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年末,大家在總結今年的同時,也在籌謀著明年,所以最近聯繫諮詢關於犯太歲事宜的信眾也突發增多起來,為此,在這裡專門做一個有關太歲的系列,來告訴大家什麼是太歲?如何看待犯太歲?以及犯太歲都需要注意什麼?怎樣可以化解太歲?
上一篇我們了解了犯太歲的危害,那麼這一篇就說說如何化解犯太歲帶來的危害!
在介紹化解太歲方法之前,我們以目前已認知的科學角度,再客觀闡述一下太歲是否存在的問題,為什麼要解釋呢?首先太歲是現實歷史由來,不是人為杜撰,而是真實存在的,其次,也是對某些先以迷信標籤主觀帶入,作友善提醒的作證,望能先用客觀角度來看待。中國人一早是崇拜歲星的,西周出現的「武王徵商簋」上,就記載武王徵伐紂王, 在歲星處於合適位置的甲子日清晨, 一夜之間就將商滅亡。此時歲星是出徵大吉的預兆。
武王徵商簋,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到了唐朝開元, 現存最古老的星官畫像《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 中,歲星排在眾星之首,模樣卻有點像怪異:虎首豹眼,身著長衫,騎著野豬頭,駿馬身的坐騎。
後來在唐代《酉陽雜俎》就有記載:有個叫王豐的人,「於太歲頭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牛,蠕蠕而動,遂填,其肉隨填而長。豐懼,棄之,經宿,長塞於庭。豐兄弟奴婢數日內悉暴卒,唯一女存焉。」由此可見,在中國民間,「太歲」是一種神秘莫測的力量,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響人們命運。既然如此,我們躲著不就行了,怎麼會無緣無故地犯太歲呢?
這是因為在唐代,歲星和太歲開始被混為一談。太歲是顆虛擬星,軌道和木星正好相反,稍後會具體講這裡面關係。後來,經過融合,於是古人把歲星最初的威嚴屬性分給了太歲,逐漸發展成歲星賜福,太歲降禍的說法。這也就是為什麼前面文章開始,提到《酉陽雜俎》中記載太歲頭上動土的故事 。
這裡從真實的「太歲」來說,它不是某種生物,也不是超越自然的存在,而是與一顆懸於天際的天體——木星有關。太歲又稱太歲星君,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古代中國稱之歲星,取其繞行天球一周為12年,與地支相同之故。太歲又稱「太歲星君」,簡稱「歲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間奉祀的神祇。
太歲是古人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論和假設建立的學說。
在早期的天文觀察中,他們發現天空有一顆星星,亮度僅次於太陽和月亮,它的運行很有規律,差不多12年就會走完一輪迴,回到最初的位置。用它記錄時間最好不過。這顆星,就是 木星,古人管叫它 歲星。
木星(歲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質量是其它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因而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換言之,木星(歲星)所處位置的不同,會影響到地球上一切生命(不光是人)先天稟賦的不同。
歲,本義是砍斷,是「劌」的本字。郭沫若先生在《中國甲骨文研究》考證,古人 用「 歲 」來命名這顆星,是為了彰顯它的威嚴,表達對它的崇拜。
古人堅信只有足夠的敬畏和犧牲才能換來上天庇佑,一個「歲」字,奠定了這顆星在古人心目中恩威並施的形象。
隨著對歲星的觀察日以精確,古人發現歲星的運行周期不是十二年整,現代統計是11.86年。也就是說,使用歲星紀年,每過86年就會錯位一次。而且木星運行是反時針由西向東運行,而老祖宗分配十二時辰的方向是自東向西,這在實際應用中非常不方便。
面對木星運行軌道誤差以及諸多不便,聰明勤勞的中國人,在戰國中晚期發明了「太歲」。既然歲星不聽話,那我們就虛擬一個星體,他和歲星長得一樣,軌道一樣,它還能自東向西走,規規矩矩地走完十二年就回到原位,絕對不會有誤差。
這個虛擬星體就是「太歲」。如此,把太歲走完一圈等分成12格,並且分配給十二辰,就是我們熟悉的子醜寅卯等十二地支。到此為止, 太歲、地支、十二生肖相得益彰,並且一直流傳到現代。在中國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真實的犯太歲,不是迷信,而是真實地存在,是中國最早的科學。
木星圍繞太陽一周大約12年,土星圍繞太陽一周大約20年,小學數學題開始,兩顆行星繞日周期的最小公倍數是多少?
答對了!是60,所以60年一個花甲。60個太歲。
每一位太歲出現的時候都代表著日、地、土、木 的小結構和他上次出現的時候一模一樣。也就是說你出生那年和你60歲那年,地日土木的位置距離是極其相似的。
太歲就是一幅星圖,太歲和你的關係就用星圖體現。你犯太歲的年份,代表這一年的星圖對你的生肖本命有傷害。也就是說太陽系的小環境對你有一定的殺傷力,可能這一年你會有不太順的事情出現。
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各種化解太歲方式,我們用一種更為世故的比擬說法,來闡述都有哪些有效的化解太歲之法。
我們擬人化的把太歲當成一位領導。每年太歲不同,就是每年換一個領導。
有的領導喜歡你,那你就春風得意馬蹄疾,人逢喜事精神爽。
有的領導看你不順眼,你就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那麼遇到這種和你不對付的領導怎麼辦?
是不是該去拜見一下領導,雖然你不喜歡我,但是我禮數還是周全的。真出了事情是不是也會網開一面。
是不是上任領導走了也去謝謝人家,兩位領導交接班的時候也不會說你這人很差勁。
是不是換上新領導要求的制服,規規矩矩做事,也不會太為難你。
所謂拜太歲其實就是祭祀、祭拜太歲神像,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祈福來改善個人的年運。「拜太歲」是常見的化煞方法,「拜太歲」的儀式可以選擇在道觀進行。
道教《北鬥經》有言:「老君曰。凡人性命五體。悉屬本命星官之所主掌。本命神將。本宿星官。常垂蔭佑。主持人命。使保天年。」
道教《太上老君說五鬥金章受生經》有言:「人生下土,命系上天。人之生也,頂天履地,有陰有陽,各有五行正氣,各有五鬥所管,本命元辰,十二相屬……注生之時,各稟五行真氣,真氣混合,結秀成胎,」因此,在道教的世界觀當中,吾人的先天性命稟賦,均由天穹星鬥注生而來。正因為先天命格的不同,所以才有了後天命運的差別。因此,才需要隨著太歲(木星)每年運行位置的不同,奉祀不同的太歲星君。所以,無論禮鬥、禳星、還是拜太歲(奉祀值年太歲星君),所有這些科儀法事的目的,均是借後天返先天,以期消災解厄、延壽長生——而這一切,都是以道教獨有的世界觀為基礎的。
1、消災解厄,轉禍為福太歲主值年年運,掌管吾人在一年當中的禍夕旦福,因而只有及時安奉太歲,轉化每年的年運,才能在整體上更改我們的人生命運。
2、禳星禮鬥,長壽延生吾人的性命稟賦,皆源星鬥注生而來,六十甲子當中,又由相應的六十太歲神所掌管,主持壽數,掌管命格,因而吾人須及時奉祀自己所屬的值年太歲星官,方能獲福延生。
3、仕途暢通,級級高升凡值、刑、衝、破、害太歲者,其流年運程皆會受到相應影響,使其官非糾纏、仕途阻滯,所以需要奉祀太歲,及時化解。
4、事業順利,大展宏圖犯太歲者流年不利,諸事不順,事業困頓,需要及時奉祀太歲並作出相應調整,方能平穩過渡。
5、情感和睦,家宅平安情感問題,除了自身原因之外,也與流年運勢有關,需要在不斷提高、完善自我的前提之下,奉祀值年太歲,一來可解男女厄,二可保家庭和睦、出入平安。
一般3~5人,年底、年初均可擇吉日拜太歲,適合個人或多人,效果好,費用適中!
一般百人以上,每年正月舉辦,效果配合靈符,費用低!
信仰是自由的,選擇自然也是自由的,這裡以下只提供兩點客觀信息,自我會有公允的判斷!
一、道、佛兩教在天文學傳承上的不同
道教的天文學傳承,來自華夏文明;
佛教的天文學傳承,則來自古希臘。
在佛教的世界觀當中,宇宙本身是個幻象、而日月星辰的地位又極低,所以也就沒有任何禮鬥、禳星的文化和科儀,更不用談拜太歲。漢傳佛教之所以出現這部分內容,乃因其入華最早,中國化的程度最高,所以從道教文化當中所學習和吸納的內容也最多。
華夏文明在古代的傲人之處,乃在其超級發達的古代天文學。
陳遵媯先生在《中國古代天文學簡史》當中指出:「我們從黃帝歷起,到太平天國的天曆止,一共有一百零二種曆法,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像我們祖先那樣重視曆法」。
正因為中國人對天文曆法的重視,所以日月星辰就成為了中國人的歷史標記,某年某月,朔日,某人在某地幹了啥事,記載得清清楚楚,或於銘文,或於古籍,一直流傳至今。中國古代的大型祭祀、戰爭,會記錄並刻寫於銅器之上,最後流傳至今。
二、關於拜太歲佛家弟子說法的一段視頻
謝太歲就是指告別太歲年,一般送太歲的時間都是指每年年底的農曆小年,當我們在謝太歲的時候,是要準備貢品的,而貢品包括了水果、茶葉、香燭等等,其中謝太歲所準備的水果不必太昂貴,但是我們要寓意吉利。一般謝太歲的水果包括了蘋果、梨子、橘子、柿子、葡萄、香蕉等等,因為這些水果都是很吉利的。除此之外,我們也要注意水果擺放的數量,一般我們多擺放四種水果,這個數字寓意著吉利發財。
「謝太歲」的儀式可以選擇在道觀進行、也可以自己在家進行。
前期準備工作:
1:準備一張A4紙大小的紅紙,寫上「XX年XX大將軍之位」;
2:準備好太歲符;
3:準備三種常見的水果,如蘋果、桔子、香蕉等。(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再備三杯茶水和三樣乾果);
4:準備三支祈福香和一對蠟燭;
5:準備好「謝太歲」疏文;
6:可準備少量金銀元寶。
「謝太歲」的流程:
1:將寫好「XX年XX大將軍之位」的紅紙和太歲符,貼在客廳東北方高於頭頂的位置,並搭建一個簡易的香案。家中若是有神位的,也可將紅紙和太歲符放在神位上。
2:將供品放在香案上,香案中間放香爐、蠟燭,並點上三支祈福香。如果沒有香爐、燭臺,可用其它物品替代。焚香的同時,口中默念「九天之上,惟道獨尊,萬法之中,焚香為先。」
3:香燭點燃後,虔誠跪拜三次,然後誦讀「謝太歲」疏文,祈求太歲神護佑。誦讀完疏文後,將疏文與元寶一起焚化。
4:最後再次拜謝太歲星君XX大將軍神光普照、太歲符鎮宅光明、合家安泰、財豐體健、諸事順意、貴人顯助。
到此,「謝太歲」的儀式就結束了。此時將牆上紅紙和太歲符取下來,小年當日,燒了即可。
注意事項:
1:此儀式家庭成員都可以參與。但要注意的是,凡參與者須淨手、淨口、沐浴、更衣。
2:紅紙牌位和太歲符應保存好,需避光、不可沾染汙穢之物。
3:「謝太歲」的疏文可寫在黃紙上、也可存於手機裡。
4:如果不方便設香案,也可以將太歲符貼在方便處,虔誠禱告一番也是可以的。
謝值年太歲星君謝恩疏文
伏 以
物換星移除就歲
國泰民安迎新春
今 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市路號 沐恩弟子
恭 謝
太歲星君之佳辰 謹具清香茶菓之儀 聊表恭謝之忱
疏文曰
雲呈五彩 運際三陽 門迎瑞氣 人愛春光 歲還轉於甲子 劫已換乎滄桑
法帚長揮 渡迷津而解厄 玉犁深耨 慶豐歲已盈倉 四野謳歌 恩波永沐
萬姓賓服 福蔭難忘 風馬雲車代駕 天衢貝闕相望 願降庥猶 有自
祈錫佑無疆
謹 疏 上申
天運歲次年十二月XX日恭送 具疏
符咒的作用應該是被肯定的;它是用特定的音符和特定的語句所組成的符號,代表著特定神明的尊稱和力量,從原始民族的宗教起即已發生。
符咒,咒語的出現,一般是透過所謂通靈者的媒介,由神靈所傳授而為民間所採用,不論東西方都有咒語的流傳、使用和信仰。
太歲符是一種流傳最廣,較為典型的靈符,它充分體現了基層民眾對於特定時空關係的信仰化解釋。
犯太歲者流年不順,諸事不利,可請手繪流年太歲符。手繪流年太歲符是專用於化解太歲的一種符籙,可消除衝犯太歲帶來的煞氣,也是祈求太歲保佑的最佳方式,效力遠強於其餘開運吉祥飾品。
太歲符的寓意是相應年份太歲的威嚴權力。太歲符被我們恭請後就會產生一股神秘力量,可以化解因為犯太歲帶來的是非、官司、口舌、紅傷、疾病、破財、車禍和家庭破裂等等,使得在太歲年可以平安度過。
太歲符慣用的有兩種,一種是道藏上記載的「六十甲子陰陽符」,需要信眾吃下並且佩戴,且分男女兩種,比較麻煩;另一種用來流通的是殷帥符,殷帥是六十甲子的統帥和首領,「殷帥百解」「殷帥轉運」可護守整年,避免災禍。也有拜太歲牌位的方法,相當於供奉神明牌位,需貼在牆上用香火供養。
這也是流年中命犯太歲的人常用化太歲技巧。躲太歲又被稱之為「躲春」,就是指在立春之日前在僻靜、安靜的地方,遠離人群安靜度過一整天。在傳統文化中認為立春是一年陰陽之氣交匯的時候,對犯太歲生肖個人的運勢影響較大,必須遠離人群方能遠離是非。
躲太歲有兩個時間點,一是立春日當天,二是大年除夕夜。
最好自己獨自躲在一個房間裡(不要讓其他人打擾),靜靜等待兩個太歲的交接,就為躲太歲。
躲星注意事項
1、按九星下屆日、時,躲的時間為一個時辰(兩小時)。
2、躲時要把門窗擋嚴,不能有一點光亮最好。
3、躲的該日內命主忌與自己生肖相衝,相刑、相害的地支屬相及動物或家禽或家畜接觸。
4、命主在躲的前後幾日忌參加喪事,忌與孕婦或半命人(夫妻失去一方之人)接觸。
5、躲時可以看書,吃點東西。不可以吸菸,看電視,打電話等。
持誦本命星君聖號,誦讀《北鬥真經》。北鬥位鎮中天,協調群星,為人本命所在,主掌世人本命,管人一生的吉兇禍福,所以要禮拜北鬥,通過星辰之神力化解太歲。大家可以根據自身屬相,找出本命星君,持誦聖號,消災解厄:
北鬥第一陽明貪狼太星君,子生人屬之;
北鬥第二陰精巨門元星君,醜 亥生人屬之;
北鬥第三真人祿存貞星君,寅 戌生人屬之;
北鬥第四玄冥文曲紐星君,卯 酉生人屬之;
北鬥第五丹元廉貞罡星君,辰 申生人屬之;
北鬥第六北極武曲紀星君,巳 未生人屬之;
北鬥第七天衝破軍關星君,午生人屬之。
一年之中,家裡的太歲位、歲破位不宜動土、修造、敲釘子、鑿牆等,容易引起血光之災。
歲星所值用十二辰分地理方位。譬如太歲運行到子,子為北,則需避北方。而與之對應的歲破方——午(南)也要避開,以免遇災殃。
空間地理上的避太歲,不局限於某個生肖。只要你生活在這地球上,每年都要面對,只是方位一直在變。
例如:
2021年太歲方位於東北方偏北,
2021年歲破方位於西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