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好的韓劇,無疑是《浪漫的體質》了吧。
目前出了12集,豆瓣評分從8.8漲到了9.1,在同期韓劇中也是碾壓式的存在。
對於這部作品,我只有一個疑問。
那就是——這麼好的劇,為什麼只有這麼少人看???
更何況,劇集主創也絕對不屬於小眾劇的量級啊!
導演兼編劇李炳憲,聽名字有點陌生?
他的上一部作品,是創下韓國影史票房第二高的《極限職業》,豆瓣超過7萬人看過:
再之前的作品,是2011年擔任編劇的《陽光姐妹淘》,豆瓣超過38萬人打出8.8的高分,好於98%的喜劇片:
履歷頻出爆款的導演,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電視劇,為什麼就沒有人看呢???
明明是一部質量過硬,值得五星推薦的好劇啊。正是因為這樣的高水準,才會更加惋惜吧。
所以,也希望可以有更多人關注到這部劇。
提到李炳憲導演,雖然有過《陽光姐妹淘》《極限職業》這些商業性非常成熟的作品,但他實際上是一名有著明顯作者性的創作者。
如果你此前看過他執導的電影《二十》和迷你網劇《積極的體質》,應該可以體會到一貫的主題與風格。
他的鏡頭,總是能細緻而精準地記錄下不同年齡的普通人,平凡瑣碎的生活日常:
他的一致性甚至體現在角色姓名上,幾部不同的作品裡連續用到了相同的名字,不知道是導演太懶,還是一種情結
《二十》關注的年紀剛滿20歲,來到人生選擇十字路口的青年;
《積極的體質》有關於面臨畢業和就業壓力的大學生群體;
到了《浪漫的體質》,主角則變成了三位住在同一屋簷下的三十歲都市女性。
三位女性以及她們的蓋蜜
雖然角色變了,但生活卻相差並不大——永遠都是在高遠的理想與挫敗的現實的夾縫中,喪氣且溫暖著,焦慮卻幽默著,窘困而釋懷著。
因為瑣碎,《浪漫的體質》是部無法牽出一條獨立、明確、清晰的故事線索的劇集,也是部無所謂劇透的作品。
這在強調類型化、擅長戲劇性的韓劇中,並不算常見。所以,也就賦予了它一種別樣的氣質。
事實上,《浪漫的體質》看上更像是一部日劇,不僅是因為節奏比較緩慢,對人物的描寫和生活的捕捉更加細膩,更重要的是,相比於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它更著重展現的是一種樸素卻豐滿的生活狀態。
劇中,千禹熙飾演的電視劇編劇林真珠說過,當下的電視劇通常以劇情作為誘餌,等待觀眾的好奇心上勾。
而她想要創作的作品,放棄了戲劇本身帶來的情感投射和共鳴,轉而關注角色的力量,讓人們好奇心的落點從情節轉為角色。
在一定程度上,《浪漫的體質》就是擁有這種魅力的劇集,較於起承轉合不斷的戲劇高潮與低谷,它更吸引人的力量就在於其中的角色。你會從第一集開始愛上他們,關心他們,好奇或者期待他們。
因為,他們真的和我們太像了。
包括所有的角色,都算不上漂亮、帥氣,也根本無需在他們的穿搭上下功夫做文章。
從長相到打扮,非常普通、日常,而這種平凡,反而會提供一種代入感,讓我們將自己投射到他們身上。
與外表的普適性相應的,是表演上的自然。
雖然沒有神顏,但劇中的演員卻是妥妥的演技派啊:
女主千禹熙,演過《母親》《哭聲》《韓公主》,還憑藉最後一部拿到了2014年青龍獎的最佳女主角;
男主安在洪,《請回答1988》中的金正峰,每一幀都是搞笑表情包的男人;
還有釜山電影節年度女演員全汝彬、《極限職業》中出演老么的孔明,都剔掉了誇張而用力的演技痕跡,呈現出平實、舒適、自然的生活狀態,讓人相信他們就是活在我們身邊的芸芸眾生中毫不起眼的其中一個——
相比做加法,給表演做減法,反而是更大的挑戰呢。
而在演員和表演全部到位的情況下,《浪漫的體質》能夠輕鬆牽動人們內心那根尋求共鳴與投射的弦,還得靠劇中妙語連出的臺詞。
這部劇也是少有的,不需要開倍速觀看的韓劇,因為每一個人物的臺詞,密集得像念rap一樣。
喋喋不休的旁白,大段大段的對話,成為人們深入角色的一個甬道,通過這些文字與詞句,我們透過這些角色的外表逐漸貼近他們的內心,逐漸發現我們與他們之間的相似之處,也逐漸地參與到他們的生活裡,重新體味人生經歷中的必然與新穎。
身為編劇的李炳憲臺詞功底一向出眾,這一次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甚至於每一句都有讓人想截屏保存的衝動啊!
比如,三位女主互懟的日常:
比如,偶發的戀愛感悟:
比如,甜死人的情話系列:
以及,各種各樣的人生大實話:
這些值得劃下重點的金句臺詞,精準地呈現出生活中微妙而瑣屑的情緒,愉悅的、惆悵的、憤懣的、無奈的、遺憾的、僥倖的……很佩服編劇對現代都市群體性格與心理共性的觀察與捕捉,更佩服他能將人們心中朦朧曖昧卻不成語句的感悟,凝聚成如此具象、貼切,讓人會心一笑的文字。
弱化單一敘事的鬆散劇情,藉由臺詞漫天漫地展開的自我表達,從這些方面可以感受到,《浪漫的體質》是一部非常自由的作品:
敘事非常自由,臺詞非常自由,情緒也非常自由——
它可以前一秒讓你感動到淚崩,後一秒詼諧到讓你笑出豬叫。
然而這種喜樂參半、前後不搭的跳躍感,與其說是編劇和觀眾開的玩笑,倒不如說是人生的真實寫照。
苦中有甜,喪中帶暖,這樣的自相矛盾與不確定性,不就是生活嗎?
劇中旁白說道,生活就是用短暫美好的回憶,支撐大部分必然的艱辛。
即使是著眼於當下的人生,也有太多不可逃避的危機。
比如第一集就講述了,情場失意的女主,迎來了職場上的得意,夢想成為電視劇編劇的她,被金牌編劇收入麾下,成為她的編劇助理:
本來暗暗竊喜,人生從此開始走上花路;
可現實是,這只是又一次無休無止日夜加班的開始。
到了第二集又講述了一個關於體重秤的現代恐怖故事,電子屏幕上的簡單數字,就能給原本脆弱不堪的人生帶來致命一擊。
《浪漫的體質》每集都會拋出各種各樣或私人化,或具有社會性的生存煩惱:
撞見同事女友出軌、和分手多年的前男友共事,以及關於年齡的不安感、職場的性別歧視……劇中的角色就在這些布滿致命選擇題的困境中摸爬滾打,忍受著緩慢受錘的過程。
然而,在堅硬和冷酷下,這個世界還是擁有柔軟的觸角。
所以,編劇構築困境的同時,也毫不吝嗇地去展示生活中那些細微的、隱晦的、不經意的溫柔瞬間:
看見睡在路邊的婆婆,因為擔心著涼而喚醒對方的微小舉動,卻換來一根冰棍的饋贈,這是冷漠都市中陌生人之間一次微不足道的善意與報答;
和相戀多年的女友無休止的欺騙與爭吵,最終迎來痛苦的分手,但面對空蕩蕩的房間,相比較於恨,這裡殘存的更多是「那曾是愛情」的美好記憶;
一個在最開始信心滿滿地認定愛情不存在的人,最後卻告白說,喜歡上一個人,因為她總是讓人笑,讓人變得善良:
——大部分艱難的時光,也是因為這種溫柔,變得沒有那麼難熬了。
這部劇的溫柔還在於,每個角色都不是臉譜化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討人喜歡的地方,也有著自己的局限。
身為電視劇編劇的林真珠,雖然在愛情裡蠻不講理、作天作地,可是在日常,性格好到恐怕沒有人不願意和她做朋友;
未婚先孕的單親媽媽黃韓珠,雖然性格膽小軟弱,但懂得以柔化剛,用善良去對抗周遭的一切敵意;
女強人性格的紀錄片導演李恩靜,雖然刻薄冷漠,卻有著愛情的軟肋;
而即使是那些擁有著反派氣質的角色,也有可愛迷人的地方:
看上去強悍而難以接近的金牌編劇,也有著致命的弱點;
試問哪個女人會拒絕名牌包包的誘惑!!!
成天混夜店出軌男友的女孩,也曾經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戀愛關係中的:
——就像劇中所說的,一個人的魅力就在於人性的漏洞。
正是因為他們身上那些致命的命門和可愛的破綻,才更加真實,讓人喜愛啊。
《浪漫的體質》曾借角色之口,吐槽過當下所謂的「成功電視劇」,都是遵循著必然會成功的公式,也使得故事本身,成為了某種謊言。
這部劇放棄了固守在成功的安全區域內,打破了千篇一律的流水線模式,從任何維度來看,它都算的上是一次大冒險。
所以,真的很感謝創作者的冒險精神,讓人們有機會看到這樣一部與眾不同的作品。
劇中角色曾說過,「冒險者最性感」:
——也希望主創和這部劇能夠繼續性感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