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應了解的醫理與天幹五行配法則

2021-01-08 自然與人

人人應了解的醫理與天幹五行配法則

---聽南懷瑾先生解析五行天幹法則與醫理

五行方位,為東方木,西方金,北方水,南方火,中央土,這個方位非常有道理。西方金,在西藏,越到西方,藏金越多。東方木,植物生發,早受陽光熱能。南方火,氣候炎熱。北方水,冰雪最多。

另外一個哲學的道理,例如金生水,在古代就說:「水者金之子。」水是金的兒子,於是水生木,木是水的兒子,木生火,火是木之子,火生土,土是火之子,土生金,金又是土之子。

克則是隔代相剋。從前有一個笑話,一個祖父打孫子,可是他的兒子看到了,便打自己耳光,這位打孫子的祖父問兒子為啥自打耳光,他兒子說:「你可以打我的兒子,我怎麼不可以打你的兒子?」這也近於五行相剋,事實也是如此。所謂隔代相剋,逢三必變,這是一個法則。在生克之中,恩生於害,害又生恩。以軍事哲學來說,一次大戰之後,可以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所以有時覺得戰爭並沒有什麼可怕,等於理髮,頭髮長了,剃剃就漂亮。有許多講軍事哲學的朋友,就以這種五行生剋的法則來講,也言之成理。物理的法則亦然,須到了一個時候,必要清理一下,才能創造出更新的事物,這是宇宙的法則。

現在介紹的是天幹文化,天幹文化也很古老。我們研究《易經》發展史、中國文化發展史,知道天幹文化也比《周易》古老得多。

天幹地支,我們現在可以從甲骨文裡找出來,可見這個文化的來源很早。中國人發展最早的是天文,發展到最高級的時候,就歸納起來用十個符號作代表,這十個符號就名天幹,亦作「天斡」,不過「天幹」是漢以後用的名詞。天幹就是五行的法則,意思是說:「在這個太陽系中,地球和外面的星球,彼此幹擾的作用。」以現在的地球物理學來說,說是地球和各個星球的放射功能,彼此吸收互相發生作用。例如太陽能的放射,對我們地球人類的幹擾很大, 尤其學通訊、電子、太空學方面的人都很清楚,而我們中國老早就了解,對於這種天體的運動、物理世界的運動,用木、火、土、金、水來代表,說明相生相剋的道理。但人類文化進步了,這個五行的生克法則不夠用,因此我們的祖先,發現了五行的雙重作用,天體在物理世界中,又用了十個字的符號,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前面五行的方位圖案配合起來,就可以知道,東方甲乙木,南方丙 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東方或木為什麼要用甲和乙兩個符號來代表? 這中間又有另一個法則,這一套法則流傳了幾千年,而真正研究它的,都是第一流聰明人,只是當時沒有用這套法則向科學這方面發展。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用這套法則作科學的發展?這也有它的道理,因為物質文明愈發達,人的欲望就愈高,人的欲望愈高,社會就愈亂,這是中國的人文思想。

但是這一套法則,是來自科學的,如東方木,又為什麼用甲、乙兩個字來代表?而成為甲木和乙木呢?甲木是代表生長的原素,乙木是成形了的代表,換言之甲木是代表生發的物理,乙木是代表成形的物質。丙與丁亦是如此,丙是代表火的原素,丁是代表成形的火。戊己、庚辛、壬癸都是如此。而這中間又分陰陽,如甲木為陽木,乙木為陰木,丙為陽火,丁為陰火,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為陽水,癸為陰水,戊為陽土,己為陰土。如中國醫學,在《內經》上女人的第一次月經來,我國古代認為直接說出女人的隱秘很不禮貌,所以說「女子十四而天癸至」。為什麼不說「天壬」至?因為月經是成形了的水,同時女子屬陰,所以稱為「天癸」。如果把這套東西融會貫通起來,就可以發現它並不是迷信,而是科學,至少是古代的中國科學,而且這種科學在人類的文化中,還維持了這許多年。

說到天癸,便涉及到中醫了,對於人的身體而言,現在最流行的針灸,有一本書名《甲乙經》,許多人也沒有弄清楚,中醫關於人身各部位的代表為木屬肝,火屬心,金屬肺,水屬腎 ,土屬脾。這個五行和內臟的關係現在懂了,那麼金生水,肺出了問題的時候, 一定腎虧,所以生肺病的人,臉紅紅的,是腎水不足,火氣上升。肺病到了相當嚴重,腎盂就特別擴大,就是腎虧,所以中醫之難學是除了講究內臟的個別功能以外,還講究互相影響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因素,也就是生克的道理。而西醫則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頭痛只是病的現象,不是病的根源。因為生克的關係,任何一個內臟,都可以產生頭痛的病象,所以高明的 中醫講究氣化,如患糖尿病的人,是屬腎水的病,但一定與心火有關係,心臟也會受影響,發生問題,這就是五行生剋的道理(這裡特別要補充一點,五行的生克,每一「行」都與其它「四行」有關,如「土」是生金的,克水的,但亦被火生,被木克)。所以中醫能站得住,針灸亦是一樣,中醫的醫理,病在上者治其在下,病在下者治其在上,病在左者治其在右,病在右者治其在左,病在內者治其在外,病在外者治其在內。譬如中醫說肝生於左,而西醫指責錯了,其實中醫一點沒有錯,因為中醫不是講物質形態,而是講氣化,中醫說肝生於左,是肝屬木,木在東方,東方在左,這是五行生剋的氣化,所以肝生於左是對的。由此可知人必須讀 《黃帝內經》,懂了《黃帝內經》就懂得養生之道,也懂得如何修道了。

相關焦點

  • 五行與天幹
    真用卦來斷事情,又是另外一個體系,所以嚴格說來,五行和八卦兩種體系是分開的。但幾千年來,大家都把它混合在一起。現在介紹的是天幹文化,天幹文化也很古老。我們研究【易經】發展史、中國文化發展史,知道天幹文化也比【周易】古老得太多了。天幹地支,我們現在可以從甲骨文裡找出來,可見這個文化的來源更早。
  • 易經八卦、陰陽五行、天幹地支在命理學中的運用!
    可以說,在中國每個人都有過算命的經歷,人一出生,首先記錄的是出生時間,再請先生算命理批八字,看看出生嬰兒是五行中那個屬性的命,然後就是根據五行命理取名字等等一系列操作。而後,算命就開始陪伴著人們成長,求學過程中有之,立業過程中有之,尤其是在婚姻過程中,可以說人人難逃「合八字」的窠臼。
  • 天幹地支的陰陽五行,地支藏幹
    八字算命的順序是起四柱、排大運、配十神,而配十神則必須了解天幹地支的陰陽五行和地支藏幹。 如甲為陽木,則陰陽為陽,五行為木,其它天幹其此類推,列舉如下: 天幹的五行與陰陽:甲:陽木、乙:陰木、丙:陽火、丁:陰火、戊:陽土、己:陰土、庚:陽金、辛:陰金、壬:陽水、癸:陰水。地支的陰陽五行以地支所藏的天幹來確定。
  • 每天五分鐘和我一起學周易,什麼是天幹,其五行與身體如何對照
    (此問題困惑好久,十天幹十二地支,應為一百二十年,原來只用陽幹與地支相配)現代人為了便於換算紀年和現代公曆,統計出4,5,6,7,8,9,0,1,2,3對應從甲到癸的十個天幹。天幹配五行方位,甲乙東方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丙丁南方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午己中央土,戊為陽土,己為陰土;庚辛西方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癸北方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
  • 不為人知的天幹地支,五行八卦
    中國上下五千年,窮古人之智慧,衍生了很多大自然法則,尤其以天幹地支,五行八卦最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那天幹地支五行八卦有哪些呢?1.十天幹: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十二地支: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地支配生肖:子鼠 醜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五行相生規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剋規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中國易學:關於天幹地支與陰陽五行的說法!
    不管是用四柱、八卦,還是其他術數方法為人預測命運、預測吉兇信息,都離不開陰陽變化的原理,離不開五行生剋制化的法則,離不開天幹地支的排列組合。陰陽五行之氣是極其精微的物質,一般人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目前我們還無法測量它。
  • 天幹地支對應五行陰陽
    陰陽五行,說到底是三個,兩對陰陽(木、火為陽;金、水為陰)加一個中央土。天幹地支是五行又分陰陽而產生的,因此,每個幹支同時具有陰陽的象和五行的象。五行陰陽,天幹地支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天幹地支信息,可以點擊(八字算命)進行了解  天幹地支對應五行陰陽  天為陽、地為陰,所以天幹是陽性的。陽性具有能動性、調動性、引動性、穿透性等特點。
  • 六爻斷卦基礎一:天幹地支與五行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在六爻斷卦當中主要用於獲取巽空和六神,其他吉兇方面的用處不多。六爻斷卦主要看十二地支的五行生剋地支衝合以及卦爻象。那不用五行能否斷卦呢,用卦爻辭也是可以斷卦的,不過使用幹支五行斷的卦細節會更多更生動形象。先大致了解一下卦辭爻辭然後再來看天幹地支。卦辭每卦一條,總共64條,是對每卦的總結。爻辭每卦6爻,64卦乘6爻,就是384爻,乾卦的用九和坤卦的用六各一條,爻辭一共是386條。
  • 認識傳說中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我們現在可以從甲骨文裡找出來,可見這個文化的來源很早。中國人發展最早的是天文,發展到最高級的時候,就歸納起來用十個符號作代表,這十個符號就名天幹,亦作「天斡」,不過「天幹」是漢以後用的名詞,其實應該用「天斡」才對,不必用「天幹」這個詞。
  • 中國文化:五行、天幹、地支的含義
    所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行,的意思和《易經》乾卦的「天行健」中的「行」一個含義,代表運動的意思,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動能。天地間,這個動能有五種,分別以金、木、水、火、土來代表。金:凡是堅固,凝固的都以金來代表,古時對於物質世界中,有堅固性能的,就屬於金。
  • 四方五行與天幹地支宜忌
    【幹支配陰陽五行】幹支與陰陽的配合較簡單,即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中按排列順序,凡為奇數者屬陽幹,為偶數者屬陰乾。具體為:天幹中甲、丙、戊、庚、壬五者為陽幹,乙、丁、已、辛、癸五者為陰乾;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六者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六者為陰支。幹支與五行相配要複雜得多。
  • 天幹地支配十神
    天幹地支配十神十神為日元與其他五行生剋洩旺的名稱,日元為我,生我的五行為印星,克我的五行為官殺,我生的五行為傷食,與我五行相同的為比劫
  • 簡單了解:天幹地支與陰陽五行的關係
    天幹地支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文化之一,簡稱為「幹支」,天幹共有十個字數,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個字數
  • 學奇門之前必須掌握的知識 陰陽五行天幹地支天幹五行配臟腑……
    一、陰陽五行  1、五 行 :金 、 木 、 水 、 火 、 土 。  2、五 行 相 生的關係:土 生 金 、金 生 水 、 水 生 木 、木 生 火 、火 生 土  3、五 行 相 克 的關係 :土 克 水 、水 克 火 、火 克 金 、金 克 木 、木 又 克 土  二、天幹地支  1、十 個 天 幹 : " 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 "  其中天幹也有陰陽之分
  • 零基礎入門:五行、八卦、天幹、地支
    天幹從「甲」到「癸」與太陽的出沒和運轉有關,而太陽的循環往復周期,對萬物產生著直接的影響。故天幹的五行是按照五行相生的順序進行排序。五行及方位:甲、乙 屬木,東方,綠色;丙、丁 屬火,南方,紅色;庚、辛 屬金,西方,白色;壬、癸 屬水,北方,黑色;戊、己 屬土,居中央,黃色。
  • 醫理、命理、地理:為什麼古代讀書人,要通三理
    一般來講古代讀書人,大多都通曉基本的醫理、命理、地理知識。先說說為什麼要了解醫理,這要從中國文化講究孝道說起。作為子女,父母年齡大了,難免會有個三病兩痛,知曉一些基本的醫理知識,對父母的健康和照顧就會周全許多。
  • 天幹地支五行屬性
    天幹地支產生炎黃時期,天幹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的正月初一。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生辰八字五行是指八字的天幹地支五行。天幹地支根據中國五行理論,字的五行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共五種五行屬性,每個漢字對應一種五行屬性。
  • 南懷瑾老師:中醫講究的是五行生剋的道理
    這也近於五行相剋,事實也是如此。所謂隔代相剋,逢三必變,這是一個法則。在生克之中,恩生於害,害又生恩。以軍事哲學來說,一次大戰之後,可以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所以有時覺得戰爭並沒有什麼可怕,等於理髮,頭髮長了,剃剃就漂亮。有許多講軍事哲學的朋友,就以這種五行生剋的法則來講,也言之成理。物理的法則亦然,須到了一個時候,必要清理一下,才能創造出更新的事物,這是宇宙的法則。
  • 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
    什麼是天幹地支對於初學八字命理的人而言,測八字的五行,只能查看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
  • 五行與天幹地支推介
    易經跟五行有沒有關係,對於這個問題,有的人會抱著周易不放,經典中沒有講五行嘛。狹義來說確實是沒有的,五行是古人對宇宙自然的感悟,天地之間不外乎這幾種元素。而易經是起源於伏羲八卦,是伏羲以及後來的文王、孔子為代表的諸聖的對宇宙自然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