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龔衛鋒
自電視劇《大江大河2》在東方衛視開播以來,口碑、收視率持續領跑。目前播出過半,評分穩定在9.2分;該劇收視表演同樣亮眼,東方衛視CSM59城收視率連續多天破2%。
劇中飾演「改革先鋒」宋運輝的王凱,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相信這部劇能讓不同年齡段的觀眾找到共鳴:「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能喚起記憶,而年輕人能被不畏艱險、敢闖敢拼的時代精神感動。」關於與楊採鈺在劇中的感情戲,王凱也作出回應。
「宋運輝變得越來越穩重」
從清貧的大學生,到金州化工廠的技術員、技術骨幹,再到東海化工領導班子最年輕的副職……《大江大河》中的宋運輝一路經歷成長。表演過程中,王凱也捕捉到了角色成長方向的變化:「第一部,他詮釋了『知識改變命運』,更專注於知識,研究技術;第二部,他詮釋了『如何不辜負這個時代』,他可能要面臨人事關係、事業的抉擇,以及感情問題的挑戰。」
從「技術骨幹」到「廠長」,面對複雜的人事關係,宋運輝一直在調整自身狀態。王凱十分感慨:「我喜歡處在成長過程中的宋運輝,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目前,宋運輝和程開顏遭遇婚姻危機,而楊採鈺飾演的成年梁思申已經上線,不少觀眾表示期待宋運輝、梁思申「師徒」的感情線,王凱如此回應:「我可以向大家劇透,沒有談戀愛。第二部中,我們還只是普通朋友,或者亦師亦友的關係。」
為了適應角色需求,王凱也在努力改變自己:出演第一部時,為了靠近學生時代的角色狀態,本就清瘦的王凱減了十斤肉,瘦成皮包骨;演到第二部時,宋運輝當上廠長,生活變好後,王凱又努力吃胖了一點。角色經歷成長,王凱也調整了表演細節:「當宋運輝變得越來越穩重,我便不再用鼻子拱眼鏡,而用手去扶眼鏡。」
「我和路司長不打不相識」
在王凱看來,宋運輝是個有愛心、孝心、童心、原則、底線、韌勁,並且敢闖敢拼的知識分子。對於角色的「知識分子」屬性,王凱做了專門設計:「知識分子的情緒波動較少,我要收著演。宋運輝當了廠長之後,會變得更加穩重,在說話語氣、動作處理、神態表現上,我都做了相應的變化處理。」此外,王凱表示處理宋運輝的臺詞是一大難點:「大段大段的化工類專業術語特別多,比較難背。」
劇中,王凱飾演的宋運輝與李光潔飾演的路司長之間的對手戲,成為該劇一大看點。為保住東海項目,宋運輝越級求審批,因此跟路司長結下梁子。沒想到當東海項目無法引進進口設備時,路司長與宋運輝迎來「大和解」,兩人在小館吃了一頓飯,就組成了「搞事業CP」。王凱形容兩個角色的關係是不打不相識:「我們彼此是一路人,只是我們站的位置不一樣,路司長站得比我高,看的是整個中國和世界的大局,我看的可能只是東海和中國的大局,所以會有摩擦,但當我們了解彼此想法後,就成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
「熱愛一件事時就有滿足感」
無論是在聚焦改革開放的《大江大河》中飾演宋運輝,在講述宋代朝堂事的《清平樂》中飾演宋仁宗,還是在表現經偵警察偵破經濟犯罪大案的《獵狐》中飾演夏遠,王凱這兩年的接戲風格更加「飽滿厚重」。他說:「連著拍了三部好戲,這兩年也確實身心特別累,如果讓我總結,這段經歷應該叫勇攀高峰。」
經歷了《偽裝者》《琅琊榜》的爆紅,到《歡樂頌》《如果蝸牛有愛情》等劇的沉澱,再到《大江大河》《清平樂》的升華,王凱也在不同階段改變對表演的追求:「最初入行時,我希望能有戲拍;之後,變成能有好戲拍;再到後面,變成希望能拍自己想拍的戲。」王凱說:「當你熱愛一件事時,自然能帶來滿足感。」
近年,王凱的接戲量減少,不少人也擔心他人氣下降。對此,王凱耿直回應道:「我不但沒擔心接戲少會讓人氣降低,反而覺得不停拍戲、掏空自己,會讓人氣降低。所以,還是那句話,『少拍戲,拍好戲』。這是我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也是對觀眾負責。」(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圖片 | 海報責編 | 邵梓恆
審籤 | 梁澤銘
實習生 | 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