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辦白事我隨禮兩千,我女兒出嫁邀她參加,收到微信後愣了

2020-12-01 騰訊網

在工作中竟然會遇到很多需要打理人際關係的場合,而作為一種打理的方式很多人都會選擇通過隨禮這個行為去作為自己的回應,但是有的場合可以隨禮有的場合也應該避諱,只是有的人不會處理這樣的狀況,反而讓同事關係變得更加僵硬。有一位網友就曝光了自己的一次工作經歷,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該網友表示道,同事家裡過白事,自己當時並不知道怎麼能更好的安慰對方,就選擇了給對方隨禮,而且給了兩千塊之多,對方也說了謝謝而且還接受了轉帳。結果網友自己女兒要結婚的時候找到對方,對方不僅沒有回消息而且連電話都沒有看,看起來很敷衍的態度,最後只是說了一句祝她幸福就沒了,這件事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有網友表示道,這個網友的做法有一點咄咄逼人了,首先一開始就不應該在對方家人去世的時候給對方錢,這個做法本身就不合場合,再其次後面對方沒有收到自己的消息,自己也不應該反反覆覆去催,而且這個做法並沒有帶來什麼好的結果,反而讓大家的關係變得更加僵化了,這樣以後大家相處也會變得很尷尬。

還有網友表示道,對方的做法有點太過於置之不理了,畢竟之前網友給他轉錢的時候他很快就收下了。這樣收下錢之後對方有事找到他的時候卻四處搪塞的行為實在太令人心寒了,畢竟網友之前確實對對方還不錯,這個做法直接把兩個人的關係推向了冰點化。

在小編看來,同事之間如果出現了金錢上的糾葛一定要及時清理清楚,不然對雙方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還有就是同事辦白事的時候還是不要隨錢的好,以免出現什麼問題。

您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說出您寶貴的想法。

相關焦點

  • 同事結婚我隨禮500,我辦白事大夥湊錢,他卻躲廁所,回頭收到微信愣了
    同事的關係有時候很純粹,見到對方有喜事,願意送上超過其他同事的隨禮,但有的時候,見到對方遇難,不願多出一分錢。下面這位網友的同事結婚,他送上五百隨禮,但當該網友辦白事,對方卻選擇躲廁所,回頭該網友收到對方微信,看完內容愣住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同事結婚我隨禮600,我結婚他隨禮200,三天後收到微信愣了
    職場上,隨禮講究「禮尚往來」。比如,你同事結婚你隨禮了600,等你結婚他就得拿這600還禮給你,只能多不能少。還拿你同事結婚你隨禮600來說,你同事如果還禮少了這個錢數,沒有什麼特別原因,你心裡就把他看得低,認為他人品不行。
  • 同事結婚我隨禮八百,我結婚同事隨禮二百,十天後收到他微信愣了
    職場上,同事結婚會邀請你去喝喜酒。可喝喜酒可不能空手去,道聲祝福還得隨禮送上個「大紅包」。大家都知道的,隨禮上還有個不成文的規矩:禮尚往來,比如,同事結婚你隨600,等你結婚他就得以同樣的錢數還禮給你。
  • 老闆家過白事,員工隨禮2千,當晚收到老闆微信,看完愣了
    我國是個比較注重禮儀的國家,在各方面都有著規矩,比如白事和喜事,很多人在辦白事的時候都會選擇收些賓客的隨禮,但也有的人不注重這一點,下面這位網友的老闆就是這樣的一位人,而他和老闆的對話,也讓不少網友議論紛紛。
  • 同事結婚我隨禮800,我結婚他卻沒隨一分錢,次日收到微信愣了
    有位朋友在某職場論壇發了篇帖子,同事結婚他隨禮800,他結婚同事卻沒隨一分錢,次日收到微信……他在帖子裡是這麼說的:有個同事比我早進公司二年,我上班時他沒少帶我。關係因此比較好。過了一年他結婚,一般的同事都隨了200,我隨禮了800。
  • 同事結婚我隨禮1k,我生日收到200,當晚收到微信,我愣了
    同事結婚我隨禮1k,我生日收到200,當晚收到微信,我愣了我的同事小劉前不久結婚了,邀請我去參加婚禮。我和他也是多年的老同事了,看到他成家,心裡也是非常高興的。參考了一下其他同事給他打的禮金,我就選擇折中,給了他一千的禮金,並且記錄在冊。這不是為了要他以後還禮,而是將自己的每一筆支出都記錄在冊。到了我生日的時候,他也來參加了。
  • 同事結婚我隨禮888元,我家辦白喜事,看到同事給的紅包愣了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注重交際往來,而紅白喜事的隨禮就能輕易體現對朋友的重視程度。在我看來隨禮的多少並不重要,畢竟每個人的經濟情況都不一樣,這些都要在自願且自己承受能力的基礎上。不過大小事隨禮重在往來,別人在你辦事的時候隨了多少錢,那當他辦事的時候,你則應該按照原來的數量給他還回去。最近在職場論壇中的一個帖子受到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事情是這樣的。
  • 同事母親去世,大家協商統一隨禮100,收到同事回信大夥愣了
    如果身邊的人遇到了白事或者喜事,那麼大部分人都會做出祝福或者安慰對方的舉動,但如果是身邊的同事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我們該怎麼做呢?下面這位網友的同事母親去世,所有員工協商隨禮一百元,隔天收到同事回信,所有員工都愣住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我結婚,同事隨禮500,他結婚,我隨禮300,他在微信上說了16個字
    王強是我的同事。他常在我跟前以「前輩」「老大哥」自居。其實,他只是比我早進這家公司一年。老闆讓我跟著王強跑項目,多學習學習。王強哪都好,就是說話有點「飄」,不那麼實在。一天,他突然跟我:去辦點事,忘了帶錢了。
  • 老闆結婚,說隨禮少了會後悔,我隨禮1000,回家打開微信樂了
    聽那語氣,是十分不滿的,估計心裡想老闆過來「教育」我一通吧。當時老闆坐在我身後,我和他是背對著的,大概相隔一米遠。我豎起耳朵,聽見老闆壓低聲音說:「新人犯錯是很正常的,她以後多注意就好了。」他的聲音很小,我卻聽得格外清楚。想必那位女同事,也聽得很清楚。後來,那同事再也沒找過我的麻煩。
  • 農村隨禮兩極化,喜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近幾年隨著農村人們經濟收入越來越高,生活的越來越好,村子裡各種喜宴也越來越多,以前村子裡的喜宴主要是婚宴和滿月酒,近幾年升學宴,壽宴等也成為了喜宴之一,面對著玲琅滿目的喜宴,人們也越來越抗拒,在喜宴隨禮時也可以說是被動隨,但是誰家有了白事卻不一樣,即便是沒有接到通知也會主動幫忙和隨禮,為什麼隨禮時會出現這樣的兩極分化呢
  • 同事結婚,我隨禮2000,剛到家就收到他的微信,他說「紅包太小」
    很多人都說職場上的同事之間的情誼「淡如水」。別看整日朝夕相對,「勾肩搭背」,親暱的如同兄弟一個樣。但同事心裡也清楚,今日同事,明日或許就是路人,同事為了前程跳槽是正常不過的事。所以,同事之間的「甜言蜜語」都只是說說沒有當真。
  • 我結婚同事隨禮888,她家喪事我隨200,她卻讓我「補差價」
    而很多普通朋友、同事之間的相處,往往是靠「經濟上的來往」維持下去的。有一個女讀者就給我發私信傾訴,她說跟一個同事差點因為隨禮的事情鬧掰了,就因為婚禮和喪事給的錢不一樣,女同事就生氣了。一、女讀者傾訴:何老師你好,我想跟你說一下我的女同事。
  • 農村隨禮「兩極分化」,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為啥區別對待?
    面對日趨增多的農村隨禮次數,農民在隨禮的時候表現出了比較明顯的選擇性,也就是農民調侃的「兩極分化」,那就是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同樣是隨禮,農民為啥要區別對待呢?紅事為啥被動隨呢?說到底,我覺得還是因為紅事太多了。
  • 女同事說父親有病,向我借1萬,3個月後我發微信給她,愣了
    有同事向你借過錢嗎?你借給了他嗎?其實誰會沒有個難處呢,只要在我們的能力之內,也願意伸手幫助下他。可有一條,這同事我們熟悉,知根知底,也了解他的為人,才會拿錢出來。不管錢的多少吧,都是辛苦掙來的,而不願意借給一個人打了水漂。
  • 老同學結婚我隨禮1000,我結婚收到他的紅包,當即把他拉黑了
    老同學結婚我隨禮1000,我結婚收到他的紅包,當即把他拉黑老王參加工作已經有十來年了,兜兜轉轉好幾家公司,終於選定了現在這家適合自己的,在這家公司已經待了三年多的時間。因為老王對現在的這份工作十分熱愛,所以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也很努力,時常花自己的業餘時間進行鑽研,所以也取得了不錯的工作成果。
  • 閨蜜結婚我給她隨禮2000我結婚閨蜜給我隨禮500看到她朋友圈我愣住
    我和閨蜜是大學同學,在大學的時候我閨蜜就認識了她現任老公,大學畢業之後,她就結婚了成為了全職家庭主婦,她老公家庭條件不錯。我挺為她開心的,嫁給這樣的人,以後後半生應該會衣食無憂。 閨蜜結婚的時候,我剛剛參加工作,沒什麼錢。我就跟我哥借了2000拿給閨蜜當隨禮,其實我從來都不跟我哥借錢的。
  • 蒙城:紅事隨禮200,白事隨禮100,不留「鴨尾」
    推行 「喜事新辦、喪事簡辦、陋習禁辦」,反對「鋪張浪費、攀比炫富、封建迷信、黃賭毒俗」,通過開展以「移風易俗宣教、婚喪禮俗治理、殯葬領域整治、『黃賭毒俗』和邪教專項治理、重點人群引領」為主要內容的「五大行動」,逐步實現紅白喜事規範化、民間習俗文明化、移風易俗常態化。蒙城縣城鄉居民辦理紅白喜事「十提倡」一、提倡喜事新辦、喪事簡辦、陋習禁辦。
  • 姐姐結婚我隨禮200元,媽媽嫌少給我退回,回家後拆開信封我哭了
    姐姐在畢業之後,進了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工資很不錯,而她也在這家公司裡,認識到了我現在的姐夫。姐夫是姐姐的上司,比姐姐大5歲,為人成熟穩定,姐姐在和姐夫在一起兩年後,他們結婚了。姐姐的婚禮擺得比較大,光是女方家就擺了50多桌,基本上把所有的親戚朋友都請了過來,這個婚禮相比於我之前的不知道盛大多少,我之前因為結婚禮金不夠,只是請了親近的親戚擺了幾桌而已。
  • 我熱情邀閨蜜參加回門宴,500塊份子錢卻令我倆絕交
    她安慰自己,可能人家真有什麼事也說不定,算了,禮到了就行了!這個不用說,大家都心照不宣嘛,一般有事都是這麼做的,請朋友代隨禮。林夏繼續打電話,一個打不通,一個打通了,聲音壓的很低,直接說:「掛了,孩子睡午覺呢」,然後,微信上問怎麼了,林夏只好在微信上說自己要補辦酒席了,請對方一定攜全家赴宴!結果,等了一會兒,只等來三個字「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