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過散打或者拳擊的拳迷一定都知道,看一個拳擊手抗打擊能力如何,首先就要看他的脖子有多粗,脖子的粗細和抗打擊能力是成正比的。有句俗話說得好,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夥夫,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就是一個脖子粗的大款,他就是拳王泰森。
拳王泰森自從1984年開始打職業拳擊以來,前幾年未嘗敗績,尤其是在1986年成為世界重量級拳王之後,泰森更是走上了職業生涯的巔峰,無數有潛力成為優秀拳擊手的新人都被泰森扼殺在了80年代。曾經輸給泰森的拳王伯比克在採訪中就說過自己與泰森拼拳的感受,他說:「我重拳打在他的腦袋上,他就和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然後我臉上挨了他一拳,相信我,那種感受我這輩子都不想體驗第二次,我感覺被拆遷隊的大鐵錘朝臉上砸了一下,又想被卡車直直撞在了臉上,等我清醒的時候已經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了。」
了解泰森職業生涯的拳迷應該知道,泰森從1984年打到2005年,一共輸過6場比賽,第一次輸給道格拉斯是因為前一晚「通宵」沒睡覺,第二次因為「拳商」問題第11個回合被擊倒輸給霍利菲爾德,第三次是咬霍利菲爾德耳朵被取消比賽資格,還有後來的輸給劉易斯,小威廉士和邁克布萊德,都是因為他上了歲數,體力跟不上才被擊倒。
據了解,泰森從13歲跟著達馬託開始訓練起,每天除了力量訓練與拳擊訓練以外,還要進行一個多小時腰橋訓練,就是武俠小說中的「鐵板橋」,這種動作可以極大加強頸部肌肉力量,而且同時還會鍛鍊到胸腰腹的肌肉,增強抗打擊能力,如今的三冠王約書亞也鍾愛這種鍛鍊方式。
1988年,剛獲得三冠王的泰森在接受體檢的時候,他的脖子緯度是53cm,要知道一個身高165cm的女舞蹈演員腰圍也不過55-60cm,泰森的脖子和人家的腰一樣粗。但是由於這個動作比較危險,如果動作不當可能會導致頸部與脊柱受損,所以平常很少有人會用這個動作作為日常訓練,但是有一類選手卻把腰橋當作基礎,他們就是摔角手。WWE摔角手因為經常要被摔在擂臺上,所以對於身體抗擊打能力要求非常高,腰橋訓練自然成了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