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在頸部的「小肉贅」用治嗎?

2021-01-07 央廣網

皮膚科門診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醫生,我脖子上的這些小肉贅是什麼?」「美容院說會傳染,是真的嗎?」「不治療會不會越長越多?」

相信很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在某天照鏡子時或不經意觸摸時會發現脖子上長了一些凸起的小肉贅,有時候腋下也有,手感軟軟的,呈圓形或口袋狀。雖然它們不疼不癢,但看著礙眼、摸著彆扭,讓人心情不佳。

那麼,這些小肉贅究竟是什麼東西,它會不會傳染呢?

它長得難看卻無害

上面講到的小肉贅,其實是皮贅。皮贅的醫學術語為「軟垂疣」或「軟纖維瘤」,是人正常皮膚形成的小增生組織,無害。

皮贅在臨床上分為單發與多發兩型。其中,單發袋狀型好發於軀幹下部,為單個口袋狀腫物,根部較細成蒂狀,觸之柔軟無彈性,正常皮色,偶因蒂扭轉而疼痛,也可發生炎症與壞死;多髮絲狀型好發於頸部或腋窩,為針頭至綠豆大的柔軟絲狀突起,呈正常皮色或淡褐色。

約50%的成人會出現皮贅。發生皮贅的可能性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其中,超重人群更有可能發生皮贅;一些懷孕的女性會在孕中期出現皮贅,但其皮贅常在孩子出生後縮小或消退。皮贅在部分家族中還表現出遺傳傾向。

總體來看,皮贅常見於易摩擦部位,特別是頸部、腋窩、乳房下和腹股溝區。通常無不適症狀,在頸部出汗較多或摩擦較多時,會有瘙癢或疼痛症狀。有人認為皮贅「偏愛」中老年女性,其實並非如此。中老年人更易得,這與皮膚老化有關係。

越長越多並非傳染所致

很多人把皮贅誤認為是「扁平疣」或「絲狀疣」,但它們之間存在本質區別。

如前所述,皮贅是皮膚的良性增生組織,而非病毒感染,因此並不具有傳染性。但很多人都發現,出現了皮贅後,身上越來越多,就像被傳染了一樣。的確這種越來越多的情況很常見,但大部分是皮膚老化的結果,而並非因傳染所致。

與皮贅不同,扁平疣和絲狀疣均為HPV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傳染性。絲狀疣為絲狀的增生物,多發生於頸部、腋下等處;扁平疣為扁平狀的增生物,多發生在面頰部、手背及前臂等處。

同時,外觀也有區別。扁平疣表現為2-5毫米大小皮色或淡褐色扁丘疹,表面光滑。絲狀疣也可能有蒂,但其有指狀角化性突起的特徵。

用線「扎死」行不行

皮贅通常不需要治療。但如果因為發炎感到疼痛或出於影響美觀的考慮,可以選擇進行治療。

目前,皮膚科治療皮贅的方法有幾種:液氮冷凍去除皮贅、雷射或電乾燥法燒掉皮贅、用手術剪剪掉皮贅等。選擇哪種方式,根據患者意願決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嘗試自行剪掉和拽掉皮贅,也不要自行用線綁紮,意圖「扎死」皮贅,否則會有出血及感染風險。就算這樣做了後沒有異常,去除某個皮贅後,該相同區域或其他區域也可能出現新皮贅。所以,要解決皮贅問題,建議諮詢醫院專科醫生給予處理。

相關焦點

  • 淋巴結腫大嚴重嗎 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有四種
    頭頸部淋巴引流豐富,頸部本身就有很多淋巴結,在病理生理狀態下,可造成頸部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腫大嚴重嗎?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以及頸部淋巴結腫大怎麼治療?本文就以頸部淋巴結腫大方面進行詳細的介紹和分析。淋巴結腫大嚴重嗎淋巴結腫大非常多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人群,可見於多種疾病,有良性,也有惡性,故重視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及時就診、確診,以免誤、漏診,是非常重要的。
  • 頸部淋巴結切除術
    頸部淋巴結切除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頸部主要淋巴結,在頦下淋巴結群、頜下淋巴結群和頸淋巴結群等幾組[圖1]。   ⑵頸深淋巴結群在頸內靜脈周圍,是頭、頸部淋巴管匯合處,其最高者位於咽旁。在口腔器官(如舌後和鼻咽部)發生癌腫或炎症時,頸總動脈分叉平面(即頸內靜脈和面總靜脈所形成的分叉處)的淋巴結最早被侵犯;胃和食管下段癌腫,則常轉移至左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角鄰近的淋巴結。
  • 頸部淋巴結腫大是怎麼回事
    大部分人的一生中都是平安度過的,在日常生活中不會有很大的疾病發生,可能只會有小感冒以及發燒等輕微的症狀,所以很多人對身體的檢查不是很重視,往往只有身體出現毛病只會在去醫院檢查。其實很多疾病都需要提前預防,如果等到疾病的症狀體現出來以後再去檢查,就會使病情的症狀嚴重惡化了,那麼頸部淋巴結腫大是什麼原因呢?
  • 頸部發現腫塊怎麼辦?頸部腫塊有「7」規律
    文/廣州日報記者馮馮 通訊員郝黎、靳婷案例:頸部腫塊不痛不癢 竟是惡性腫瘤49歲的吳女士來自韶關,7個月前她無意中發現左側頸部長出了個腫塊,約鵪鶉蛋大小,但是既不痛又不癢,她就沒太當回事,在當地診所開了點中藥回去搗碎敷貼。但治了半個月後,腫塊不僅沒消反而越長越大,家人堅持讓她去廣州的大醫院檢查。
  • 男子每天玩6小時手機,頸部長出「肉包」:別讓手機偷走你的健康
    19歲的小孟是名大二的學生,平時特別喜歡用手機玩遊戲,每天投入在手機遊戲的時間都會超過六個小時。除了上課、吃飯和睡覺,剩下的時間幾乎全都在打遊戲上面,有時候為了打遊戲還會熬夜熬通宵。前段時間他在打遊戲的時候,突然摸到脖子後面鼓起了一個包塊。
  • 頸部淺表性淋巴結腫大 是什麼病因導致的
    很多時候我們的頸部也是會出現不舒適的感覺的,有的症狀卻不是在頸部,結果檢查出現確實頸部淺表性淋巴結腫大的問題,那您知道頸部淺表性淋巴結腫大有什麼症狀嗎?您知道頸部淺表性淋巴結腫大的病因是什麼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頸部淺表性淋巴結腫大的知識。
  • 耳朵長出惱人的小疙瘩怎麼辦?需要切除嗎?別慌,一文告訴你答案
    有人問,為什麼有的人耳朵上會長小肉疙瘩?可以切除嗎?看到這個問題,筆者想起了高中一個同學耳朵旁邊就長了一個小肉球,現在看來應該就是提問者所說的小肉疙瘩。這種小肉疙瘩在醫學上名為副耳,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副耳的形成原因和處理對策。為什麼有的人耳朵上會長小肉疙瘩?
  • 澳大利亞女性面頸部突然長出的白色絨毛,後來確診患肺腺癌
    澳大利亞女性面頸部突然長出的白色絨毛,後來確診患肺腺癌 來源:新華網時間:2021-01-12 08:50:08
  • 脖子上長了些不痛不癢的「小肉粒」,是什麼東西?能用手摳掉嗎?
    除了中老年人比較容易長皮贅,肥胖的人、血脂高的人群、經常出汗的人、脖子上經常戴飾品的人等也比較容易長皮贅。皮贅不痛不癢,它對身體是沒有什麼危害的,只不過是比較難看。皮贅可能會越長越多,該如何應對?長了皮贅,一般是不會傳染給別人的,但是它會傳染給自身,也就是說會越長越多。如果不想皮贅越長越多,那麼平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好頸部的衛生,保持頸部皮膚的乾燥清潔。
  • 脖子上不斷長出「小肉球」,是HPV感染引起的嗎?請看此文
    「醫生、醫生,你看我脖子上長了肉疙瘩,是不是要患癌症了?」。這是前幾天劉醫生的一位朋友遇到我之後問的第一個問題。對於脖子上長了小肉疙瘩,我這位朋友很是疑惑,因為自己平時一向都比較健康,體檢也沒有發現什麼疾病;而據了解,很多人都有脖子上長肉疙瘩的現象,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可以用手去摳嗎?
  • 頸部隱隱作痛?小心!這也許是甲狀腺疾病的前兆
    如下:(1)起病急驟,甲狀腺疼痛較劇烈;(2)有頸部或鄰近部位化膿性感染;(3)營養不良、有糖尿病、體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發生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4)起病前一般也有感冒史;(5)發熱、畏寒、寒戰、乏力、胃口差等症狀更明顯。2、急性甲狀腺炎防治方法,必須了解。
  • 男子練米字操致手腳抽搐 頸椎病患者不可盲目轉動頸部
    然而,這種以頭頂或下顎為筆頭,以頸部為筆桿的寫字保健法,對緩解頸椎不適真的有效嗎?未必!廣東省中醫院大骨科主任林定坤教授提醒,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使用米字操來舒緩頸椎不適,某些疾病患者可能會適得其反。IT人員操練「米字操」,導致手腳抽搐35歲的李先生是一名IT從業者,由於常年在電腦前工作,他時常感到頸部酸痛、乏力。
  • 脖子上長出了小肉粒,不痛不癢,是什麼引起的?會不會越長越多?
    天氣熱了,又到了該穿低領衣服的季節,若脖子上長了小肉粒的話,即使不痛不癢,但是一穿低領的衣服就會露出來,看起來很不美觀,很影響心情。脖子上長出小肉粒,影響美觀倒是其次,最令人擔心的是它會不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危害。那麼,脖子上長出的小肉粒,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 頸部有不明症狀的腫塊 要小心了!·杭州日報
    本報訊(通訊員 宋黎勝 記者 餘敏)省人民醫院核醫學科對近一年的數據統計發現:因「無意間發現頸部腫塊」來做PET/CT檢查的50餘人中,僅1例為炎性病變,其他都是不同部位的腫瘤。對這一結果,醫生都感到觸目驚心。 章先生四十出頭,無意間摸到右頸部有一小腫塊。
  • 脖子長出小疙瘩,是癌症的表現嗎?提醒:若遇到這種,尤為小心
    很多人都發現,自己原本光滑的頸部,突然生長出了異常的小肉疙瘩,有的是單個出現,有的則是成片出現,看起來非常礙眼又影響美觀,讓人忍不住想要掐掉它。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長出的小贅生物,到底是什麼?在臨床看來,出現在頸部的小肉球,其實就是「皮贅」,它在臨床也被稱為軟纖維瘤、纖維上皮性息肉、軟瘊等,這是一種有蒂的良性腫瘤。通常情況下,中老年人最容易出現,特別是絕經後的女性最為多見,部分女性在妊娠期也可能長出皮贅!截止到目前,皮贅的病因還沒有尚未完全明確,國外有專家認為它屬於腸道息肉的一種皮膚標誌。
  • 脖子上突然長出了小肉粒,暗示了啥?可能與哪些疾病有關?
    頸部的線條一直都是我們女性所追求的,每次在電視上看到很多明星的天鵝頸都不由的羨慕,但是很多人脖子上面會生長一些異常的小肉粒,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嚴重影響了頸部的美觀,對於頸部無緣無故長了一些小肉粒很多人也是帶有疑惑,難道是痘痘長到了脖子上?
  • 嬰兒後頸部有白斑是怎麼回事?嬰兒後頸部有白斑是什麼
    嬰兒後頸部有白斑是怎麼回事?嬰兒後頸部有白斑是什麼?嬰兒後頸部有白斑,可能和這5種病有關:一、白癜風;二、貧血痣;三、花斑癬;四、無色素痣;五、白色糠疹。這5種常見皮膚病都可能導致嬰兒後頸部有白斑。下面我們詳細了解一下。
  • 寶寶頸部摸到黃豆粒大小的腫物,這是攤上大事了嗎?
    「在門診,有時會碰到一些家長緊張地諮詢出現在孩子頸部、耳後或枕部等部位黃豆粒大小的腫物是怎麼一回事?會不會是腫瘤或其他嚴重疾病的信號」。「家長的這個警覺性很不錯」。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李增清說。
  • 頸部後面長了個「富貴包」,是咋回事?教你妙招,或能幫你消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富貴包」,就是頸椎部位長出一個腫包,會有拳頭大小一般大。出現這樣的「富貴包」以後,給生活也會帶來影響,形象上也會有損,會讓人覺得脖子很粗。這種包會經常在偏胖人群身上,可能平時並不會給身體帶來不適感,也就不容易被注視到。
  • 頸部無痛腫塊可能是早期腫瘤信號
    頸部是頭面部和全身各處淋巴的重要匯總處,呼吸道、消化道的樞紐,更是細菌等有害病原菌進入機體的重要門戶,也是先天性畸形、腫瘤的好發部位。因此,頸部是人體的腫塊多發區。據臨床統計,頸部腫塊可由60多種疾病引起。人們如果發現頸部長腫塊,不痛不癢,往往不予重視。只有當腫塊出現一些伴隨症狀,如疼痛、紅腫、瘙癢,甚至影響日常生活時,才會覺得應該去醫院看一看。