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知道帶帶大師兄(本名:孫笑川),才真的了解什麼叫「壞事做盡」。
他在加拿大腳踹老奶奶:
破解單位食堂飯卡吃白食,導致食堂半年損失100萬:
盜取嗶哩嗶哩源碼上傳GitHub:
他最強的武器是雷射筆。
在粉絲見面會上拿雷射筆照蔡徐坤,
遭到譴責之後,他的粉絲還潛入蔡徐坤粉絲群中帶節奏:
蔡依林5月25號在麥田音樂節上表演時也遭到帶帶大師兄的雷射筆照射:
他還偽裝成60歲日本男子,用雷射筆照射美軍飛機致其返航:
最近他幹過最大票的事情,還數放火燒巴黎聖母院:
但凡是你能想到的壞事,無一例外,「是@帶帶大師兄幹的」。
看到這裡,大家大概明白,這一切只是網友都熱衷於讓帶帶大師兄當背鍋俠!
沒人在意身為遊戲主播的帶帶大師兄遊戲玩得好不好,解說厲不厲害。
他已經成為了微博奇觀。
與其他偶像的粉絲熱切期望偶像能大紅大紫相反,帶帶大師兄的粉絲們以「巴不得他死」為核心指導原則,致力於將他和所有社會熱點新聞關聯起來,通過塑造出一個「無惡不作」的形象,引來無知圍觀群眾辱罵「帶帶大師兄」、看他因為惹上各種麻煩焦頭爛額為樂。
「壞事做盡孫笑川」儼然一場大型荒誕惡作劇。
「帶帶大師兄」到底是誰?
「帶帶大師兄」原名孫笑川,起初只是一名普通的工地監理,但直播行業的大潮洗刷掉了他的平凡。
他的大學同窗好友李贛,從「AC生放送」時期(鬥魚TV前身)就開始直播。
當時李贛摸索出了一套成名法則——在直播間裡故意引戰,捧一踩一。比如吹捧《英雄聯盟》而大肆貶低《DOTA2》,從而通過掀起彈幕罵戰來獲取流量。
此外,他還發展出了「直播睡覺」、帶粉絲去其他直播間「查房」等創新直播方式。
人氣隨之水漲船高,他便拉上包括孫笑川在內的幾個好友建立了「抽象工作室」,在6324號直播間實現一天24小時不間斷直播。
抽象工作室的成員熱衷於「嘴臭」網友,粉絲們也樂於和主播對噴,給他們打騷擾電話、簡訊轟炸來還擊。
李贛也常常將他的粉絲們稱為「黑粉」。
抽象工作室的成員來自四川,李贛在噴他的粉絲是「黑粉」時總會說成「嗨粉」,外號「大師兄」的孫笑川的很像「帶師兄」。
黑粉和川渝方言帶來的特殊喜劇效果成為了「抽象文化」的基本元素。
隨著時間推移,抽象工作室因成員年紀太小要繼續學業或是意見不合等因素分崩離析,元老僅剩李贛與孫笑川二人。
笑點也大不如前,粉絲逐漸流失,但直播間依然靠著能吸收一些新鮮血液苟延殘喘著。
2017年6月18日,李贛在直播時接聽的一通免提電話——電話內容是境外勢力的政治宣傳。不知是出於大意還是節目效果,讓這通電話被眾多網友聽到。
觸犯紅線的直播間旋即被封,李贛時代告一段落。
嗨粉們改換門庭,搖身變為「孫狗」的「狗粉絲」,圍繞著孫笑川直播間開始活動。
核心主播換人了,但狗粉絲們對主播的「迫害」卻從未消停過。
他們用一次次故意的政治敏感內容成功讓孫笑川直播間遭到封禁,孫笑川被迫流落海外平臺Twitch繼續直播事業。
沒完沒了的迫害讓孫笑川在某次直播中崩潰了。他控訴狗粉絲們頻繁舉報,致使他的微信支付寶帳戶被凍結:「是我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嗎?」。
既然反抗無效,孫笑川選擇了適應這種節奏。
他開始接受自己的「名人」人設,併到處接廣告、接採訪、走穴參加活動「恰爛錢」。
「狗粉絲文化」高潮
奠定了如今「狗粉絲文化」,並將孫笑川熱度推向第一波小高潮的是「留學生踢奶奶」以及「蔡徐坤遭雷射筆照射」事件。
前者源於一段「加拿大留學生飛踹老人後逃跑」的視頻,好事者將留學生的身份指認為孫笑川,許多不明真相的大V也被搞糊塗了。
導致孫笑川在微博上遭到眾網友的口誅筆伐;
嘗到甜頭的粉絲們隨後變本加厲。
在某次蔡徐坤演出時遭到雷射筆照射後,他們「臥底」潛入蔡徐坤的粉絲群,告訴不諳世事的粉絲們始作俑者微博是「@帶帶大師兄」,並引導他們說出前文提及的「蔡徐坤NMSL」。
這事當時還把帶帶大師兄推上了微博熱搜。
通過把對小鮮肉的不滿與對孫笑川的調侃結合,狗粉絲們得到了許多笑料與心理滿足感。
「嗨粉」還會製作各種「證據」,讓更多不明真相的大眾加入迫害帶帶大師兄的隊伍。
於是在此之後,不論出現什麼社會熱點新聞,在評論區總能看到這麼一句話:「嫌疑人微博找到了,是@帶帶大師兄。」
「帶帶大師兄」微博評論區,就是中國版的「沒品笑話百科」
孫笑川的微博粉絲現在已經增長到180多萬。
雖然不像流量明星動輒上百萬的轉發點讚,但孫笑川的評論區勝在「真實」——每條微博均穩定有近萬活躍評論。
畢竟這幫巴不得他死的粉絲絕不會給他故意刷評論。
他的評論區是一個真實的活躍社區,並由此產生了眾多衍生文化。上面的」恰爛錢「便是一例。
也許是日常髒話過於粗俗直接、缺乏娛樂效果,於是粉絲們充分運用諧音、方言甚至是emoji表情構建了一套黑話系統。
正如當初民間忌諱「入」字而用「日」字頂替,狗粉絲們習慣用來自晉北方言的「透」代替「日」字,而後「透你」又被諧音成「Tony」,「媽」則用emoji表情中的「」來代表……
這套黑話被美其名曰「抽象話」,一個能熟練使用「抽象話」的才會被當成「自己人」。
某種意義上,狗粉絲與孫笑川之間就像是病毒與宿主之間的關係。
他們的目標是儘可能地惡搞孫笑川,卻又因仰仗他為自己提供歡樂的空間和素材因而不能下手過於歹毒,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可以概括為「有節制地破壞」。
鑑於「如何整死孫笑川」是主旨,他的評論區一向與任何正能量的價值觀背道而馳。
很多人都聽說過國外的「沒品笑話集」(Sickipedia),裡面充斥著百無禁忌的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宗教歧視等「讓人下地獄」的笑話。
孫笑川的微博評論區就相當於中國版的「沒品笑話集」——呃,甚至還要惡劣一些。
最常見的,是以「無內鬼」為暗號的色情圖片環節。
一般來說,在「帶帶大師兄」發微博的一分鐘內,你就能看到上百條「無內鬼」評論——發色情圖片往往是讓博主被封的好辦法。
為了對抗微博的自動審核過濾機制,他們開發出了以《英雄聯盟》戰術命名的「四保一」技術,即將色情圖片嵌入到由三張正常圖片組成的長圖末端,最終逼迫微博升級過濾技術將「四保一」也納入屏蔽範疇。
近來則流行以「南徵北戰」命名的地域黑環節,首當其衝的自然是長期被地圖炮的東北人與河南人: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走到河南劍沒了。」
「你們不能總是跟風黑東百,你們要去了才知道,東百是真的不行。」
「我頭髮沒染色,廣西人說我非主流。」
……
但當你發現連當地人都在興致大發地黑自己的家鄉時,似乎很難去譴責他們。
這裡有著倒錯的道德規則。
善良的話語會得到「你再罵?」的回覆,而惡毒的詛咒則會被評價為「小嘴抹了蜜」,「有底線的人」在此難以生存。
人多的社區自然少不了網紅熱評,孫笑川的微博評論區裡存在著許多老面孔,紛紛用自己的方式打造獨特人設。
「村口放映員」一向受到群眾歡迎,他們將《貓和老鼠》《憨豆先生》或是皮克斯的經典動畫短片轉錄成評論區支持播放的GIF動圖。——沒人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到把時長十分鐘的動畫壓縮到一張動圖裡的,反正他們做到了!
那些在狗粉絲童年時便博得他們喜愛的經典老片迄今依然人氣不減當年。
往往成為最熱門評論的則是「文字獄研究者」的分析,他們致力於運用天幹地支、音韻樂理、宗教典故等知識歪曲分解孫笑川的微博內容。
最後必然得出孫笑川是妄圖實施恐怖行為的「帶惡人」的結論,並「建議擊斃」。
另一類人則試圖通過「反差萌」走紅。
比如宣稱自己為牧師的「基督中文」每天都會發同一句《聖經》語錄,並在被噴後宣稱「因本人不堪網絡暴力即日起卸載微博」,然後在次日繼續高強度發微博,評論稱之為「享受網絡暴力」。
再比如名為「金陵慧語」的「佛法大師」堅持每日在評論區弘揚「戒色的好處」,卻又頻繁點讚宣傳18禁漫畫的微博,並在性感圖片下評論「再翹高一點」,從而樹立了自己「淫僧」的人設。
眾所周知,百度貼吧的歷史開始於2017年。
但若是細細挖掘貼吧史前史,便會發現這種「無下限」的娛樂方式,與當年的「李毅吧」與「抗壓吧」如出一轍。
風潮席捲而來
在被網友迫害的高潮時期,孫笑川的每一次崩潰都會成為新的迫害素材。
不堪忍受被網友黑為「司馬臉」的孫笑川,曾在直播中忍不住發飆,罵出了日後被稱為「抽象聖經」的經典語錄:
「我是你哥哥,你是我弟弟,我們兩個都是我媽的兒子」
「要我一直笑嗎?對不起做不到」
「我是很儒雅隨和的一個人」
......等著名素材均誕生於此。
另一次直播時,孫笑川與抱怨被其打擾睡眠的鄰居展開罵戰,這段對噴中包含了後來被狗粉絲掛在口邊的口頭禪:
「你再罵?」
「那你去找物管啊?」
也因此得到了《抽象聖經2.0》的聲名。
這兩段視頻被狗粉絲們四處散播。在全球最大的成人網站Pornhub上,視頻被冠以《地下說唱皇帝-抽象聖經》的標題,並在近3000次評分中等到了98%的好評,如此好評率遠超任何成人視頻。
只有同樣出於惡搞被上傳至Pornhub的《張宇考研數學衝刺班》與《JOJO的奇妙冒險》能與之匹敵。
當紅彈幕視頻網站嗶哩嗶哩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狗粉絲們將抽象語錄上傳到B站,在得到許多喜愛的同時也引來了「原住民」的反感:他們認為狗粉絲是在「汙染環境」。
眼看兩方爭執愈加激烈,B站官方迅速刪除了相關視頻,封禁上傳者,並將「孫笑川」也加入屏蔽詞。
抵制沒有持續多久。
抽象文化的強大活力讓人們很快就做出了讓原住民也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帶帶大師兄也迅速得到了二次元的接納。
最好玩的莫過於「孫笑川帶電影」,UP主們將電影主角的臺詞替換成孫笑川嘴臭語錄,實現了讓電影人物」口吐芬芳「的幽默效果。
比如由」TINY老司機「製作的《頭文字·川》裡出現了這樣的場景:
(藤原文海飲酒過量倒在地上)
藤原拓海(被替換成孫笑川語錄):你這是要睡覺了嗎?我看這才八點半哦大哥?怎麼回事喔?
(拓海在文海耳邊敲酒瓶)
藤原拓海:Hey man?NMSL,怎麼啦?你沒聽到是吧?你是聾啞人嗎?還是怎麼回事?是網絡延遲還是你失聰啦?
更何況,狗粉絲和二次元原住民都有共同的敵人,那便是以蔡徐坤和吳亦凡為代表的當紅小鮮肉。
於是吳亦凡主演的青春電影順理成章成了惡搞的對象,由《致青春》改編的孫笑川版《痔青春》點擊量超過240萬,這也意味著抽象文化已登堂入室成為B站的主流文化之一。
其他網絡社區中,狗粉絲帶來的文化入侵同樣愈演愈烈。
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哪怕是一個原本反感抽象文化的人,在準備回帖時腦海中也可能會閃現出一句「那是真滴牛批」。
那是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百萬年來致力於追隨社會主流本能的一剎那浮現。
在這起文化風潮中,唯一不重要的就是孫笑川本人。
他甚至從來沒有刻意造過梗,微博上發的也不過是「閒得發慌嗷」這樣毫無意義的感想,所謂的直播素材也只是日常的嘴臭口癖。
但直播時代的主播從來不屬於他自己,他的粉絲們自然會拆解乃至改造他的話使之成為「梗」。
事實上,哪怕孫笑川此刻從地球上消失,也絲毫不影響抽象文化的運行。
混亂的狂歡風暴,將一切都吹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