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發癢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症狀,相信很多人都有過耳朵癢的經歷吧?癢了就撓一撓,不舒服了就掏一掏嘛,解癢又舒服,是吧?
不過,有的人卻是經常性發癢,而且怎麼挖都不止癢,不但沒掏出啥東西來,反而用力過猛還會被帶出絲絲血跡。
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梁發雅副主任醫師提醒大家:耳朵不要亂掏,否則可能因為一個小小動作而掏出大麻煩。
一、耳朵為什麼經常奇癢無比呢?
梁發雅副主任醫師表示,耳朵總是癢其實是一種症狀,是外耳道炎的主要表現之一,倘若外耳道皮膚受損,被致病微生物侵入感染,就會引發為外耳道炎,進而出現耳道內反覆瘙癢,耳內腫痛,頭痛,甚至影響聽力。而這類疾病多見於習慣性掏耳朵或遊泳導致外耳道積水的病人。
除了是由細菌或真菌引起的外耳炎外,頻繁的耳朵瘙癢,還可能是因為:
1、外耳道溼疹
2、有蟎蟲寄生在外耳道的毛囊中
3、中耳炎長期流膿,刺激皮膚引起瘙癢
4、外耳道有異物
由此可見,經常性耳朵發癢應該到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找專業的醫師,明確病因,再做治療。而不是閒來無事就掏耳朵解決,這種行為不但不止癢,反而容易破壞皮膚的天然屏障,嚴重還可引起顱內感染。
二、頻繁掏耳朵有什麼危害?
梁發雅副主任醫師強調,我們的耳屎是不需要過度清理的,它是我們正常的外耳道皮膚及腺體的分泌物,對外耳道具有保護作用,不應該特意甚至過分掏耳朵來清理。
「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掏耳器具,例如棉籤、掏耳勺等,都沒有經過充分的消毒。因此可能會把外界的細菌,以及真菌帶到半封閉狀態的外耳道,導致感染引起外耳道瘙癢的症狀。
另外,過度掏耳可能會導致外耳道皮膚受損,引起感染。還可能會因為過度去除耵聹,導致外耳道失去抗菌的酸性屏障。如果患者合併有糖尿病、內分泌紊亂、慢性腎炎等全身性的疾病,也會容易出現外耳道瘙癢的症狀。」
——梁發雅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
所以,別手賤,別有事兒沒事就去掏耳朵,頻繁掏耳隱患多。耳屎並不是掏得越乾淨越好,對於耳朵來說,耳屎具有抵抗細菌,阻擋異物入侵耳內以及起到保護鼓膜的作用。
再者,大部分人的耳屎能夠自行排出,正常情況下,人在說話或者咀嚼食物時,顳下頜關節 的運動會幫助耳屎往外排。
三、怎樣正確清理耳屎?
當然啦,偶爾耳朵癢了,想掏掏耳屎,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用指甲,鐵挖耳勺等比較尖銳的器具
2、不要頻繁掏耳朵,一周一次即可
3、掏耳朵時,儘量使用棉籤輕輕轉動,不要太深入
4、外耳道炎症者,最好到醫院請醫生幫忙解決問題
最後,梁發雅副主任醫師也建議大家,平時要儘量保持外耳道的乾燥,沒事別老掏耳朵,採耳一定要去正規的機構。如果頻繁出現耳朵瘙癢的情況,要考慮是由耳科疾病所致,及時到耳鼻喉科就診,尋求專業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