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刻新聞
—分享—
最近有一部叫做《雷神2》的所謂好萊塢大片上映。依網絡上的介紹,劇情大概是講雷神託爾如何與邪惡勢力鬥爭、再度拯救其所在世界和族群的故事。這部電影與前作《雷神1》,似要將這名英雄主人公的前世今生,都不遺毫髮地娓娓道來。回顧近年來上映的西方高票房電影,從《復仇者聯盟》、《鋼鐵俠3》,至《超人前傳》、《金剛狼2》,幾乎每個系列,都恨不能令超級英雄有愈發曲折的坎坷往事或心路歷程,過多幾種不同的人生。
表面上看來,中國人並無西方人那般濃烈的英雄情結。可如果將銀幕上那些英雄統統換過一副東方面孔,國內外概無大別。國人們好武俠,然自1983年《射鵰英雄傳》紅遍大陸後,俠客單槍匹馬挑落眾多敵酋的題材,不知被翻拍過幾多遍。中國之俠客較於歐美之英雄,大概只是少了宇宙飛船、槍火炮彈般的道具。新武俠的領軍人物金庸古龍也好,後崛起的大師級小說家黃易也罷,作品大都自成體系,這部當中叱吒風雲的人物,最好不過在下部當中也要露露臉,梅超風在離開桃花島與黃藥師有段情、李尋歡要幾度尋歡才不枉風流聲名、大唐雙龍少不了要在武瞾時期仍地位超卓……俠客英雄的今生在這本書中,想要知道他們的前世後世因果輪迴,只好再買另一本來讀。
細數英雄們的前世今生,不失為聰明之舉。只有這般,才好把故事世界搭建得固若磐石,方能滿足觀者無窮盡的好奇心,也才可以籠絡更多人購書買票,賺到更多財資。當下有頭腦的人都將小說劇作、影視電玩製成系列來推,英雄身上有素材便多採擷、無有就是生編硬造也要給安上些。小人物奔忙為茶米油鹽,英雄們也累得無有寧日。
於是乎,往日裡英雄們是被崇拜的對象,現下卻愈發愈變作大眾的消費品。這本無什麼不對。當初古人寫虯髯客紅拂女,不過是在正統觀念之外,於己聊以慰藉消遣,為人提供更多想像空間;販夫走卒們喜歡聽《三國演義》、《水滸傳》裡英雄好漢的段子,自也僅為求得片刻休閒。這都算得上「消費英雄」的先驅。而現今英雄之於街坊小民,能夠不再是高高在上閃耀光環的某類道德化身,能夠越來越有煙火氣息和人情味,令普通人消費得起,已是莫大進步,足以值得欣慰。
然過猶不及。怕只怕有些劇作家和導演只會「賣」英雄,而許多民眾亦只懂得「消費英雄」。以往崇拜的對象,現在卻可以拿金錢換來他一副模樣,那麼恐怕連欣賞都不再談得上,又怎能興起絲毫敬意?倘若大家付鈔票看罷英雄回到現實,亦不過道兩句崇拜之言、掬一把感動之淚,那麼又有誰肯再去做真的英雄?如果英雄全部淪為消費的對象,倒是有不如無了。
文/劉哲
來源:紅網
作者:劉哲
編輯:艾倫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3/11/14/470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