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是雞日,老話說:「頭雞二犬,五牛六馬」,是什麼意思?

2021-01-09 鄉土鄉人

在以前的農村,幾乎每一家的院子裡都會養幾隻雞,在吃不起肉的年代,雞蛋就成為農村人眼中最有營養的食品。農村人常說:「頭雞二犬,五牛六馬」,這句話到底是從何而來的?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說雞是頭呢?

為什麼有「頭雞二犬」的說法?

以前人認為,雞是「五德之禽」,意思就是:公雞雞頭上有雞冠,就好像讀書人戴帽子一樣,稱之為文德,而且公雞非常好鬥,稱之為武德,兩隻公雞在打鬥的時候,都會拼盡全力,就是勇德,發現食物之後,雞還會招呼同伴一起來吃,是仁德,每天早上準時打鳴,就是信德。

由於以前人沒有鬧鐘,每天早上都是聽公雞打鳴才起床的,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雞的叫聲也就意味著一天的開始。當然過年那一天也是公雞打鳴叫人們起床的,所以民間都把雞視為吉祥物,並且在過年的時候都會用紅紙剪一些雞作為窗花。

以前人認為公雞打鳴有兩種含義,一種是為了告訴人們白天到了,該起床了。另一種就是為了告訴夜晚出來的髒東西,天亮了趕緊走吧。所以民間認為雞叫就是陰和陽的分界線,所以就把每年的正月初一定為「雞日」,因為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開始,這一天好一年就好。

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六畜日」頭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古人還利用這種「六畜日」的天氣變化來預測家畜的興衰,比如正月初一是「雞日」,如果正月初一天氣晴朗的話,也就意味著這一年雞旺,適合養雞,如果初一是陰天,也就意味著對雞不好,不適合養雞。當然這種預測是毫無根據的。

所謂的「六畜日」就是從正月初一開始,初一為雞日,正月初二為狗日,正月初三為豬日,正月初四為羊日,正月初五為牛日,正月初六為馬日,正月初七為人日。這也就是「頭雞二犬,五牛六馬」這句話的來歷。

「六畜日」為何排在人前面?

以前人認為什麼時候都不能浪費糧食,如果浪費了糧食,就會導致以後沒有飯吃。但是雞和狗又可以把主人掉落到地上的糧食撿起來吃掉,所以人們就認為雞和狗是可以幫主人消災免罪的,所以雞和狗都可以順便進入主人的房子裡,和人更接近一點,所以就把雞和狗排在了前面。

以此論推,豬和羊雖然也在院子裡,但是大多都在院子較遠的角落裡,離人就稍微遠了一點,所以就排在雞和狗後面,而牛馬都有單獨的牛棚和馬廄,距離主人的居室就更遠了,所以就排在了最後。

當然這種排法還有一種傳說,那就是女媧用泥巴造人之前,在初一造出了雞,初二造出了狗,之後就是豬羊牛馬,最後到了初七才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就是人類的誕生日,也就是人的生日,民間也把這一天叫做「人日」。

由於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所以在民間,這一天要有吃「七寶羹」的習俗,就是用七樣東西做成的羹,其中就有芹菜和蔥蒜等,芹菜和蔥預示著勤快和聰明,蒜預示著精於算計等,人們認為正月初七吃過「七寶羹」之後就可以趕走不好的運氣,這樣一年就會有好運氣了。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有啥講究?
    聽農村的老人說,正月初一是雞日,正月初二是狗日,也就是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啥講究呢?雞、狗、豬、羊、牛和馬其實就是農村老人所說的六畜,早在遠古時期,古人通過自身的需求和動物世界的認知程度,先後選擇出了雞、狗、豬、羊、牛和馬,並通過馴化後便形成現在的家畜。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
    千百年來,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民俗俗語,雖然現在很多民俗俗語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有一部分還保留著,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正月佔歲」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許多地方農村仍保留著「正月佔歲」的習俗,具體而言,就是以月初至正月初八這幾天的天氣狀況來判斷新年伊始的莊稼收成如何,如果這幾天是大晴天,那麼新年伊始就是風調雨順,但如果這幾天天氣不好,又會發生災荒。雞犬豬羊牛馬,其實都是老鄉們稱之為六畜,早在遠古時代,先民根據自己的需要,根據對動物世界的認識程度,先後挑選了雞、狗、豬、羊、牛、馬,經過馴化,便成為現在的家畜。
  • 「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今天已經是正月初八了,相信大多數農民朋友,都進入到工作狀態了。筆者老家昨天還在下雪,今天就豔陽高照了。飯後去村裡溜達,聽村裡老人說了這麼一句話:「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老人說,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三,每天都有對應的生物。分別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果十菜、十一豆莢、十二瓜、十三好天收棉花」。
  • 有人說「正月初一是雞日,五牛六馬七為人」,怎麼回事?
    有人說,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為雞日,五牛六馬七為人」,這是什麼意思?咋回事兒呢?追尋這種說法的由來和時間,其實也是有其悠久歷史的。關於「正月初一為雞日,五牛六馬七為人」這種說法的出處,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時期,並且可以從晉人董勳的著作《問禮俗》中發現端倪。其中就有,「正月初一為雞日,正月初二為狗日,正月初三為豬日,正月初四為羊日,正月初五為牛日,正月初六為馬日,正月初七為人日」的說法。
  • 今年是寡年,老農說今年是「四分甲田,五牛六馬」,這話啥意思呢
    對於在農村裡,幾乎是每天都能聽到村裡的老人說一些俗語,在農村一般不是農忙的時候,總能看到一些老人聚在一起討論天氣的情況,而這些俗語也是對於天氣的情況有所預示,這到了年底了,很多的人都是沒有什麼農活做,那麼這個時候大家一般都在家裡待著,有的時候幾個老人聚在一起,一杯酒幾個菜他們就會討論起俗語,這到了2021年了,最近就聽到了農村老人常說的一句俗語「四分甲田,五牛六馬」,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雞年網絡大過年-搜狐新聞
    在十二生肖中,雞與地支酉相配,順居第十位。因「雞」是生肖中唯一的禽類,所以在民俗評論生肖時,更給酉雞冠以「十全十美」之美譽;它能位居第十,確有其大「吉」之處。「酉雞有吉」,萬事如意。對於生肖雞來說,每逢生肖年值一次「歲星」均有新意。  在《六十甲子納音歌》中「丙申丁酉山下火」,丁酉年為火雞年。
  • 酉雞如鳳一枝花,十全十美福到家, - 雞年說雞-搜狐新聞
    因「雞」是生肖中唯一的禽類,所以在民俗評論生肖時,更給酉雞冠以「十全十美」之美譽;它能位居第十,確有其大「吉」之處。「酉雞有吉」,萬事如意。對於生肖雞來說,每逢生肖年值一次「歲星」均有新意。在《六十甲子納音歌》中「丙申丁酉山下火」,丁酉年為火雞年。在幹支中,「丁」在天幹中居第四位,代表「壯」,己達「壯丁」之年;在地支中「酉」是第十位,代表「老」和「鮑」,指萬物成熟的意思。
  • 有人說:2021年是「六猴奪糧,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
    導讀:有人說:2021年是「六猴奪糧,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猴子是非常聰明的靈長類動物,要說來,猴子與我們人類關係還很密切,猴子一般生活在深山老林中,靠大自然的果實來生活,猴子可愛的形象,機靈聰明的個性,也被排入到十二生肖中,十二生肖種排名第九位,與生肖羊和雞相鄰。
  • 正月貼雞畫是古代風俗 雞吃梨圖案寓意最吉祥
    原標題:正月貼雞畫是古代風俗 雞吃梨圖案寓意最吉祥 丁酉年將至,生肖雞的形象越來越多地活躍在人們的視線中。有關雞題材繪畫作品來源甚久,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早從周代開始,古人就有畫雞驅邪的習俗,到了漢代,畫「雞」更是發展為每年正月初一固定的儀式,是年畫中的門畫。現今最早見於記載的畫雞作品 , 正是漢代的門神畫。到了唐及五代時期,以雞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已經開始成為單獨意義上的主體,畫家也開始重視雞本身的描繪。
  • 明年是辛丑年,「一日得辛,二人分六餅,九屠共豬」,啥意思
    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之間的關係在我們的民俗文化中,有十二生肖的說法,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十一種常見動物再加上一個龍,就組成了12生肖。十二地支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時辰組成十二地支。
  • 今年是辛丑年,「一日得辛,二人分六餅,九屠共豬」,啥意思
    在我們的民俗文化中,有十二生肖的說法,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十一種常見動物再加上一個龍,就組成了12生肖。十二地支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時辰組成十二地支。
  • 風水學裡的「雞不過六,狗不過八」
    古人言:「雞不過六,狗不過八」,為什麼這種說法會一直流傳於今呢?這句古人典句又韻含著什麼風水玄學呢?1咱們先來理解一下「雞不過六」的民間傳說,最簡單的理解便是家中所飼養的小雞壽命一般不可超過六年。一旦有超過6年後就會被認定為不符合天道的反常現象。
  • 農村老人說明年是「羊產五羔、雞生七蛋、狗育八崽」,是啥意思?
    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羊產五羔,雞生七蛋,狗育八崽」,這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所說的「羊產五羔,雞生七蛋,狗育八崽」這句俗語是來自於《灶馬頭》。過去人們用天幹地支紀日法來記錄時間,天幹地支紀日法是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結合在一起後的產物。十天幹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農村老話「七豬八馬九羊頭」啥意思?「羊頭」又指的是什麼?
    導讀:農村老話「七豬八馬九羊頭」啥意思?「羊頭」又指的是什麼?他也毫無保留的把這句話給補充完整了,說犯月從正月到臘月都會有,完整的說法是「正蛇二鼠三牛,四猴五兔六狗,七豬八馬九羊頭,十雞十一虎臘月老龍不抬頭」。這裡就說到了十二生肖,十二生肖具體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而每個生肖的人都會有一個犯月的時間,在這個犯月的時間出生會有不好的運程。不同的生肖犯月的具體時間是什麼呢?
  • 2019己亥年正月求財開市吉日!
    在習俗中通常把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稱為春節,很多地方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風俗。大部分地區在正月不管是出行,求財還是開市,都會選一個吉日,象徵好的開端,好意頭。2019己亥年正月求財開市吉日(一)正月初三乙亥日,卯時吉。(國曆2月7日)生肖屬蛇、雞的人勿用。(二)正月初四丙子日,巳時吉。
  • 【雞年說雞】從聞雞即起到兇禍之兆
    《風雨雞鳴》 徐悲鴻雞在中國文人筆下,是和農業社會聯繫尤為緊密的詩歌形象之一。《詩經》中的「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是日暮時分安寧的鄉村。《桃花源記》中的「阡陌縱橫,雞犬相聞,白髮黃臂,怡然而樂」,是隱逸者中嚮往的桃源勝境美圖之一。「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的《過故人莊》又描述了一番世俗生活的熱鬧。
  • 孕婦夢見雞是什麼意思 夢見雞是什麼意思
    孕婦夢見雞是什麼意思 夢見雞,財源會滾滾而來,未婚的會找到伴侶,已婚的會有子女。 夢見雞,財運滾滾而來,你會有正、橫財,未婚的會找到伴已婚的會有子女。 打算出門的人夢見很多雞,建議如期出發吉。
  • 農村俗語說「雞狗夫妻不到頭」雞狗夫妻真的過不到頭嗎
    這些說法沒有什麼科學道理,但是多少年來,卻成了人們遵循的一條習俗,而且有時候生活中,就恰恰印證了這些說法。從年輕的時候就三天兩頭的吵架,甚至動手,一直到老兩個人還是合不到一起。不和睦的家庭,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性格,他們家的幾個孩子性格都比較怪癖,也可以說對人很冷漠。女的經常說,當初沒有聽自家老人的話,不相信那句兔見蛇淚交流,總覺得那只不過是隨口說說而已,可後來她自己的婚姻,還真就是恰巧證明了那句老話是對的。
  • 老天津人正月初一幹什麼?初一到初五是不做飯的
    一般婦女要吃糖堆兒,口中還念念有詞:「五更黑下吃個酸裡紅,到老了不受窮。」再說正月。到了正月初一,全家天不亮就起床,無論大人孩子,都要從頭到腳煥然一新。天津近海,受海洋文化影響較深,特別崇拜媽祖。傳說媽祖「衣朱衣」,所以天津婦女過年一定要穿新做的紅襖、紅褲、紅鞋、紅襪,頭戴「聚寶盆」等紅絨花,以示對媽祖的景仰。
  • 2021是辛丑牛年,老話說「甲田四分,十一牛耕田」,啥意思?
    導讀:2021是辛丑牛年,老話說「甲田四分,十一牛耕田」,啥意思? 根據老話說2021年還是「甲田四分,十一牛耕田」,這句話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