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17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最近電影市場有好消息傳來,雖然仍舊要求影院合理安排場次,但從9月25日開始,對影院上座率的限制將提高到75%。9月25日當天正好上映影片《奪冠》,後續國慶檔影片也都能上座75%。不過,購票方式依舊沒有改變,《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第三版)》中還是要求全部要網絡實名預約、無接觸方式售票。
截至目前,全國電影院復工以來的累計票房已超過50億。伴隨著票房上漲,不斷有新片宣布定檔,電影市場回暖的腳步也在加快。在新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之下,電影市場會有哪些變化?
中國電影報副總編輯張晉鋒認為,再次放寬對上座率的限制,無疑將會進一步促進票房增長。「在疫情之後,電影院復工的上座率的上限基本上和我們市場恢復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在影院復工之後,可以說國慶節檔是最強的一個檔期,有很多的強片、好片進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維持50%的上座率,可能對於市場來講就是消化不良,很多觀眾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因為根據市場的走勢,經過一個多月的市場試驗,把上座率的上限提高到75%是業界的一個呼聲,也是觀眾需求的重要體現。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院長魏鵬舉認為:「其實也體現了運營方對於全面恢復常態化運營的一種信心。對於整個電影產業復甦,也同樣具有非常好的預期效應,投資資本方對於整個影視產業的信心也會隨之恢復。」
在電影市場逐漸回暖的時候,各大製作方準備在這個國慶檔放出哪些影片呢?《奪冠》原計劃是春節檔上映的,現在宣布提檔9月25日,搶佔票房先機。除了《奪冠》之外,截至目前,《姜子牙》《急先鋒》《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木蘭:橫空出世》等影片,都將在國慶期間和觀眾見面。這麼多電影,大家期待哪一部?各自都有哪些看點?
觀眾1:本來是新年上映我就打算去看,結果因為疫情沒去,我就挺期待的。
觀眾2:想看《姜子牙》。
觀眾3:口碑對我來說比較重要,口碑好的話我就有動力去看。
如果說去年國慶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以時間為軸線串接起中國人的奮鬥歷程,那麼今年國慶《我和我的家鄉》則偏重於地域空間的全覆蓋,展現中國全面小康的成果。影片總監製張藝謀,總導演寧浩,總策劃張一白,徐崢、寧浩、陳思誠等五人分別導演幾個故事,黃渤、葛優、鄧超、沈騰、王寶強、徐崢等參演,主創陣容豪華,無疑是今年國慶檔最具份量的影片。
張晉鋒說:「通過喜劇的方式、類型化的方式去觸達大多數觀眾;同時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如果在這個時間,在國慶節檔特別適合全國觀眾一起看的一部電影的話,無疑是《我和我的家鄉》。已經有前作成功的基礎,再加上它本身類型化、喜劇化的包裝,還有群星雲集號稱最強喜劇天團的共同打造,我相信它能夠一馬當先支撐起國慶節檔『領頭羊』的重任,票房預期是最高的。」
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等主演的《奪冠》,原定於9月30日上映,後來提檔至9月25日,它將是第一部受益75%上座率的影片。一般來說,只有對口碑極其自信的電影才敢提檔上映,搶佔市場先機。張晉鋒介紹:「《奪冠》這樣的影片特別適合在今年國慶節檔上映。尤其是全國人民在經歷過疫情的深刻影響之後,我們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從情感的需求上,需要一部特別勵志的影片來激勵我們在未來克服各種困難繼續向前。該影片特別能夠提振廣大觀眾對於祖國的熱愛,對於未來我們美好生活的嚮往。它提檔,一方面填補了9月中下旬市場缺乏頭部影片的空白,另外它能夠建立起一個非常好的觀眾基礎和口碑,在國慶節也會有同樣的後勁。」
此外,《姜子牙》《木蘭:橫空出世》等動畫電影,也迎合了今年中秋加國慶8天假期中,合家歡的家庭觀影需求。《姜子牙》與取得口碑票房巨大成功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同屬於封神演義系列。不僅如此,《哪吒》上映時,不少觀眾就已經注意到了電影片尾《姜子牙》的預告,引發大家對這部新國漫的期待。鄭州奧斯卡升龍國際影城總經理楊國濤表示:「在提到《姜子牙》的時候,我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在2019年給我們帶來最大一個驚喜的影片《哪吒》。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它能創造50億的票房奇蹟,同時它也讓更多的觀眾看到了中國電影未來發展的巨大可能性,以及巨大的觀眾市場。大家可能都看到《哪吒》片子結尾有《姜子牙》的貼片,其實這個貼片為《姜子牙》超前市場的關注度起到了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