實際上都是吃了果糖含量很高的食物誘發痛風。」
醫生介紹,果糖含量高的食物有甜飲料,包括可樂、果汁、功能飲料,還有蜂蜜,蜂蜜的果糖含量超過70%。此外,蘋果、香蕉、梨、芒果、荔枝、哈密瓜、西瓜等水果,果糖含量都很高。預防痛風,不僅要控制啤酒、海鮮等高嘌呤食物,還要控制果糖攝入,尤其是高危人群,吃水果也要適量。
關於特別需要注意果糖攝入的人群,陳興國醫師提醒:「尿酸已經很高的人,如果說天天吃一個西瓜,果糖的總量肯定是會高的;現在小胖子很多,小到甚至於十六七歲,痛風也會發,這一類小孩也要重點預防。」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汪樂萍 編輯/韓瑜)
來源:荔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