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雕刻大師楊豔鋒 (一辰)

2021-01-17 法治生活之窗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多民族國家,中國的手工藝術和民間美術有著獨特的東方藝術魅力。中國民間工美術是民間藝術和民間文化的一種表現形態,是中國民眾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和世代相傳的民俗生活中創造、應用並與生活相融的美術形式。

一辰在工作室完成作品

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編,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民間工藝名家名作選粹》一書中收入的作品,包括了從剪紙、年畫、泥彩塑、麵塑、糖塑、皮影、唐卡、風箏、木偶、陶瓷、燈彩,到染織、布藝、石雕、刺繡、木雕、漆器、編織、根雕、竹雕等眾多門類的當代民間工藝名家及其代表性作品。

入選的這些工藝名家都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和各地較有成就的民間工藝家,而且還是其所在民族、所在地域、所屬行業及民間藝術門類的佼佼者,其中一部分是我國民間藝術的後起之秀。

當你拿到一件非常好的把玩,感興趣的只有它的材質和他的雕工。說起核雕在唐山有一位大師叫楊豔鋒,筆名一辰。《中國當代民間工藝名家名作選粹》載錄了楊豔鋒(一辰)大師部分經典之作。今天我們認識一下這位技藝高超的核雕大師。

楊豔鋒,筆名一辰,1977年1月生,河北省唐山人。從小愛好書畫,有20多年的書畫基礎,國畫以工筆動物畫為主。1995年開始學習篆刻,核雕,木雕。核雕吸取了很多著名雕刻師如帥道富、周雪官、朱雲峰、曹樂、衛星等大師的雕刻技法,最後創作出新穎、獨特、有自己風格的作品。從事專業雕刻已經近二十年,雕刻作品有風景八仙,寫實雕十八羅漢,降龍伏虎,九龍等。

在雕刻技法上,一辰大師著重在細節上把控,小小的橄欖胡在他的刻刀下有了故事。一辰大師講:「民間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在我國人文精神傳承和人際交往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包括各族人民創造和傳承的民間設計以及民間手工製作的造型藝術形式及其作品。精美的手工藝品與濃鬱的地域特色、淳樸的民風民俗和豐富的人文情懷息息相關,水乳交融,蘊藉著五幹年文明古國深厚的民族精神底蘊。」

「而民間工藝美術都以一定的民俗文化為基礎、並與其他民間藝術相結合,成為重要的民俗文化產品。它具有民族性、集體性、地域性、娛樂性、傳承性等特徵。」

一辰大師木雕、石雕、玉雕都能上手,核雕更能展現他精湛的技藝。雕刻過程中他很少說話,專注於落刀位置精準,刀鋒運行平穩。創作題材廣泛,構思精巧,風格各異,寓意深刻,有較高的鑑賞、收藏價值。

在中國有像一辰大師這樣的民間藝術大師很多,他們植根於人民大眾的生活沃土,傳承民族藝術的旺盛血脈,蘊涵勤勞自信、樂觀堅韌的民族精神,彰顯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繁榮,是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國的民間文藝事業方興未艾,前程似錦。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進程,將會有更多更好的民間文藝新作品問世,能夠引起有識之士和民間藝術愛好者的些許思考,也為我們偉大的時代和多彩的生活增光添彩。

相關焦點

  • 獨樹一幟雕刻名師張玉洪,海派玉雕大師
    張玉洪,獨樹一幟的雕刻名師張玉洪,四會一位極 具想法和創意的實力派的玉雕師,他的很多作品異於傳統青玉花開見佛雕刻之路海派玉雕大師.廣東省玉石雕刻高級技師.工藝美術師.2007年開辦「玉洪工作室」,從事翡翠雕刻、設計與管理。現任四會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張玉洪的作品設計新穎獨特,善用材料,擅長把普料雕成具有價值潛力的精品。在設計理念上,打破傳統禁錮而又追求現代氣息,造型富含藝術感而又不缺文化內涵,讓人過目不忘。他的作品簡潔樸實中帶有高貴典雅,東方意韻中帶有西方美學,傳統表達中帶有現代追求。
  • 峨眉山老手工藝人雕刻龍杖 火了!
    照片裡,年近八旬的手工藝人陳正松,或是站在龍杖旁,或是正在雕刻龍杖。龍杖上的龍,栩栩如生,盤曲環繞。陳正松正在雕刻龍杖     陳正松今年78歲了。    陳正松向記者介紹,製作龍杖,需從山外購買梨木、紅花梨、樟木、楠木等原材料,或是從山中採來樹根,經手工雕刻和打磨,約一周左右時間完成。不過,如果是九首龍杖,則需要雕刻1至2個月。    陳正松說,由於每段木頭都各不相同,龍杖,也就形態各異了。獨首的,表情各具特色;眾首的,著力表現相互纏繞的形態,每根龍杖都是獨一無二的。
  • 厚德齋---為什麼綠松石大雕刻件是菩薩題材的比較多呢?
    綠松石,是中國四大古玉之一,其地位和價值不言而喻,現在遇到極品好料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好的雕刻大師在遇到優質原料的時候都會仔細斟酌設計,不浪費原料的情況下讓原料和雕刻的融合儘可能達到神形合一。從寓意上來說,珍貴稀缺的綠松石用來雕刻菩薩,是毫不遜色於用其他料雕刻的菩薩,用綠松石雕刻也更加凸顯了菩薩在人們心中的特殊地位,綠松石雕刻而成的菩薩更是值得收藏。
  • 林旭平篆刻、雕刻作品欣賞(大圖)
    林旭平篆刻、雕刻作品欣賞(大圖) (2/2) 時間:2012年12月03日 15: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 大師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樹文
    永不退色的藝術禮讚,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永森新作景泰藍《東方紅》偉人尊首發王樹文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北京特級工藝美術大師2012年獲得北京傳統工藝美術「德藝雙馨「大師稱號,2014年任雲南藝術學院技術學院特聘教授,2016年獲得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稱號,2019年獲得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大國工匠稱號等。
  • 【籤字版郵票】---中國生肖丁丑年郵票雕刻家籤名珍藏上架啦!!!
    大師簡介呼振源,1954年出生於北京,是中國郵政高級工藝美術師,被譽為中國生肖郵票第一人、生肖郵票之王
  • 大師雕刻的大黑天財神果然非常經典,大家一起點評一下
    前天雕刻一件大黑天的頭像很多人都說太小,也感覺雕刻的不夠具體,雖然俏色可以但總感覺差點啥。這不今天特意為大家展示一款大師傅親身雕刻的大黑天財神的全身雕像。這件玉化徹底油潤至極的好料子,如此淋漓的表達藏傳佛像的刀法,不知各位朋友感覺如何呢?
  • 2016猴年郵票發行時間、圖案及雕刻者一覽
    2016猴年郵票發行時間、圖案及雕刻者一覽  我國第一枚生肖郵票——1980年發行的《庚申年》猴票由知名美術大師黃永玉創作,時隔36年,2016年1月5日發行的《丙申年》生肖猴票再度由黃永玉創作  《丙申年》的雕刻者、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主管工藝美術師趙川昨日也親臨廣州分享雕刻過程,據悉雕刻工藝用於郵票印刷,既能豐富票面內容,又有較強的防偽性能,其他印刷方法難與其媲美。雕刻技藝不僅能將郵票中人物、動物或建築的線條突出更好,還能起到防偽作用。
  • 以瓷為「紙」,以刀代「筆」,瓷器上的雕刻藝術
    朱友麟《秋江夜泊》刻瓷印盒最初聽到「刻瓷」這項非遺技藝的時候非常好奇,怎麼能在平時看起來非常脆弱、一磕就碎的瓷器上雕刻呢?那雕刻又是用的什麼特殊工具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專程拜訪了一位潛心深耕刻瓷工藝二十餘年的大師——李錦文,感受刻瓷藝術的獨特魅力。 刻瓷大師李錦文曾獲得過太原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證書、「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等多個稱號,他的刻瓷技藝被太原市杏花嶺區政府認定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國玉雕大師趙德旭:千磨萬勵 詮釋人生
    湖南省玉石雕刻大師湖南省寶玉石首飾觀賞石行業協會藝術雕刻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成功杯」珠寶首飾設計玉石器雕刻大賽工作委員會委員雲南省「緬甸琥珀」地方標準提出和起草人首屆「保山工匠」保山市永昌技能名師保山市珠寶協會常務副會長騰衝市政協委員騰衝市《打造「琥珀之都」基地建設》項目負責人
  • 以詩入石——省工藝美術大師徐瑋
    ——也是徐瑋的叔叔徐光興那裡看他雕刻,在他邊上打下手,有時也撿些小石頭這裡銼銼,那裡磨磨。後來,他又入壽山石雕東門派名家郭卓懷(福建省工工藝美術大師)門下,研習「薄意」雕刻;而立後,再踏求藝之路,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學善為師,在林大師那更系統、更全面的學習各種雕刻技法,如雕塑、石雕、木雕、根雕等。把各種技法相融合,形成了自已擅長圓雕、高浮雕、鏤空雕的藝術風格。
  • 乾隆時牙雕「鬼工球」 鏤空雕刻11層可轉動(圖)
    更絕的是,內層的雕刻只能通過最外層的孔洞完成。越往裡球體越小,受空間限制,非技藝爐火純青的大師所不能,堪稱鬼斧神工,故有「鬼工球」的別稱。  廣東省博物館歷史部丁蕾博士介紹,牙雕球確是廣東傳統手工藝的典型代表。早在1915年的巴拿馬—太平洋國家博覽會上,廣東的25層牙雕球就獲得了優秀獎。至今,廣東省博物館還保存著這份珍貴的證書。
  • 觀世相翡翠 ▏慢下來,把每一種翡翠雕刻題材都做的有意思
    工廠化解決的是時間的問題,但是純手工雕刻卻能很好呈現料子特色。每雕琢一層,玉石都會呈現出不同的「問題」,手工也創作能第一時間處理,在題材與料子中斡旋。一鳴驚人這位玉雕師喜歡攝影,去過大江南北不同的地方,在各種光影變化間能感悟到不同的虛實變化。奇妙的自然風光、人文特點、建築以及石窟,他從中汲取了很多特點並巧妙運用於自己作品中,更加真實有趣。
  • 六位錢幣大師 世紀重聚——第四套人民幣封裝籤名吉祥尾號鈔最新...
    參與設計、研究、雕刻人民幣的設計雕刻工藝大師們,第四套人民幣之父羅工柳大師已經仙逝,周令釗大師已經百歲高齡,直到今日大師們已到耄耋之年。 六位大師全國重聚,親筆籤名,史無前例,空前絕後 歷經半年艱難尋覓,拜訪全國各地曾參與第四套人民幣工作的大師
  • 易問大師八字算命
    易問大師——國內領先的預測佔卜即時問答平臺,助您通曉把握命運規律,活出快樂豐盛的人生藍圖. 嚴選易學界的命理高人明師靈機妙算,通過在線聊天、電話交流解決個人及公司企業難題. 生辰八字批算、紫微鬥數斷盤、奇門遁甲起局、六爻佔卦問事、線上風水諮詢、起名擇吉指點.
  • 張同祿大師景泰藍《中國牛轉乾坤》牛年收藏品工藝品
    張同祿大師景泰藍《中國牛轉乾坤》 【藏品名稱】:景泰藍《牛轉乾坤》 【藏品材質】:紫銅 【藏品工藝】:銅胎掐絲琺瑯、金屬鏨刻、寶石鑲嵌、鏤空雕刻 【藏品規格】:高48cm
  • 河南濬縣山崖壁雕刻的龍,居然被北宋皇帝封為侯
    洞穴四周雕刻蟠龍五條,故名'龍洞",蟠龍形象生動,呼之欲雲。龍洞,即豐澤廟,又叫康顯候祠,坐東向西,依崖而建。龍洞內崖壁上有三個天然洞穴,俗稱「龍洞」,如龍居之穴而得名。洞口上雕刻的五條蟠龍,生動傳神,呼之欲出。龍洞祥煙自古是黎陽(古時濬縣曾稱為黎陽)八景之一。北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濬縣(時稱濬州)大旱,尚書郎徐某到濬縣率領眾人在此處乞雨,當晚便下起大雨。
  • 上遊深閱讀丨從殺豬匠到石雕大師,他花了近40年
    30多年前,劉能風從這裡起步,由一個殺豬的農民轉行變身雕刻石頭的匠人,到今天成為全國工藝美術石雕大師。半路轉行的「異類」「石雕是一個考技術和耐心的行業,慢工出細活。」劉能風停下鏨子說,雕刻一個30釐米高的小沙彌,一個成熟的石雕師傅最快也需要30天才能完成,賣價可以達到一萬元以上。
  • 以雕刻「寫實羅漢」為主的80後雕刻師——周芹
    雕刻中的周芹小時候的周芹就特別喜歡喜歡搗鼓東西,拼圖、編手串、給玩具做衣服……2000年,畢業後的周芹開始從事玻璃工藝品的製作,如工藝品擺件、裝扮聖誕樹的玻璃球等。周芹最擅長雕刻十八羅漢,彌勒,財神等傳統題材的雕刻,尤其擅長寫實羅漢的雕刻。2015年,周芹作品《十八羅漢》獲得2015年「琢藝杯」文玩藝術品大賽銀獎。寫實羅漢周芹除了雕刻羅漢、彌勒、財神等傳統題材,也會創作一些如玄陰四象、龍生九子之類的新題材,但現在主要以雕刻寫實羅漢為主。
  • 廣東潮州手拉壺大師張瑞端:歷時12載創作12生肖壺賀歲
    陳啟任 攝中新網潮州1月6日電 題:廣東潮州手拉壺大師張瑞端:砥礪12年創作12生肖壺賀歲中新網記者 陳啟任農曆豬年將至,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潮州手拉壺大師張瑞端近日推出《聰者豬》生肖手拉壺賀歲,並在第十三屆深圳冬季文博會斬獲「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