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耳明志,突厥可汗成了大唐名將,一生徵戰沙場,立下赫赫戰功

2021-01-21 風行古今之事

他本是突厥可汗,卻成了大唐名將;他出生於鐵勒可汗世家,九歲便繼承了可汗之位。

貞觀四年,東突厥被唐太宗消滅之後,他率領本部落六千餘眾,前往現今的甘肅投奔歸順大唐王朝,被唐太宗任命為左領軍將軍。

貞觀九年,他奉命出徵討伐吐谷渾,率領一千將士擊殺敵軍數千將士,獲得牲畜二十多萬匹。

貞觀十四年,唐太宗下令徵討高昌國,他被任命為統帥,在他的指揮攻擊下,高昌國因此被滅。

貞觀十六年,他回涼州省親,部落中的大多數人想要歸附實力強大的薛延陀部,並且他的母親和弟弟皆被扣押。得到消息的他,怒斥著族人:大唐天子待我們如此厚恩,你們為什麼還要反叛?我要對皇上忠心,堅決不降。

因此,他被族人捆綁著,押送至薛延陀真珠可汗面前;為了表示態度,他拔出佩刀割掉自己的左耳大聲怒斥道:「豈有大唐忠烈之士受此侮辱!」

消息傳回大唐,唐太宗聽聞此事,便將公主嫁與薛延陀部以求換回他;因此,他得以回到大唐。

貞觀十九年,他跟隨唐太宗東徵高句麗,戰場上他率領八百精銳騎士狙擊敵軍一萬將士,身受重傷卻簡單的包紮傷口之後再次拼命,大敗高句麗,並乘勝追擊幾十裡,殺死敵人一千餘人。

之後,他率兵平定薛延陀,大敗突厥,宣撫鐵勒九姓,消滅高句麗,為維護大唐的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就是唐朝時期著名藩將:「契苾何力」!

相關焦點

  •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大唐名將薛仁貴
    大唐龍朔元年,唐高宗命薛仁貴率軍西徵,攻打鐵勒。次年,平,留下了「三箭定天山」的美譽,薛仁貴之名震徹西域。薛仁貴率軍赴天山後,面對的是十數萬鐵勒九姓軍隊。薛仁貴臨陣發三箭射死三人,其餘挑戰者下馬請降。薛仁貴乘勢揮軍掩殺,大敗九姓鐵勒。接薛仁貴又追擊鐵勒敗軍,擒其首領。
  • 此人身高2米1,下巴豐滿,相士說必成名將,日後果然成絕世戰神
    正因為開發和包容,所以,大唐帝國有很多番邦名將,這些番邦名將個個戰功赫赫,功勳卓著,他們或是開疆拓土,或是保家衛國,或是衝鋒陷陣、所向無敵,為大唐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當然,在眾多的番邦名將中,有一位戰神我們不得不說,他就是黑齒常之。
  • 《長安十二時辰》王忠嗣:戰吐蕃滅突厥,一代名將預言安祿山反叛
    話說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吐蕃進犯松州(今四川松潘),大唐出兵救援,以王海賓為前鋒。海賓與吐蕃軍隊浴血奮戰,但是其餘將領嫉妒他的功勞,按兵不動不去救援,海賓最後悲壯地戰死沙場。  玄宗可憐海賓的忠心報國,追封他為左金吾衛大將軍。那一年,王忠嗣才九歲,還只是一個孩子。孩子失去了父親,只好跑到玄宗面前跪地痛哭。
  • 中國古代十位戰神,韓信、白起上榜,其中四位一生不曾一敗
    戰神,最重要的就是能打,率軍守土開疆,徵戰沙場。小言之,勇冠三軍,身先士卒;大言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戰神和名將的區別就是,「戰神」是無限接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人,而名將是可以敗的,是可以屢戰屢敗的。有了這條定義,我們首先排除呂布這種無腦小人,呂布在正史中沒有任何耀眼的戰績,他連李榷郭汜都打不過。
  • 唐朝開國皇帝眼中五大名將,第一秒殺其餘四位,現已被神化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初次徵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裡,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4歲(虛歲)。
  • 中國古代10大最厲害的名將
    五千年的文明讓我國在歷史上出現了不少名將,他們有的徵戰沙場、有的有過人的智慧,或許他們的事跡並沒有那麼轟轟烈烈,但歷史的長河讓他們載入史冊,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古代十大名將有哪些。有個士兵患了毒瘡,吳起為他吸吮毒汁,在與諸侯大站76次中,全勝64次,佔領近千裡地,工程五座,吳起的一生絕對是戰功赫赫。4、韓信:相信韓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聽說過,其實,韓信小時侯夢想將來成為一名領兵打仗的將軍,可後來以家庭變故加上韓信又缺乏獨自生活的本領,經常卻背著一把寶劍衣衫不整的到別人家去混飯吃,結果被人嘲笑為傻子。
  • 古代能成將帥的人,除了智勇雙全,還須具備這樣的條件
    而金袍加身,戰功赫赫的背後,則是浴血奮戰、生死較量及智、信、仁、勇、嚴的綜合體現。再說李淵、李世民父子打江山時,名將李靖平定江南、安撫嶺南、擊滅東突厥、西徵吐谷渾,剪滅朝廷心腹之患,為大唐一統與貞觀之治創造了必要條件。所以,作為一個將帥,首先你得會打戰,經受得住戰爭的考驗。
  • 中國古代智勇雙全的十大名將都有誰?
    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房,在貞觀末年投軍,徵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幹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薛仁貴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永淳二年(683年)去世,年七十。冊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今已佚。
  • 中國歷史上對外作戰十大名將
    一戰而滅東突厥的李靖有軍神之稱的李靖,一生用兵如神,可謂是戰無不克,攻無不勝。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任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統一指揮五路大軍共10萬人對突厥分路進擊。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正月,李靖率領3000精銳輕騎從馬邑(今山西朔縣)出發,向惡陽嶺進襲,頡利可汗判斷唐朝必傾舉國之兵,否則李靖不敢孤軍深入,其身後必有大軍為後援。
  • 古代史:唐太宗是如何被尊為「天可汗」的
    他是一個英明神武的君主,他在位期間,被稱為「貞觀之治」,當時四方來朝,被尊為「天可汗」。今天小編給大家剖析一下他是如何讓大家心服口服的。在貞觀元年,突厥由於其內部矛盾和大雪成災,國勢衰敗,由於害怕唐軍乘其弊,乃引軍入我朔州,揚言會獵,實為設備。其時大唐「侍臣鹹曰:『夷狄無信,先自猜疑,盟後將兵,忽踐疆境。可乘其便,數以背約,因而討之」。
  • 他是西夏第一名將,首次和成吉思汗正面交鋒,在一片罵聲中被活捉
    特別聲明:本專欄根據真實歷史資料所寫,非虛構小說本集主要人物表: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乞顏部可汗。李安全:西夏皇帝。嵬(wéi)名令公:西夏第一名將。成吉思汗之所以能所向無敵,與他善於用兵有很大關係。西夏第一名將嵬名令公,首次和成吉思汗正面交鋒,就在蒙古騎兵的一片罵聲中被活捉。1209年5月,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屠了黑水城和兀剌海城兩座城池後,決定沿著黃河而上,攻下西夏都城中興府(今寧夏銀川)。只要將西夏皇帝李安全活捉,那麼,也就可以宣告西夏的滅亡。但是,李安全雖然昏庸,但還不算糊塗,立即命令西夏第一名將嵬名令公,領兵一萬,增援賀蘭山要塞克夷門。
  • 隋文帝的「聖人可汗」和唐太宗的「天可汗」有何相似與不同之處?
    隋朝統一後面臨著來自北方突厥的巨大軍事壓力,當東突厥沙缽略可汗即位後,西突厥達頭可汗拒絕承認此人的宗主地位,東西突厥正式分裂,引發內戰。東突厥不敵西突厥,加上之前又被隋朝擊敗,東突厥於是轉而萌生了依附隋朝的想法,於是便寫了一封國書給隋文帝,表示依附於隋朝:辰年九月十日,從天生大突厥天下賢聖天子伊利俱盧設莫何始波羅 可汗致書大隋皇帝:使人開府徐平和至,辱告言語,具聞也。
  • 玄武門事變之後,大唐名將秦瓊之所以很少出頭露面另有原因
    隨後秦瓊又帶兵打敗了劉黑闥,消除了大唐王朝的最後一個大禍患,為大唐王朝的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因國公已是極品,封無可封,李淵只能賞賜秦瓊大量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以資鼓勵。可以這樣說,沒有秦瓊相助就沒有了李淵,沒有了李淵又何來大唐王朝?秦瓊不但是李淵的救命恩人,是李淵一家的救命恩人,更是大唐王朝的恩人,誰又能說這樣的功勞不夠大?加上秦瓊投奔大唐之後,南徵北戰,東擋西殺,為大唐王朝立下不朽功勳,說秦瓊功高蓋主一點都不為過。 秦瓊的個人能力,實力,影響力就更厲害了。
  • 中國古代十大「封號」名將排行榜
    [3]兵魔 白起上榜理由;白起與廉頗,王翦,李牧號稱『戰國四大名將』。他為秦國開拓疆土,雄霸四方立下了不朽功績。因為這個人每次大勝之後都會大規模的坑殺降兵。攻打韓國時坑殺降軍20萬,攻打魏國時坑殺10餘萬,長平之戰中更是坑殺趙軍降卒40餘萬。後人罵他是殺人狂魔。秦昭襄王后期,白起遭到猜疑,因為他頗有怨言,昭襄王大怒,被賜死。
  • 戰功赫赫 智勇雙全——李達
    李達智勇雙全,戰功赫赫,為革命戰爭的勝利和人民軍隊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李達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後兼雲南軍區司令員,參與領導西南地區殲滅國民黨殘餘武裝和土匪及爭取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