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年歌行》的第21集中,大覺禪師帶著眾多高僧一同前往于闐國捉拿無心,唐蓮和千落無禪三人也跟隨前往。唐蓮收到了百裡東君的回信,信上只寫了四個字「憑心而動」,唐蓮很是疑惑,師尊所說的憑心而動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四個字到底是什麼含義?
唐蓮為這四個字思慮了很久,雖然千落和天女蕊都說是要跟隨自己的心意來做事,也就是想做什麼做什麼,直到踏上去抓捕無心的過程中唐蓮一直糾結著,那麼唐蓮到底會如何選擇呢?其實在無禪說出那句話的時候,唐蓮的心中就已經明確了答案。
所謂憑心而動字面理解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也就是跟隨自己的心做自己內心認為正確的事情。唐蓮自然是知道這個詞語意思的,但他的內心為之疑惑的是無心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他真的是魔?我真的應該抓他嗎?唐蓮疑惑的真正內容其實是無心,因為在他的心中一直對無心持有中立的態度,他不知道師尊是要抓他還是放走他。
唐蓮問無禪是個怎樣的人,他想要了解無心,想要知道無心到底是不是大家口中的魔。在無禪的口中我們得知無心雖然是魔教少宗主但跟隨忘憂向佛已經慢慢的褪去了魔性,無心是一個很有悟性的男孩,年僅五歲就說出了一番深奧至極的話。
無心曾說:「所謂伏魔之心,除的是心中之魔,而不是外魔」,這句話讓無禪印象頗深,就連唐蓮聽到後都有些遲疑,他不敢相信這是五歲無心所說的。唐蓮這時候說過一句話:「他覺得無心並不是大奸大惡之輩」,雖然唐蓮知道無心是魔教宗主但他從之前的相處中感受得到無心並非邪僧,從這裡就能看出唐蓮的內心偏向無心一點。
從這時起唐蓮的內心就慢慢的對無心有了轉變,這也奠定了後面唐蓮對「憑心而動」做出的肯定抉擇。唐蓮跟無禪千落大師踏上了抓捕無心的旅程,在遠處看到無心舉行法事而顯露的「漏盡通」,到現在大家才明白無心跋涉千裡為的就是報恩忘憂,可見無心並非邪僧,只是為了讓忘憂落葉歸根。
看見此狀的無禪對著「落葉歸根」四個字斟酌了許久,之後無禪說「師父不是魔,無心師弟也不是魔,我明白了,我知道憑心而動是什麼意思了」。
無禪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唐蓮的內心從之前的百般猶豫終於確定了下來,他這時候也終於了理解了憑心而動的真正含義,那就是跟隨自己的心來做事情,自己心中偏向誰就選擇誰,這就是百裡東君所說憑心而動的真正含義。唐蓮終於對無心有了自己的認識,無心是好人並非惡人,所以唐蓮決定選擇放棄抓捕無心,憑心而動做事。
唐蓮的心中知道無心不是惡人,既然心中已經對無心有了初步的判斷,那唐蓮的抉擇就很明確了,他毅然選擇幫助無心。各位小夥伴覺得唐蓮所理解的憑心而動是什麼意思呢?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