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長輩們為什麼要教導我們用心聽別人說話呢?理由很簡單,人都喜歡聽話的人。這話聽起來有些繞,但卻是一條真理。
長輩希望晚輩聽話,上司希望下屬聽話,丈夫希望妻子聽話。反過來,晚輩也希望長輩聽話,下屬也希望上可聽話,妻子也希望丈夫聽話。你希望別人能聽你的話,同樣,別人也希望你能聽他的話。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都傾向於說,而不傾向於聽。因為我執過重,聽別人說,很容易厭煩。即便我執並不重,聽別人說得久,也會膩味的。所以,應該學會多聽,而不是多說。
佛門在我國發展壯大的一個著名宗派,叫做禪宗,有所謂「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傳統。只可惜後來禪宗的後輩弟子不得心印,更執於言語文字,以口頭禪、機鋒語徒逞口舌之能,致使禪法落於空妄。
但禪宗的法印心傳,不言不語,用心正理,這對於人們的生活是很有指導與教育意義的。用心聽聽別人說什麼,這樣做有助於你放下我執,從而學習到新知識,打開新視野,獲得好關係。更重要的是,這樣做可以讓對方得到好的感受。
人生在世,不能只想著自己的幸福,也要想到別人的幸福。你若讓別人不好受,對方又豈會讓你幸福呢?
多用心聽聽別人說什麼。就算別人說我們的壞話,你也可以從中受益,因為你可以通過別人的話語反思自己的行為,從而幫助自己改正錯誤。
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只要你保持一種理智的態度,你就會發現,好中有好、好中有壞。無論如何,寬容大度總是比睚眥必報好得多。
有的人聽別人說事情,不能管住自己的嘴巴和心,一碰到自己不同意的理論就要與人爭辯不休,指責別人,希望用自己的見解壓服對方,甚至改變對方的思想。
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日子比較好過。你如果一直想改變他,那樣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怎樣包答他指責別人,是我執過重的一種表現。
事實上,每個人的見解都有獨到之處,同樣,都有不對的地方。在指責別人時,你是否知道其實自己的見解根本就是錯的呢?其實,人在告誡他人,或指正他人錯誤的同時,很有可能自己也抱持著一樣的錯誤。
所以,不要一直對別人不滿意,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要總想著挖別人的缺點,而忽略自己的缺點。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自己。
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的缺點一樣,如此準確地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如果你不能發現自己的缺點,並改正它,那你就要多聽聽別人說什麼,這樣可以幫助你發現自己的缺點,改正自己的缺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自然就有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但沒有人有資格將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強加於人,你可以宣稱自已的意見和看法是有益的,卻不能認為別人的意見和看法毫無可取之處。
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有任何賣弄自己的行為。有時你在自吹自擂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賣弄自己,但實際上你卻是這樣做的。別人會認為你是一個不懂人情世故的傻子。
這種不良習慣使你自絕於朋友和同事,沒有人願意給你提意見或建議,更不敢向你提一點忠告。你本來是一個很好的人,但不幸你染上了這種壞習慣,朋友、同事們都會離你遠去。
其實,任何人的看法都有其特異和值得讚賞的地方。對於人生與世間萬物,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見解,但又無法盡知其中的奧妙,就如同盲人摸象,各執一端而已,除非彼此相互印證、相互學習,才能令自己的見識趨於完整,修養得到提高。
既然如此,與其指責他人,爭辯不休,引起矛盾和衝突,破壞彼此自然和諧的關係,還不如閉上嘴巴,用心聽聽別人說什麼,從別人的思想中吸取有益於自己的養分。
用心聽別人說什麼,於人於已都十分有益,同時,不要指責別人。當然,別人的所作所為、所言所語,你不同意,可以平心靜氣地勸告他人,但你不能不顧對方的顏面去指責他。當你勸告他人時,若不顧及對方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再有理的話都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