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啥意思?農村人才懂的俗語

2020-12-01 葉三說

從刀耕火種到現代化農業,已經走過了幾千年的時間。也就是說自古以來我國就是農業大國,可以說如果沒有農業,就沒有璀璨的文明。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民的貢獻非常大,他們不僅要根據四時春種秋收,而且還會飼養「六畜」。「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三字經》中也有「馬牛羊,雞犬豕」的說法。

在「六畜」中雞、犬、豕為日常肉食,也就是說各家各戶,都會飼養這三種動物,然後以備日常飲食之需。

俗語「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說的就是與雞有關的事情,是農村人才懂的俗語。

第一、雞是千日蟲

如果說雞身上都是寶,相信大家一定不會反對。這主要是因為平時吃的雞蛋、雞肉等,就都是由雞為人類提供的重要食物資源。

雞頭、雞腿、雞爪、雞翅等,都可以烹製成不同口味的美食,尤其是炸雞,更是令很多人垂涎三尺。

但為什麼會有「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的說法呢?相信大家都知道,普通家庭飼養的小雞,最晚的出欄時間也不會高於60天。

也就是說從出生到成熟,只需要兩個月,無論是吃肉還是下蛋都是最佳的時期。如果小雞飼養的時間過長,不僅肉不好吃而且也不會再下蛋,這樣就會白白浪費糧食。

「雞是千日蟲」說的是,如果一隻雞飼養了三年的時間,不僅會變得皮糙肉厚,而且在這三年間還會浪費很多飼料。

古代人飼養家禽的主要目的,除了可以供一家人吃蛋之外,最重要的是還可以通過家禽創收。

曾經飼養過小雞的人都應該知道,母雞並不是任何時間都可以下蛋。一般情況下飼養1-2年的母雞,正是下蛋的黃金階段。

但如果超過了三年,就過了產蛋的時期,如果在這種前提下,繼續飼養這些母雞。不僅會浪費大量的飼料,而且也會大幅度降低經濟收入。

這主要是因為母雞如果下了很多蛋,那麼這些蛋不僅可以給家裡人補充營養,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去集市上賣雞蛋,在這種前提下就會有一些額外收入。

反之如果母雞不下蛋,並且總是吃食,不僅會降低收入,而且還形成了一種不必要的浪費。

第二、再養就會窮

要是母雞不下蛋,其實一點利用價值都沒有。因為一個飼養了千日的母雞,其實已經變成了一隻老母雞,就算是殺了吃肉口感也會非常差。

所以,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吃老母雞。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快刀斬亂麻,在母雞不能下蛋的時候就應該及時賣掉或殺掉。

雖然這樣說會給人一種特別殘忍的感覺,但是一個沒有利用價值的母雞,其實留下來也是一種資源浪費。

還不如將多餘的飼料餵養給小雞,這樣等到小母雞長大之後又可以下蛋了,這樣周而復始才能讓家庭生活逐漸富裕起來。

如果特別捨不得那些不下蛋的母雞,或者說一直飼養了三年多的時間,這樣做其實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尤其是對於家庭比較貧困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比較沉重的負擔。所以才會有「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的說法。

但是對於一些唉富裕家庭來說,一般都喜歡吃一些比較嫩的小雞,所以根本不可能會讓一直下蛋的母雞,變成一個「千日蟲」進而禍害家庭。

所以一定要記住,該出手時就出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及時止損,才不會讓家庭生活受到不利的影響。

在廣大農村地區,農民不僅會買雞蛋,而且也會將不下蛋的母雞或公雞,拿到集市上去,進行售賣。

一般當年的雞蛋和小雞,都能賣上比較高的價格,相反一個養了三年的老母雞,根本不可能賣上高價,或者說能賣出去就已經很不錯了。

結 語

俗語「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所表達的含義其實非常簡單。生活在農村地區的老百姓,平時在飼養家禽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方法。

母雞雖然可以下蛋增加收入,但是在它不在下蛋的時候,就一定要及時處理,否則就會使自己的家庭越來越窮。

雖然這種說法很多人並不是特別相信,這主要是因為沒有經歷過這種生活。雖然飼養家禽,並不是特別難的事情,但如果不掌握一些方法最後也會越過越窮。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雞冷上架,鴨冷下河」,有什麼樣的隱含寓意?
    文/玉濁清農村俗語:「雞冷上架,鴨冷下河」,有什麼樣的隱含寓意?在農村的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同時農村的環境也比較好,因此在這樣的獨天優厚的先天條件下也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並且還特別適合養一些小動物。
  • 農村老人常說一句俗語:救急不救窮,笑貧不笑娼,這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一句俗語:救急不救窮,笑貧不笑娼,這是啥意思?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俗語?俗語一般在群眾口語中流傳,講得多的,並且流通範圍比較廣,而且語句含義受到大家認同的,那麼就有可能成為俗語。也就是說,從實際生活中生產的,簡練但富有深刻意義的語句,那麼便是俗語。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因為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沉澱,而能一直流傳到現代的都可以說是精髓中的精髓。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
  • 俗語說「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此話到底是啥意思?
    現如今已經進入暑氣逼人的夏季,而在許多農村當中,吃完飯後的晚上左鄰右舍的三五個老人就會聚在一起閒談乘涼,聊了聊近況,閒聊著一些瑣事,在農村當中這種閒談就是打發時間,而老人們往往在討論當中,無一例外就會有著一些俗語,這些俗語雖然並不好聽但也是老一輩人傳承下來的總結和道理,而今天我們也要說一個農村俗語
  •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我是農民出身,家鄉的變化使我感到中國的城市化在飛速發展。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內容是: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動物上門有啥說法
    在以前的農村,家裡都是有個大院子,而且好多人家都是沒有門的,所以好多的動物都會跑到自己家裡來,但並是不是什麼動物都是可以來的。在農村人眼裡,有些動物可以來,但有些動物來是很忌諱的,以前講經常聽到老人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動物上門還有啥說法嗎?所謂「豬來窮」,字面的意思就是豬進到自己家裡,就會變得貧窮。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有啥講究?
    隨著春節的臨近,寂靜了大半年的農村又慢慢地變得開始熱鬧了起來。新年對於老百姓們來說,不僅是新一年的開始,更是全家團聚的重要日子,人們還覺得新一年的好壞,和春節有很大的關係。聽農村的老人說,正月初一是雞日,正月初二是狗日,也就是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啥講究呢?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是什麼意思?
    正打算將它帶回去養時,過路的老人卻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聽完老人說的話後,決定不將這隻貓咪領回去了。後來才知道,那位老人說的話並非空穴來風,其實是一句農村俗語。那麼,大家知道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嗎?一、豬來窮大家都知道,豬的食量很大,一天能吃到幾十斤食物,而且整天除了吃就是睡,而不像養牛養驢還能承擔一些農事,減輕農民負擔。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了賺金庫」啥意思?你知道嗎?
    確實,這是農村千百年來的習俗,忙碌了一年那短暫的休閒日子。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家常,也不乏一些精彩的俗語故事。比如在老人口中就有一句特別耐人尋味的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了賺金庫」,此話有沒有道理?今天咱們就來粗略的探討一番。
  • 老人常說的:「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是啥意思?
    文/玉濁清老人常說的:「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是啥意思?在農村經常會聽到一些比較有趣的俗語,當然這些俗語也更貼近於生活,甚至可以解釋一些現象,還有一些教會人們做人的道理。最主要的是這些俗語大多都來源於生活,也是他們生活中總結的經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俗語:貓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乍一聽這句話是比較滑稽的,甚至還有人會笑出聲音來,其實在很多農村都能夠聽到老人說出這句俗語,當然也有一定的講究,這不是完全的迷信。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過去家家戶戶都養得有豬,還有毛、狗之類的寵物。農民養豬的目的一般就是為了賣錢,另外就是自給自足。但是,就是這些與老百姓朝夕相處的小動物,老祖宗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了許多通俗易懂又富有內涵的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老人愛說:「牛不吃田,馬不吃地」,啥意思?看完心裡有數了
    在我們的農村,有很多平時看上去很多見,但不注意卻很難認為有什麼特別,作為在農村生活的村民,卻在平時的勞動之中,經過自己細緻的觀察,往往能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老人會將這些農村原本常見的情況,轉化成為一些俗語老話,在我們的農村流傳,其中都是一些生活之中經常看到的事情,但猛地聽起來,卻很難知曉所說的是什麼
  • 農村老人說「男不過三怕屬雞,女不過四怕屬羊」是什麼意思?
    這幾天憋悶在家裡沒啥可玩的,研究了好多農村的老話,因為覺得有意思,很多又看不明白,就拿來向老人們討教,其中就有這句「男不過三,女不過四」,只不過題主加上了個「男不過三怕屬雞,女不過四怕屬羊」,不知道大家當地有沒有這種說法,且聽我來分析一下我們這裡對這句俗語的解釋。
  • 俗語:男招窮,女招富,啥意思?老人為啥這麼說
    文/無名俗語:男招窮,女招富,啥意思?老人為啥這麼說俗話說「不吃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的長輩,經過了生活的風吹雨打,他們歷經磨難過上了現在的好日子。並且隨著他們對生活的理解,也給後輩們留下了很多的生活經驗。
  • 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有很多小夥伴的爺爺奶奶住在農村,所以在節假日回到農村看望他們的時候,他們會說一些俗語,當時聽起來覺得有些粗俗,但是仔細一想,就會覺得這些老人說的話是非常精闢的,並且還含有一定的深意在裡面。比如很多老人就愛說這一句:「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那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是啥意思?
    ,是談論人家是窮是富的老俗語,是說農民看問題不要看表面現象,要看本質的一句老俗話。這句古老的俗語,在現在也非常適用,仍然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仍然經常在農村聽到有人說。~~    「門前有馬非為富」,意思是說人家門前拴著有馬匹,不一定是富戶人家。
  • 農村老人看耳朵說話:俗語「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看耳朵說話,老話說「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小時候在農村裡是沒有通電的,那個時候自然是沒有手機、電視、電腦了,天一黑大人們吃完飯了,洗完澡基本上就休息了。但是小孩子們都精力充沛,都不願意早早就到床上去睡覺。
  • 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文|為之君(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說起十二生肖很多小夥伴都能夠倒背如流,在傳統的觀念中對於生肖其實非常看重。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說,如果家裡添丁進口,那麼無疑是一件非常值得慶祝與高興的事情。但是如果在一些比較特殊的年份出現的時候,家裡的長輩也會建議年輕人應該以工作第一,不用著急「添丁進口」。其中就有這樣一句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這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該怎麼解釋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從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男人的生肖怕屬雞,女人的生肖怕屬羊。」
  • 農村俗語「王八有錢出氣粗,侄兒有錢不叫叔」啥意思
    農村俗語「王八有錢出氣粗,侄兒有錢不叫叔」啥意思,分享幾則很有意思的俗語。金秋十月,一個豐收的季節。走在農村的道路上,引入眼裡眼帘首先是道路兩旁即將收割的玉米,還有那三五成群,站在一個比較舒服地方,談天說地的老農。農村俗語大都是透過這樣的的方式傳播的。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一些俗語,別看人們平時只是隨口說說,以為是農民自編自說,其實這些俗語之中,有一部分出自古籍,有著悠久的歷史。「狗不過八,雞不過六」這句農村俗語,在歷史古籍中就有出處。原句為:「犬不八年,雞無六載」。這句話出自一本叫《易妖》的古籍。《易妖》是一本在三國兩晉時期就廣為流傳的志怪類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