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題圖|段永平
「我從小胸無大志,也沒什麼理想。不渴望 500 強,也不想打敗誰,僅是希望找到別人需要的東西,然後去滿足對方,就完了。至於最後能夠發展到怎樣的程度,並不是我追求的東西!」
2月23日下午,步步高發布公告稱:將向騰訊、京東轉讓11%的股份,交易總對價約16.26億元。完成交易後,騰訊、京東分別位居步步高第三和第五股東。
消息一出,又一次將幕後大佬段永平推到大眾眼前。
這個名字和外形都平淡無奇的中年男子,曾經花了62萬美元與巴菲特共進午餐,卻說「just for fun」討厭他的人說他會裝,喜歡他的人說他是個商業奇才。
▲《打工狂想曲》| 南下打工生活
1961年,段永平出生在江西南昌,16歲時就考入了浙江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北京電子管廠。當時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興起,電子管技術逐漸被替代,段永平覺得呆在那裡沒什麼前途,於是果斷地辭去了鐵飯碗。
在「孔雀東南飛」的熱潮中,1988年,段永平南下來到廣東,被年虧損200萬元的中山市怡華集團聘任為日華電子廠廠長。
當別人還在考慮什麼東西好賣就組裝什麼的時候,段永平下定決心創出自己的品牌。取了「小霸王」這個響亮的名字後,僅用三年,這間小廠產值已達 1 億元,並正式命名為中山市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
同年6月,段永平以投入40萬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第一則有獎銷售活動廣告,推出了「擁有一臺小霸王,打出一個萬元戶」的小霸王大賽。憑藉強大的廣告宣傳攻勢和低廉的價格,小霸王遊戲機迅速雄踞市場榜首。
▲《商業大亨傳奇》|迅速成為該領域的領軍人物
三年後,段永平看到遊戲機市場逐漸飽和,又率先推出第二代電腦學習機。他繼續高舉廣告大旗,請來成龍作為品牌代言人,一句「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小霸王」的廣告詞紅遍大江南北。
經濟效益最好的幾年裡,小霸王年底分紅都是用報紙包現金,為此用掉了成摞的報紙。來應聘的人也絡繹不絕,工廠從百十人的規模,迅速擴張至3000多人。
不過段永平也有自己的苦惱,雖然是他一手創立了小霸王,但在集團內部他只是個職業經理人,一點股份都沒有,他曾多次向集團提出對小霸王進行股份制改造的方案,可惜一直沒有通過,段永平心灰意冷了。1995年8月28日,段永平正式離開了小霸王,他還與怡華集團籤訂了一份君子協議:一年內不與小霸王在同行業競爭,那一年,段永平34歲。
1995 年 9 月 18 日,段永平成立了步步高電子有限公司。從早期的無繩電話,VCD ,再到手機、學習機,幾乎很少失手,每進入一個領域,都迅速成為該領域的領軍品牌之一!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剛好遇見你
段永平將廣告營銷視為戰略武器,以8012萬元奪得央視黃金時間廣告標王,步步高品牌開始家喻戶曉。
在此期間,他請來了李連杰,並重金聘請音樂人訂製了「世界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的歌曲。
1998年,段永平事業發展得熱火朝天,這一年,他恰巧遇見了一個女人,劉昕。劉昕是美國《棕櫚灘郵報》的首席攝影記者,他們都在人大讀研究生,但劉昕比他小7歲。意料之外的是相遇兩個月後,兩人結婚了。段永平答應劉昕,將步步高推上一個新臺階後,便到美國與她會合併長居。
步步高試圖以最快速度成為市場的贏家,為段永平的出走畫出圓滿一筆。
▲《如父如子》|生活是個慢慢的東西
2001年年初,妻子劉昕為段永平申請的美國綠卡批下來了,段永平不得不在這一年年中到美國先「落地」。
走之前,步步高為了迅速擴張開始拆分業務,在董事長段永平的牽頭下,出資3000萬成立了OPPO品牌,助理陳明永成了OPPO的CEO。vivo則是步步高通信負責人沈煒2011年成立的品牌。這兩家公司既有共同的基因,又是競爭關係,段永平成為這些獨立公司的董事長,扮演著「精神領袖」的角色,越來越少幹預具體事務。
對他而言「生活是個慢慢的東西,只要自己覺得開心就可以了。」
在美國,因為孩子要上學,段永平很少去旅行。他有一雙兒女,孩子似乎是他生活中的一個重心。對於子女,段永平最大的希望就是「他們能開心、健康成長,接受好的教育。」他並不指望孩子們光宗耀祖。
有一次,10歲的兒子問他「奶奶這麼大年紀不工作了,花錢怎麼辦?」段永平說「當然是爸爸賺錢養活奶奶」他順勢開玩笑問兒子「爸爸將來老了,你會不會賺錢養活爸爸?」兒子猶豫了30秒,回答說「會」。
▲《創業時代》|讓利潤追著你走是挺愜意的一件事
2017 年, OPPO 、 vivo 兩者銷售之和達到 2 億部,終端零售額超過 3000 億,段永平究竟是如何把步步高做成中國最賺錢的手機廠商?
1、段永平決定做智慧型手機,既不是最早進入,也不是市場最好時進入,而是選擇在行業競爭激烈,強手如雲時。在他看來,作為開路先鋒有時固然可以佔得先機,但有時卻要承受巨大的阻力,當市場成熟起來,再尋找突破口。然後集中兵力,從自己最具優勢的方面快速切入,再逐漸蠶食對手。
2、OPPO 和 vivo 的產品並沒有太高的性價比,如果用上頂級的配置,由於產能限制,短時間必然無法滿足 Ov 快速生產的需求。其次從產品成本利潤的考慮,需要將一部分利潤劃分給線下所以必然不會走性價比路線。但較低的品牌認識度和價格上的劣勢讓其難以在發達國家站穩腳跟。
3、OPPO和vivo沒有任何所謂「網際網路思維」但把控從設計到分銷的所有環節。段永平在許多國家建立了密密麻麻的銷售網,無須擔心中間人或分銷商從中作梗,控價能力非常強大。其線下門店甚至在村莊中也堅強地生存著,而這些地方通常與快遞和網購無緣,用戶更願意登門購買手機,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樣就能對用戶體驗進行完美的把控。
4、成功的廣告運作,一直是段永平的強項,品牌推廣也是 OPPO 和 vivo 的最大亮點。他邀請楊冪、李易峰、楊洋、TFboys、宋仲基等當紅大咖。巧妙地為自家機型找出非常吸引人的賣點,除了廣告中不斷轟炸的「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它們還用一顆16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突出了「自拍」這一賣點。針對年輕群體,採取高舉高打的方式,大面積投放媒體,幾乎搶佔了國內所有名牌綜藝節目的地盤。形成與性價比產品差異化的宣傳點,讓品牌溢價,市場、營銷事半功倍。
5、在步步高成立之初,段永平持股70%左右,他想稀釋自己的股權讓員工共享,但多數員工沒有足夠的現金,於是,段永平借錢給員工,現在他的股份只佔到步步高的 17% 左右,這種「杯酒釋兵權」的做法甚至形成了獨特的企業文化。大家都有血肉的感情,願意一起與風暴中的大船共存亡,因此離職率大大降低,團隊粘性增強。
6、段永平不把利潤作為第一目標,甚至不把它作為重要目標,只是把它作為一個副產品。「因為當你把前面的事情都做好了以後,想不賺錢實際也是一件挺難的事。但是你要特別去追求利潤的話,那利潤跑得比你快,你老追不上,讓利潤追著你走還是挺愜意的一件事情。」
▲《白日夢想家》|自行另鋪一條路
如果說每個人的社會角色無形中確實存在一個預設的軌道的話,段永平常常會是那個突然脫離軌道、自行另鋪一條的人。他從經營步步高的軌道上脫身而出、令企業平穩過渡,接著又在投資領域裡初試身手,這一系列嘗試卻讓他把大多數中國「同行」拋在了後面。
段永平最令人稱道的一項投資是2001年,網易年虧損近3000萬美元,股價跌至0.8美元,並且有可能被摘牌時,段永平把手裡的200萬美金一起投了進去,隨後網易開始強勁反彈伴隨著業績一路飆升,最後漲到154美元。
在投資邏輯上,段永平深受巴菲特的影響。多年來真正重注投資的公司不超過 10 家,長期持有的公司一般為 3 家,蘋果是這個名單上的一員。而在國內,他只買了萬科的股票。
對段永平而言,投資就是一種愛好,和打高爾夫沒有區別。
在很多場合,他都講過類似的話「有些外在的東西是外人對你的評價,但你自己是不是感到很快樂?我覺得這個特別重要。快樂人生才是最大的財富。我見過太多人因為有錢以後變得不快樂了,而我個人認為如果一個有錢人因為錢而不快樂是很愚蠢的。」
段永平總是帶著一種淡淡的口吻描述他的投資,他似乎並不希望從這裡面賺到太多錢。但他也不認為自己的人生觀和過去有太大變化。情商很高的段永平,十分看重「自我感受」多年來,他也一直遵守自己的投資準則。
▲《幕後玩家》|遵守自己的投資準則
1、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所以同樣價錢下買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並沒有區別,上市只是給了退出的方便而已。
2、公司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就是公司的內在價值。買股票應該在公司股價低於其內在價值時買。至於應該是40%還是50%(安全邊際)還是其他數字則完全由投資人自己的機會成本情況來決定。
3、未來現金流的折現不是算法,是思維方式,不要企圖拿計算器去算出來。當然,拿計算器算一下也沒什麼。
4、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個人判斷公司內在價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無論學歷高低,一個人總會懂些什麼,而你懂的東西可能有一天會讓你發現機會。
5、「護城河」是用來判斷公司內在價值的一個重要手段(不是唯一的)。
6、企業文化是「護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很強企業文化的企業可以有個很寬的「護城河」
7、關心對方是怎麼犯錯誤的。因為巴菲特也犯過很多錯誤,我也犯過很多錯誤,那麼我就想哪些錯誤是我們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