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畫素描、速寫還是彩鉛、水彩,覺得人物起形難,主要是觀察、造型、透視、結構、三庭五眼沒有搞清楚,或者根本就不知道這些名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如果連最基礎的東西都沒有搞明白,那麼接下來還怎麼繪畫呢。
觀察:整體的觀察人物的表情、特徵,包括應該放在畫紙上的什麼位置,就是構圖、起形,在心中得有規劃。
研究對象的神態、臉型、胖瘦的特點,五官的位置,整個的比例,結構的分析等。表情還有性格特徵,在心裡至少有大概的方位。
形是整個人物塑造和刻畫的第一位。根據人物的正面、四分之三側面、還是全側面分析人物面部的透視,透視線朝下還是朝上還是平行消失,都起著很重要的關係。
三庭五眼:五官的比例結構非常的重要,除非對象是特徵比較特殊,不然都要按照嚴格的比例來,繪製五官、頭像之間的比例關係。
其實打形重在於結構的了解,切勿急於求成。
就像畫靜物或者幾何體的時候,為什麼要先畫結構素描一樣,畫人物之前要了解石膏人物頭像和骷髏頭,清晰的知道人物的結構變化。
打形:首先觀察仔細後,用鉛筆在畫紙上定位,定出人物在畫紙上的輪廓位置。一般頭頂和畫紙的下面和四周都要留有一定的位置,這樣比較有空間感。
然後用鉛筆根據人物的對象量好在畫紙上的比例,用長線條大致畫出位置,然後再開始用短線條繪製出五官、頭頸肩的位置,包括和衣領、衣服之間的關係。
再遠距離的觀察畫紙上和人物對象形的比較,是否大概的形畫準,在大致準確後,開始確立三庭五眼的位置關係,根據人物的特徵開始畫五官的形。
用細線找出面部結構,臉型外輪廓線,下筆要準,一線到位、線條寧方勿圓。
五官包括面部的結構、頭頸肩之間的連接,這些部位應該要明確的肯定,不能含糊、 模稜兩可或似是而非。
人物的臉型一般分為這幾種:國字臉、圓形臉、目形臉,甲形臉、申形臉還有由字形,每個臉型都有各自的特點。
結構的形體要深入刻畫,主次分明、在結構處或者轉折的地方,線條要「卡」的重一點,人物的外輪廓要虛實結合。
要在一個框架裡動筆,用線條去概括人物的基本形。
明暗交界線同樣的重要,從頭髮、臉部到脖子等,要區分才能更好的為了下一步的畫調子。
打形要比較全面的分析,不可盯著一個局部去塑造完整,要根據人物的對象特徵去考慮。
一般大關係、輪廓確立後,先從眉毛、眼睛下手,由此展開畫面的形。
反正要想畫好人物,造型能力一定很重要,透視和結構很重要。
要牢牢的練習基礎,線條要虛實的結合,精確的造型能力,還是要多畫。
多寫生或者多練習速寫,能幫助更快的打形的準確。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