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熠熠!北鬥升空20年背後的「中國星座」建造史

2020-11-15 中國軍網

北鬥升空二十年

——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收官發射成功之際

■解放軍報記者 王天益 安普忠 特約通訊員 趙金龍

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相關視頻

今天,提起「北鬥」,你會想到什麼?

如果你和很多人一樣,愛上網找答案。那麼,搜尋引擎給你的首選答案基本都是同一個: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不過,這個問題若放到20年前,無論是彼時剛剛才有的搜尋引擎還是大百科全書,你得到的答案肯定迥然不同。那時,「北鬥」之名還只屬於夜空中排列成勺子狀的7顆星星,千百年來皆是如此。

2000年10月31日,隨著北鬥一號首顆衛星的升空,數千年來人們賴以指路的「北鬥星」,被中國航天人以現代科技全新定義。

2020年6月23日,隨著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北鬥指路」將從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演變成全人類共享的「中國智造」。

北鬥升空20年,從「一顆星」到「滿天星」,這是一段恢弘磅礴的「中國星座」建造史。

北鬥升空20年,從起步較晚到世界領先,這是一段「踏平坎坷成大道」的中國航天奮鬥史。

二十載步履匆匆——

從北鬥一號到全球組網,「三步走」的每一步都如期實現

此次第55顆北鬥衛星成功發射,標誌著北鬥系統完成全球組網,也意味著北鬥系統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三步目標將在2020年實現。

2020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早在北鬥系統建設之初,中國航天人就瞄準這個目標,制定路線圖、時間表,提出了「三步走」發展戰略——

2000年,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建成北鬥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建成北鬥三號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衛星導航系統是航天科技高峰,也是複雜巨大的系統工程。1994年,我國啟動北鬥一號工程,展開試驗探索。當年3月,美國已完成GPS衛星星座布設;次年,俄羅斯也完成了格洛納斯導航衛星全球組網。

起步較晚,意味著爭分奪秒的追趕。

這是一場步步為營的「接力賽」。自北鬥一號首顆衛星開啟北鬥升空之路以來,北鬥人循著「三步走」目標接力奮鬥,每一步都按照時間節點如期甚至提前完成。

這是一場步履不停的「馬拉松」。20年間,44次衛星發射,北鬥人跨越的雖然只是「三步」,卻書寫出一段段爭分奪秒的北鬥建造傳奇。

背水一戰寫傳奇——2007年4月14日,北鬥二號首顆衛星成功發射。2天後,地面清晰接收到衛星信號。那一刻,距離國際電聯規定的導航頻率申請失效的最後期限已不到4個小時。

雷電交加中問天——2011年7月27日凌晨,第9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在即,突然遭遇強雷暴天氣。衛星發射不怕下雨,就怕打雷。發射場抓住兩次雷暴間大約10分鐘的間隙,果斷點火發射,如期完成了發射任務。

高密度發射組網——2018年,北鬥三號系統一年內完成10箭19星發射,創下世界衛星導航系統和我國同一型號航天發射的新紀錄。2019年,北鬥系統建設又成功實施7箭10星高密度發射……

20年來,北鬥人一次次將璀璨的北鬥衛星送上九天,也一次次將中國航天精神標定在全新的高度。

二十載茁壯成長——

從北鬥一號到北鬥三號,系統升級換代,能力大幅提升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示意圖。資料圖片  

顆顆「北鬥星」,三代成長路。從北鬥一號到北鬥三號,系統升級換代不僅體現在衛星數量上,更體現於能力提升。

服務範圍越來越廣。北鬥一號系統主要服務於國內,北鬥二號系統可覆蓋亞太地區,北鬥三號系統的服務範圍則覆蓋全球。

定位精度越來越高。北鬥一號系統定位精度優於20米;北鬥二號系統定位精度為10米;北鬥三號系統性能則更進一步,定位精度可達到2.5米至5米水平。

短報文通信越來越強。北鬥系統從一誕生就身懷「短報文通信」的獨門絕技。與北鬥二號相比,北鬥三號服務容量提升10倍,單次可發送1200個中文字符甚至是圖片。

除了這些明顯的性能提升,還有很多看不到的「進化」,也在北鬥衛星身上發生。

——更強的「心臟」。原子鐘是導航衛星的「心臟」,是決定整個導航精度的核心技術。北鬥二號衛星搭載的銣原子鐘可以做到300萬年只有1秒誤差,北鬥三號衛星上的新一代高精度銣原子鐘,不僅體積更小、重量更輕,而且技術性能大幅提升。

——更新的技術。北鬥三號在全球首創Ka頻段星間鏈路,所有北鬥衛星連成一個大網,衛星之間可以「通話」、測距,不僅使衛星定位精度大幅提高,而且破解了全球布站難題。

——更長的壽命。與北鬥二號衛星相比,北鬥三號衛星設計壽命由8年提高到10至12年。而且,衛星採用多項新技術提高抗幹擾能力,非計劃中斷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按照計劃,到2035年,我國將以北鬥系統為核心,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這意味著,北鬥的成長進化之路還將繼續。

二十載星光熠熠——

從服務國內到造福全球,建設不停步,服務不停歇

今年,是北鬥一號首顆衛星升空20周年。今年,也是北鬥系統為人類提供服務的第20個年頭。

20年來,北鬥系統邊建設發展邊提供服務,實現了在區域快速形成服務能力、逐步擴展為全球服務的發展路徑,豐富了世界衛星導航事業的發展模式。

這一成就來之不易。地球自轉「日行八萬裡」,導航衛星要為地面特定區域提供連續穩定的導航服務,按照GPS、格洛納斯等採取的單一軌道星座構型,在系統全球組網完成之前根本無法實現。

中國北鬥不走尋常路。從北鬥一號系統採用「雙星定位」解決我國衛星導航有無問題,到北鬥二號系統採用混合星座構型,用14顆衛星實現為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服務,再到北鬥三號系統按「最簡系統、基本系統、全球系統」三步走的計劃組網……中國北鬥人用別出心裁的智慧,實現了20年來北鬥系統建設不停步、服務不停歇,中國北鬥始終星光熠熠。

這星光,為身處困境中的人們點亮希望——

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中,性能穩定的北鬥系統一度成為災區唯一的對外聯絡手段,建成僅5年的北鬥一號系統通過了實戰檢驗。此後,憑藉著獨特的短報文與位置報告功能,北鬥系統在防災減災領域屢建奇功。

這星光,為各行各業創新發展賦予能量——

在交通領域,北鬥系統能為車輛網、自動駕駛等技術提供關鍵支撐;在農業領域,藉助北鬥系統,無人農機實現了按既定路線毫釐不差自動作業;在漁業領域,很多漁民因為漁船安裝了北鬥終端在危急時刻得到救助……20年來,「北鬥+」加入了越來越多的領域,也帶著人們加速走進新的未來。

這星光,照耀著一個新興產業快速成長——

北鬥系統的應用促進了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蓬勃發展。2013年,我國北鬥導航產業產值超過100億元;2018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產值達3400多億元,其中80%由北鬥貢獻。今年,這一數字預計將超過4000億元。

這星光,既照亮中華大地也為世界共享——

北鬥系統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核心供應商之一。目前,精準農業、數字施工、智慧港口等解決方案已在東協、南亞、東歐、非洲等地區成功應用。

未來,隨著北鬥全球系統建成,並面向世界提供公共服務,北鬥星光必將更加璀璨,這張「中國名片」必將更加亮麗。

相關焦點

  • 北鬥升空二十年——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收官發射...
    那麼,搜尋引擎給你的首選答案基本都是同一個: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不過,這個問題若放到20年前,無論是彼時剛剛才有的搜尋引擎還是大百科全書,你得到的答案肯定迥然不同。那時,「北鬥」之名還只屬於夜空中排列成勺子狀的7顆星星,千百年來皆是如此。2000年10月31日,隨著北鬥一號首顆衛星的升空,數千年來人們賴以指路的「北鬥星」,被中國航天人以現代科技全新定義。
  • 《小馬寶莉》星光熠熠超級介紹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一起說說《小馬寶莉》中的一匹小馬——星光熠熠。星光熠熠星光熠熠是一匹紫色的獨角獸,魔法非常厲害,和紫悅一樣,有著很好的魔法天賦,自己的可愛標誌是魔法有關的可愛標誌。可愛標誌保險庫第二次,星光熠熠篡改時空,將紫悅和她的好朋友們建立可愛標誌的連結給切斷了。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2012年9月19日3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採用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第十四顆和第十五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升空並送入預定轉移軌道。
  • 星光熠熠 《4399Touch》十二星座圖鑑
    星光熠熠 《4399Touch》十二星座圖鑑 作者:阿越來源:未知發布時間:2013-07-02 08:50:16 玩家等級達到12級之後將會觸發星座任務,可在任務中領取。完成該任務後,即可開啟星座圖鑑功能。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的發展歷程
    在31日的00:02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首顆北鬥導航實驗衛星升空。在第一顆試驗衛星發射50天後,第二顆試驗衛星也被長三甲火箭送上同步軌道。2003年5月25日,00:34分我國發射第三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作為備份星,跟前兩顆衛星組成了中國完整的第一代衛星導航系統,這就是北鬥一號。2004年,北鬥二號系統工程建設啟動。
  • 十二星座專屬魔法項鍊,巨蟹座星光熠熠,摩羯座玲瓏剔透!
    魔法項鍊是可以實現很多願望的,只要有什麼難以解決的事情,都可以向魔法項鍊許願,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十二星座專屬魔法項鍊,巨蟹座星光熠熠,摩羯座玲瓏剔透白羊座的人他有一個童心,偶爾都會發發脾氣,撒撒嬌的,真的不要跟他生氣。他幼小的心靈接受不了。
  • 北鬥正青春!一張星網耀太空的背後,是北鬥人的堅守
    陳雷早就聽說過北鬥團隊的傳奇故事,並心嚮往之——    1995年,國防科大3名年輕博士用薄薄的幾頁寫著一些攻關思路的紙,令陳芳允院士和孫家棟院士眼前一亮。後來,他們一舉突破制約北鬥衛星導航定位工程的技術「瓶頸」。    2007年,我國北鬥二號第一顆衛星發射升空後,遭遇強烈電磁信號幹擾,無法正常通信。
  • 群賢畢至,星光熠熠|「縱橫杯」網絡安全競賽線上初賽圓滿結束
    來自全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網際網路企業以及社會力量的2157支戰隊經過激烈的角逐,20支精英戰隊強勢誕生,充滿智慧化、倡導自動化智能防禦的線下決賽大幕即將重磅拉開。星光熠熠,國內知名強隊齊聚「縱橫杯」作為信息系統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辦的重要賽事,「縱橫杯」網絡安全競賽自12月11日-22日,面向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單位、自主可控廠商、重要行業部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網絡安全企業、安全測試團隊、網際網路企業、社會力量等各行業領域廣泛開啟報名通道。
  • 中國北鬥七星閃耀太空 2010航天發射完美收官
    中新社西昌12月18日電 題:中國「北鬥」七星閃耀太空 2010年航天發射完美收官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18日凌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空中一輪上弦明月,已悄然躲到山的背後,山巒上方的天宇中,璀璨的群星正不停地眨巴著「眼睛」,似乎是在呼喚這顆北鬥導航衛星快點加入它們的行列。「……5、4、3、2、1,點火!起飛!」
  • 探秘中國北鬥導航衛星:最高機密到民用歷時20年
    後來,這個由中國自主研發的導航系統被命名為「北鬥」。這一計劃從最初的「最高機密」,直到如今逐步推廣為民用,已經走過了20多年。曾經的主力科學家已經成為白髮蒼蒼的院士,北鬥系統的理論創始人也已經故去。  在這20多年中,卜慶君從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位參謀成長為總參謀部測繪局局長,再成為現在的退休老人。作為項目創始人之一,他對於20多年前的事情記憶猶新。
  • 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之際:體現中國智慧
    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中國的北鬥:體現中國智慧的中國方案天上的七星北鬥,自古就為人們指引方向。我國開始研究利用衛星進行地面定位服務,始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
  • 2018年全球十大航天新聞、中國十大航天新聞評選揭曉
    6.中國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北鬥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2018年11月19日,中國成功發射第42、43顆北鬥導航衛星,這是中國北鬥三號系統第18、19顆組網衛星,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12月27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宣布,北鬥三號系統完成建設,開始提供全球服務,這標誌著北鬥系統服務範圍由區域擴展為全球,北鬥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 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西昌6月23日電 天為棋盤星作子,中國北鬥耀太空。因技術原因推遲一周發射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23日上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重啟」發射後成功布陣太空,我國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 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完成,中國北鬥邁出關鍵一步
    (原標題:兩顆組網衛星順利升空,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完成—— 中國北鬥邁出走向全球關鍵一步)
  • 北鬥三號全球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與新技術加速融合
    全球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與各類新技術加速融合催生新業態北鬥三號全球服務一年間「北鬥系統全球覆蓋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向建成世界一流衛星導航系統目標邁出堅實一步7箭10星高密度發射,北鬥三號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2019年,通過實施7箭10星高密度發射,北鬥三號系統所有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完成組網,標誌著北鬥三號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 這些「北鬥」,為何有的被喊作「萌星」——探秘北鬥三號衛星家族新...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記者李國利、劉藝)6月24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愛星 吉星 萌星——北鬥三號衛星家族新特點》的報導。6月23日上午,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直衝九霄,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
  • 剛剛,北鬥衛星拿下收官之戰,中國組建起覆蓋全球衛星導航星座
    它不僅將會幫助中國擺脫對GPS的依賴,同時有希望對GPS的全球統治地位發起挑戰。自建星座說起衛星導航,不得不從美國說起。1957年,蘇聯人發射升空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之後,美國兩位年輕的研究者比爾·蓋伊和喬治·威芬巴赫,在對蘇聯這顆衛星的追蹤中發現,衛星在飛近地面接收機時收到的無線電頻率逐漸增高,飛遠時則逐漸降低。
  • 北鬥三號最後一塊拼圖合上了!
    如果從2000年發射首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算起,20年間,中國用44次發射,成功將59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送入太空,成功率達100%。  北鬥工程實施「三步走」戰略。按照規劃,中國在2000年年底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鬥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建成北鬥三號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 剛剛,北鬥衛星拿下收官之戰,中國組建起覆蓋全球衛星導航星座​
    6月22日,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因故推遲執行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任務相關技術問題已排除,任務重新啟動,擬於6月23日擇機執行。這次收官發射意味著,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提出設想、1994年正式啟動「三步走」的北鬥系統建設,終於在2020年中走完最後一步,實現了全球組網,建立起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星座。
  • 一張「星網」耀太空 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新華社西昌6月23日電題: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之際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新華社記者李國利、胡喆、張汨汨  6月23日上午,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